
沟通的失败与成功.doc
5页沟通的失败与成功- 1 -沟通的失败与成功沟通的失败与成功 —关于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审美欣赏学思考【【作者作者】】师范学院 08 汉本 徐兰玲 【【摘要摘要】】一战结束了,而在一战中侥幸存活的欧美青年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 们前途茫茫、心灵空虚、难以解脱海明威则是这群青年的典型代表他试图 在他的第一部带有自传体色彩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中抒发这种迷 惘,寻找沟通的渠道但是书中寻求沟通的主人公却最终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 他们仍旧迷惘这是沟通的失败但这其实也是沟通的阶段性成功,这是思考 的开始,是沟通的第一步太阳才刚刚升起 【【关键词关键词】】海明威 迷惘 沟通 失败 成功 【【正文正文】】1918 年 11 月,一战结束了可是在一战中侥幸存活的青年们的悲剧开始 了一战摧毁了他们通行的道德标准、伦理观念、人生理想这已是一个价值 重构的时代,曾经熟悉的世界已经消失,他们与现实的世界分裂了他们与自 己分裂了一、沟通动机的产生一、沟通动机的产生 人与世界的分裂,必然会带来价值选择上的困惑,在灵与肉、精神与物质、 自由与必然、伦理与认知、理性与感性之间,两个具有真理性的价值指向的对 立,沟通的意义就凸现出来。
[2] 他们没有了既有的价值观的指引,只能靠自己的“力”来支撑自己而不至 于沉沦沟通已经成了这一代青年适应新生活所必须学会的事情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海明威在美国女作家格.斯坦的影响下选择用文学 这种沟通方式来抒发迷惘,试图与自己沟通,与许多和自己一样迷惘的青年沟 通,与新的世界沟通 海明威在一战中投身意大利战场,留下了身上 237 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 魔般的战争记忆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大洋彼岸,可是战争的残酷印象却死死 纠缠着他,使他陷入彷徨苦闷的状态他成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 这是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也是小说中故事发生 的背景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认为人有本我,自我,超我之分[3]此时的海明威 已经迷失了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自我,看不到完美、理 想的超我,只剩下可怜的最原始的本我他成了一个不完整的人沟通的失败与成功- 2 -海明威于是在文学中寻找失落的自己,在文学中与自己沟通他把自己化 身为书中的杰克,试图通过对这部自传性的小说的创作与往昔的自我沟通,找 回自我二、沟通的失败二、沟通的失败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 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
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 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 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 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这这 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太阳照常升起》没有写战争它只是写了战争之后,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沦落为破产者的酒精依赖者,普林斯顿的毕业生,钓鱼和斗牛,狂欢和各自的 散场活着却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他们试图去与新的世界沟通,重新找回自己 的价值,但是无可否认,他们最终还是迷惘的 男主人公杰克是个孤独而隐忍的人,他一直以疯狂的工作来掩饰自己内心 的孤独和迷惘他与勃莱特、科恩、比尔等一起从巴黎到西班牙参加胜福明节, 希望在斗牛场上找回失落的人生激情也许,他同时也想找回爱情他爱勃莱 特,但是战争中受的伤使他无法给她想要的爱所以他一直默默伴随着她每 当勃莱特叫他出去走走,他就乖乖地出去,不管在做什么、在什么场合甚至 勃莱特爱上别人都会为她牵线搭桥;她被人抛弃或者抛弃别人,他还会在那里 等着她,无怨无悔潜意识里,他是希望有所转机的 但是结束西班牙之行后,在小说的结尾,杰克也没有找回激情和希望,他 仍旧是那个迷惘的他。
