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模拟186.doc
4页[ 模拟 ]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模拟 186一、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1. 2013年 6月 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 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 议一致审议通过中国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红河哈尼 梯田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 31 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 45项汉文字史料记载就有 1300 多年以上的历史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 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世界 文化遗产申报地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 19 万亩梯田,集中连片最大的上万亩, 其中以多依树梯田、坝达梯田、麻栗寨梯田、勐品梯田、牛角寨梯田最为著名 从山脚到山顶断断续续、蜿蜒迂回于千壑万岭之中,级数高达 3000 多级哈尼梯田内形成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水系四度同构的生态系统, 它既是人文景观, 也是自然景观 哈尼梯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创造 力,是红河各族人民的大地母亲, 是中国稻米梯田的优秀代表, 被人类学家赞誉 为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完美结合的典范和谐与耕耘是哈尼梯田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非物 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对自然树木的深刻崇拜以及民居建筑、 节日庆典、 人生礼 仪、服饰、歌舞和文学诗歌均以梯田为核心,处处体现着认识自然、顺应自然、 与大自然和谐共融的特点。
哈尼梯田作为祖先的遗产,一个千年文明活的系统,是中国梯田的优 秀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它具有丰富的多学科价值2.众所周知,申遗成功能给区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 益所以,近些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投人大量人力、 物力申遗 然而,重申报、 轻保护一直为遗产保护者所诟病, 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假借 “保护遗产、传承文明” 之名对世界遗产进行掠夺性开发2010 年,在巴西举行的第 34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少林寺在内的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这次申遗花费 7.9 亿元同样,在这次大会上,“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参 与联合申报的县市也付出了 12 亿元有报道指出,直到 2008 年,在“中国丹霞”项目中承担 4.5 亿元项 目经费的湖南省新宁县的财政收入才 2 亿元人民币一个小县城敢于拿出县里两 年多的财政收入来申遗, 在当地老百姓眼中, 就是一盘“孤注一掷” 的“赌局”有钱就不惜血本地‘烧钱',没钱就借钱、贷款;就算没有‘真家 伙',也依然可以在原址上修建、‘掺杂'假的东西在疯狂申遗的背后,隐藏 的是当地政府对所谓‘政绩'和经济利益的疯狂追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 家告诉记者说, 在申遗成功后, 景点门票价格的大幅上涨往往是一个 “公开的秘 密”,即便公众提出质疑,地方政府也会堂而皇之地摆出控制景区游客数量、更 好地保护遗产资源的理由某旅行社经理 Y 说:“一张九寨沟的门票钱可以玩遍美国黄石公园、 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后还富余一些,我们世界遗产的票价算‘暴利'了在 2007 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 因为“旅游业过度开发、 遗产地不堪重 负”,我国就曾有包括丽江古城、 故宫、颐和园在内的 6 处世界遗产被亮“黄牌”复真观改建成宾馆”、“曲阜孔庙水洗事件”、“故宫星巴克事件”…… 世界遗产“过度开发”事件被频频曝光早在 2002 年.“世界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 保 存最完整的道观——复真观被改建成三星级宾馆事件引起轰动 更令人意想不到 的是,这家宾馆的投资者正是肩负文物保护职责的武当山文管所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于 199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然而,从 2001 年开始,当地文管所在“复真观”内大兴土木,对 部分古建筑按三星级宾馆标准进行改造、扩建,对外提供吃、住、游、购、娱全 方位服务,严重破坏了古建筑文物。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利安教授表示,在市场经济 的条件下,把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来开发是无可厚非的;而在申遗成功之后, 投资方通过提高门票价格、 过度进行开发等方式收回申遗时所付出的成本, 这并 不是一种合理的方式方法3.2013年 7月,河南南阳市文物宛南书院东讲堂 9 间清代建筑,被 人为破坏, 破坏者竟然还是学校, 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在依法依规严查, 但文物一 旦被毁,就再无原汁原味了强拆文物是近些年此伏彼起的恶性违法事件,许多古建筑,其文物价 值众所周知,但还是难逃被强拆的命运 每当被拆之后,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 “恢 复原貌”,可恢复原貌后的文物已不再是原来的文物,只是一个复制品几十年来,无数的文物被无情地拆除,然后再有大量伪文物冒出来 复制的庙宇、再造的街道、重修的胡同、改造的四合院,似乎是在恢复历史,实 际却是割断了历史 在这些重修新建的所谓文物里, 商业用途最为明显, 这个一 条街,那个一条路,将保护文物、保留历史记忆当做了赚钱的招牌南阳文物被破坏的信息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可以在网络大面积传播, 这当然是社会的进步, 反映出人们保护文物意识的增强 如今的文物保护, 已经 不应该再分什么国家级、 省级、市级和县级.在文物日渐稀少、 日益珍贵的今天, 任何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文化器物、善本珍籍,所有的文化遗产,都需要我 们细心呵护、百倍关爱,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
