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小说的特殊视角和叙事线索指导.pdf
53页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小说的特殊视角和叙事线索专练指导一.典例探究(一).请谈谈本文“童话”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综合考量,条清缕析的方法,即可从如下方面来作答:人物一一以儿童和儿童化的人物为主要形象;语言一一以儿童化的简洁、浅显来叙事,多用叠音词和短句叙述视角一一以儿童为叙事主题,呈现生活美好、温暖的一面内容一一以儿童的眼光,创设童话般的情境二),小说为什么选定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而不是其他家庭成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案:使故事更显得真实感人1分)如写到爷爷酒后痛打父亲,在孩子的眼里,爷爷像暴君,父亲像牲口,读者也自然会对父亲心生怜悯或:如“我”喜爱父亲给的东西又隐约感到不光彩,会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一个孩子的纠结等等因为孩子单纯感性,所以其双眼真实可信,其情感取向也更有感染力2分)利于揭示主旨,表达作者的理想1分)爷爷对父亲的放弃和母亲对父亲的守望,都从“我”这个视角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我”在母亲的引导下长大,最终克服了父亲带来的羞耻感和陌生感,去接纳父亲回家2分)(三).小说特意选用一个90岁的老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可谓匠心独具,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好处答案:让故事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老人的一生,就是整个鄂温克族的缩影通过老人丰富而漫长的人生经历叙述鄂温克民族的历史演变,以及深厚绵长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引发人们对民族以及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使人物、事件描写更真实自然,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老人与第一人称组合在一起,借回忆往事的形式娓娓道夹,营造一种浓重的怀旧氛围,亲切而感伤,奠定了小说的情感基调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以及叙述视角的能力文中的讲述着“我”是是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妻子在面对去大城市还是留在山里,他选择了后者,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叙述鄂温克民族的历史演变;根 据“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这团母亲送我的火虽然年龄苍老了,但它的面容却依然那么活泼、青春”可知,通过老人的讲述,表达了深厚绵长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引发人们对民族以及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让故事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文章以“我”这个老人的第一人称叙事,在她的描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鄂温克民族的历史演变,文中对守住火种等的描述使人物、事件描写更真实刍然,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可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老人回忆性的讲述,“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
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两年前,达吉亚娜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我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是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我走出希楞柱的时候,听见了达吉亚娜的哭声”等这些事件的叙述,营造一种浓重的怀旧氛围,亲切而感伤,奠定了小说的忧伤情感基调一位老人的讲述迟子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犯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疲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磁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椅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刍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
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图,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两年前,达吉亚娜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她发给每人一块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桦树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遗留下来的神鼓上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覆盖了,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我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是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我走出希楞柱的时候,听见了达吉亚娜的哭声安草儿不像别人把桦树皮恭恭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而是在走出希楞柱时,顺手撒开,就好像一只飞翔的鸟,不经意间遗落下的一片羽毛谁都知道,他不明白大家在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想早点把桦树皮打发掉,好出去做他的活计。
安草儿喜欢干活,那天有一只驯鹿的眼睛被黄蜂白黄肿了,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驯鹿的那只眼睛激流乡新上任的古书记听说我投了反对票时,特意上山来做我的工作我为他唱了一首歌,那是流传在我们氏族的葬熊的神歌:熊祖母啊,你倒下了就美美地睡吧吃你的肉的,是那些黑色的乌鸦我们把你的眼睛,虔诚地放在树间,就像摆放一盏神灯!营地虽然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我坐在狗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以往我们搬迁的时候,总要带着火种达吉亚娜他们这次下山,却把火种丢在这里了没有火的日子,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为他们难过和担心但他们告诉我,布苏的每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可我想布苏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那样的火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安草儿进来了,他又往火上添了几块柴火这团母亲送我的火虽然年龄苍老了,但它的面容却依然那么活泼、青春我走出希楞柱混合着植物清香气息的湿润的空气,使我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打得十分畅快,疲乏一扫而空。
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月亮下面,是通往山外的路,我满怀忧伤地看着那条路安草儿走了过来,跟我一起看着那条路那上面卡车留下的车辙在我眼里就像一道道的伤痕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跟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节 选 自 迟 子 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删改)注 题目为编者加一位老人”即 文 中 的“我”,是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妻子安草儿,老人的孙子达吉亚娜,老人的女儿希楞柱,鄂温克人住的圆锥形的帐篷木库莲,一头白色驯鹿二.小说视角问题探究1.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讲究如何讲述故事小说的叙述视角就是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的观察角度在具体的作品中,“叙述者”的问题就是解决故事“谁来说”的问题不同的“叙事者”,对事物的观察、感觉、分析、思考是不同的,所以,也就使小说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依据教材 外国小说欣赏,小说的叙事视角有以下二种: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通常采用“上帝俯瞰”的方式叙述故事即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这时叙述者往往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为了更清楚地向读者讲述故事,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如 鲁 迅 的 阿 Q正传现代小说的全知视角也有变通的形式,叙述者以超然的纯客观姿态叙述,对客观事件保留全知的权威,但不再加入自己的评论和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使故事蕴藉性、象征性增强,引发读者的思索,如 海 明 威 的 凶手全知视角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运用全知视角的好处: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作者过多干预和介入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有限视角,即“凡人目光”即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这时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有限视角多以第一人称方式呈现,由小 说 中 的 人 物“我”来讲故事,“我”可以是小说的主人公,如 鲁 迅 的 狂人日记,也可以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如 桥边的老人。
也可以是混合第一第三人称方式,这种方式是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的融合与发展,小 说 中 的“我”仅是故事的叙述者,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如 鲁 迅 的 孔乙己运用全知视角的好处:给人一种亲历的感觉,可增加真实性与亲切感;能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去想象故事背后的故事,故事以后的故事抉 点: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 能 限 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2.本文仅探究小说视角几种特殊形式:儿童视角、老人视角、女人视角、动物视角儿童视角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之所以要用儿童视角,是因为儿童视角有着许多成人视角无法达到的优越总结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 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b 儿童贫乏的词汇和特有的语句使得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c 儿童丰富的想象和无知的状态使得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d 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e 儿童视听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f 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审视人性,凸显主题,直扣人心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作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
另一方面,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女性视角a 以女性敏锐的观察力,情感更加细腻.,文笔也相对更为细腻,引人入胜;b 以其母性情感笔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怜悯的情怀或以女性口吻表达对强权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老人视角a 老人视角叙事多为回忆性质的,所以经常免不了会有一种怀旧情怀;B老人老人多是成熟的理性的,对事情会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小说一般会有一种深沉思考意味,对自身、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思考:C老人经历世事很多,叙述的故事会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动物视角a 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客观冷静真实;b 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c 动物非人类,以动物视角来观照人类生活,可以见到人类生活中种种3.名篇中的特殊视角.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儿童视角?通过孩童形象和成人形象形成对比,批判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通过孩童的眼光真实地再现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的心酸;通过孩童形象的塑造给社会一些希望或读者心灵上一些温暖;通过孩童形象希望能救赎那些逐渐世俗化的灵魂;.孔乙己中,鲁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儿童视角?通过孩童的眼光看孔乙己走向死亡,控诉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通过孩童的眼光看看客们推孔乙己走向死亡,批判国民的劣根性;通过孩童一丝尚存的纯真与善良,给社会以希望;通过孩童一步步走向短衣帮的精神悲剧,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三.练习巩固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