虽然勃莱特最后躺倒在他的怀里,他们最终仍不能真正 在一起他们只能是“想想而已” 他最终没有找回自我的价值他仍旧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现实的自己, 仍旧不知道该怎样追寻自己的爱情,仍旧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他没有跟自己沟 通,也没有真正跟勃莱特沟通,也不能跟这个新世界沟通 女主人公勃莱特不停地结识男人,和公爵一起去旅行,和科恩同居,又有 未婚夫迈克尔在西班牙的时候爱上十九岁的斗牛士可是三十四岁的勃莱特 只深深地爱着杰克,但是他不能给她旺盛的身体的安慰,她不停地寻找可以释 放自己的男人,可是没有杰克,她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有了杰克,她同样不知 道怎么活下去她一直没有成功地与谁沟通过 他们不去追究造成自己不幸的社会原因,更不去寻找消灭这种不幸的正确 途径他们只是凭着本能,凭着直觉经验同残酷的现实抗衡,或是把优美宁静沟通的失败与成功- 3 -的大自然当成精神逃难所,或是在酒精的麻醉和爱情的欢乐中寻求精神解脱, 或是在节日狂欢和观看斗牛中求得精神刺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过不 完的节日这些个人主义者无力摆脱困境,终究遭到悲惨的结局 七天胜福明节的狂欢活动过去之后,杰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惆怅,在 生活中失去了最后的寄托。
勃莱特一时狂热,爱上了仅 19 岁的斗牛士罗梅罗, 可是冷静下来之后,终于发现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不得不把他打发走,只身一 人困在马德里的旅馆里杰克向她伸出友谊的手,但是这两位彼此钟情的男女 却永远不能结合在一起,因此更加孤独和苦闷,感到前途茫茫小说的结尾笼 罩着浓重的悲观主义和哀伤痛苦的情调他们注定是孤独的,只能在幻想中求 得安慰 从小说中人物的悲剧结局来看,海明威这部小说沟通似乎是失败的 海明威试图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寻找新的价值观的引导来摆脱迷惘,但是 迷惘在内心依然存留他与自己的沟通失败了 同时,它似乎也是海明威与外界青年沟通的失败创作过程,是作家把自 己独特的人生体验置入作品的过程,而且创作过程还是一个独特传达的过程, 雅斯贝尔斯说:“艺术是超越者的密码” , “密码使超越者显现出来” [4]他希望 用这本书来解开跟他一样的青年们的迷惘但是,结局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 在他与自己,与周围的读者沟通的失败的过程中,他与世界的沟通也是失 败的他与这个世界仍是陌生的三、沟通的成功三、沟通的成功 海明威其实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他的潜台词这本书虽然只写出了 一个很简单的悲剧,但是,悲剧之外的价值是巨大的。
可谓不着一字,却尽得 风流 海明威说过:“如果一个散文作家充分了解他所写的东西,那他就可以省 略他和读者都了解的东西;如果这个作家写得极为真实,那他会强烈地感觉到 那些东西,就仿佛作家已经讲述了它们 ”[5]这部书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他思考的 过程,是思考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如何摆脱迷惘的过程 海明威没有硬性地把自己并不成熟的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付诸笔端呈示给 读者,他只是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寻找因为不负责任的硬性传达并不能解决 这一矛盾,同时也会被欣赏者视为平庸之作而拒绝接受,使作者的意图无法实 现[6] 海明威在这部书中没有给出自己也是读者想要的答案,但是他引导着那些 在二战中身心受创的青年们去思考困惑、迷惘的深层原因,去唤醒即将死去的 精神......是沟通的开始沟通的失败与成功- 4 -人对自身的心理需求的意识和寻找及对其满足的过程,是人关心自身、确 证人的主体化过程,也是人与自身沟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与世界沟通的过程 [7]这是杰克的沟通的成功,也是海明威的成功,更是那些迷惘的青年读者驱 逐迷惘的开始 杰克也许还在战斗,他的朋友比尔也许还在战斗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场一 个人的战斗会持续多久,或者会有什么胜利或失败。