现在我们以为不太宝贵的文物, 过不了多久,很可能就成为珍稀物品过去居住多年的北京铁狮子胡同一号, 当初每天进进出出,磕磕碰碰,何尝想过这也是应该保护的文物,可今天, 眼看它日渐破败、损毁日趋严重,想挽救都来不及了保护文物,常常是一边说一边还在破坏,这是因为文物的价值是公共 的、社会的、历史的,而现实利益却是个人的、单位的、地方的,在利益的比较 和驱动下,前者总是让位于后者如何让人们将社会的、历史的、公共的利益当 做自己的切身利益, 是一个持久的教育课题, 但假如等到人们都能对文物抱有一 份敬意和温情时, 文物恐怕已经毁坏殆尽了 所以, 对破坏文物行为的严厉惩处 就显得刻不容缓现在对破坏文物的行为,处罚还是偏轻,与获得的私利相比, 更是远远不及,于是,你罚你的,我干我的,破坏了再罚,罚了再破坏,大不了 恢复原貌,这已经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保护文物、留住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遗产,对那些发达地区而言,其 价值和意义应该已经超过了经济利益; 对那些欠发达地区来说, 也应该作为历史 的教训加以汲取,不要等到经济发展了,日子富裕了,文物破坏光了,再想起恢 复文物,再想到文物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文物不可能恢复,更不可能恢复到原汁原味。
因此,保护文物的意识 和责任不是在文物被毁坏之后才树立, 而是在每时每刻, 尤其是文物还在的时候, 就应该以维护文物为己任4.贵州侗族萨玛节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节日, 为发展旅游业, 当地居 民曾一度被迫一年之内过了四个萨玛节 四川汶川阿尔羌寨灾后重建中, 那些被 认为不具有羌族建筑特点的民居, 被指令用片石、 黄泥在钢筋混凝土的墙面上粘 贴涂抹,带上被认为具有羌族典型文化特征的面具 阿尔羌寨的村寨风貌改造是 基于汶川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将龙溪沟打造成为“羌人谷”的规划以经济效果度量非遗价值的行为正在逼迫我们不断反思,非物质文 化遗产究竟应该保护什么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祈庆富说藏族唐卡是一种用天 然矿物质制作的艺术品,好的唐卡制作时间需要一年左右,售价要 10 万元甚至 20 万元以上现在已有大量靠机器印刷、批量生产的速成品,每幅售价 20 元左 右假货鱼目混珠,破坏性很大,如果现在的唐卡都变成了速成品,原来的唐卡 就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符号性,假货更大的破坏性在于,它将无形的、 非物质的传承方式变成了物化的、 泛物化的形态, 这对于非遗的认定和保护无疑 是一种颠覆性的误读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对文化形态的保护,需 要保护的是传承人和传承项目。
对申报热降温,把保护的实事做实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公开提 出要将“非遗”保护热与“非遗”申报热进行严格的区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 研究所所长田青说, 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已经成为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中一个非 常突出的问题,“有的地方和单位只看重入选名录的社会影响, 保护措施不落实, 重申报、轻保护 有的甚至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视作经济资源开发利用, 忽 视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传承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 田青在两会上曾经提交了一份 提案,建议建立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退出机制, 以此改变重申报轻保护的状况 “要 监督和检查,对于保护不力,甚至对非遗造成了改变和损毁的,要先警告,最后 直至摘牌在提案中,田青无比坚定地强调摘牌”,这种迫不得已的决策是全世界通行的惯例正在进行的第 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处处长、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 ?杜维勒对中国“非遗”的退出机制 给予高度肯定而网友更是直抒胸臆,纷纷谴责“政绩申遗”@好学的琪敏:为了政绩,为了钱呀,但肯定不是为了保护文物@宏吾:不要为了经济收益而大肆地去消耗这些遗产, 否则这些遗产将 会失去它们的本质意义 !@蔡伦 Berlin :非文化、文化、自然的各种世界遗产,不该交由地方 去做。
而要交给专业的文化专家 (如专攻的大学教授 )先去规划维护, 哪些可以赚 钱得交由中央企业来赚取,交给地方只会破坏而已@绿城物语:我只能说现在申遗的热潮火了但旅游景点的质量没有提 高申遗不是为了提高旅游景点的名气, 而是为了使景点的人文历史更好地得到 保护和传承,所以申遗潮要克制些了5.日本自明治时期建立文物保护制度以来, 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 于 1950 年正式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 产的范畴日本在《文化财保护法》实施过程中,强调保护传统文化“持有者” 的重要性,注重对“人”的关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 “人间国宝”的认定人 间国宝”是指被个别认定的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持者, 他们都是在工艺技术上 或表演艺术上有“绝技”、“绝艺”、“绝活儿”的老艺人,其精湛技艺受到日 本政府的正式肯定, 列为传承保护的对象 一旦认定后, 国家就会拨出可观的专 项资金,录制“人间国宝”的艺术资料,保存其作品,资助他 ( 她)传习技艺、培 养传人,改善其生活和从艺条件据日本文化厅统计,迄今仅文艺、技艺方面的“人间国宝”就有 114 名日本文化厅年度预算超过 1000 亿日元,其中 10%被用来保护国内重要的有 形文化财产和重要的无形文化财产, 而每年为每位 “人间国宝” 提供的经济补助 为 200 万日元。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在税收等制度上给予“人间国宝”优惠, 并给予他们相当高的社会地位由于“人间国宝”的作品有保留和升值价值,购 买他们的作品就像购买古董, 收藏价值非常高 正是这种尊崇和保护制度, 使得 日本传统的手工纸、手工伞、漆器、和服等各种古老手工艺得以流传,并高水平 地保留至今此外,日本法律还明确规定,文化财产持有者同时也应该是文化财产 的传承人 如果文化财产的持有者将自己的技艺密不传人, 那么,无论他的技术 有多高,都不会被政府指定为“人间国宝”或“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持有人” 这一系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法律措施的颁布实行, 对日本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护起 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6.2013年 4 月,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研究、传播和 市场推广工作,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新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全额 投资建设朵云轩艺术中心,并计划于 2014 年建成启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出席 签约仪式时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除致力于艺术研究和创作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