他们想弄清这一切的意义, 但终究也找不到意义但是它让人们隐隐约约得到一种感悟:一个人肉体的死 亡与精神的死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结尾的时候,杰克说, “这样想想不也很好吗?”这思考的价值就是沟通 的最初的成功 正是这种思考让海明威清楚地了解内心世界所产生的不可言状的痛苦给他 带来的空虚和绝望,以及,让他忍不住进一步思考深层的原因,从而促成他在 1929 年发表的一部揭露深层原因的小说《永别了,武器》 即使在现在,这种思考所引导的沟通仍旧在进行着每一代青年都有不同 的迷惘,当然也有不同的具体的沟通方式《太阳照常升起》,这部没有给出 驱逐迷惘的具体方法的小说,给出了寻找沟通的方向不同的青春,却都会有 相似的关于人生、未来的迷惘不管何时,书中流露出的相似的迷惘,总会时 不时地引起你心灵的共鸣 或许合上书的一瞬间,你会豁然明白:一代人来,一代人去,青春会成长, 迷惘会散去,惟有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 这是沟通的历史层面的成功 审美欣赏学有这样一种说法:日常世界的人们,生活于“操心” 、 “操持” 的“沉沦”状态生存的需求驱使着他们蝇营狗苟、忙忙碌碌,没有心情、没 有经历、没有闲暇来审视人生,审视生命的活动,审视世界。
这是剥夺了灵性 的地盘,关闭了灵性的眼睛,造成的不仅是世界对人的一种失落,同时也是人 自身的一种失落[8] 一战后,人们已经习惯了迷惘,习惯了过着没有“意义” 的生活吧,习 惯了没有自我意识的身躯他们的感觉已经迟钝了,他们的灵性已经失落了, 所以活着却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只是麻木地生活在战后的悲伤阴影中无法自拔海明威用悲剧来引导脆弱的人们正视自己伤口,正视现实,正视未来的 需要 在21 世纪这样一个价值重构的时代,看似是人性失败的悲剧性的作品更能 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体现作家对人类社会、对人生价值与生存追求的哲理思 索优秀的作品不受时代限制,在历史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海明威的作品首沟通的失败与成功- 5 -先展示了硬汉精神,深层次上,我们所能体会到的是他深深的悲剧意识悲剧意 识和死亡情节是海明威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而这种悲剧并非完全意味着死亡 和毁灭,而是寓意人们从悲剧和死亡中看到幸福与生命,看到光明与前途,看到 和平与快乐海明威堪称“强的歌者” 海明威勇敢地迈出了沟通的步伐,用看似失败的寻找过程来镀亮人们的感 觉,拨开沟通的障碍这是沟通在人性上的成功 诚然,海明威找不到活着的具体意义也不能提供意义,然而揭示人类的这 一真实生存状态,就意味着要求人们正视自己,意味去解决这种状态已经成了 迫切的需要,虽然如何解决,何去何从,理想和目标以及解决的手段还属于未 知领域,然而它标志人已经体会到了自己的“贫乏” 。
它至少发出了一声呼 喊,表达了一种希望,寻找自身本真感情的希望[9] 在某种意义来说,人生失去了意义,自然处于赤贫之中,不愿正视这一点 去刺瞎自己的双眼,就把人和世界双重地推向了黑夜[10]这部小说在沟通层面上的巨大内涵就在它悲剧的背后,人们已经开始意识 到自己的贫乏和麻木,开始摆脱黑暗,开始寻求光明它在沟通层面的成功其 实正是建立在失败之上的 太阳刚刚升起,黑夜即将散去,耀眼的光明就要到来......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太阳照常升起》(美.海明威著,赵静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7) [2] 李社教《审美欣赏学》P11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7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引论》 [4] 李社教《审美欣赏学》P38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7 [5] 海明威《午后之死》 [6] 李社教《审美欣赏学》P46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7 [7] 李社教《审美欣赏学》P23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7 [8] 李社教《审美欣赏学》P78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7 [9] 李社教《审美欣赏学》P14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7 [10] 李社教《审美欣赏学》P11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