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学科渗透点.doc
25页美术·三年级渗入点 1★ 学科内容广西版\三(上)\ 第二课 \优美的生活环境★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进一步理解措施:运用逆向思维创设情境,有机渗入★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优雅舒服的生活社区,依山傍水的少数民族村寨等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在教学中,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多种体现生活环境景色的图片,而在最后让学生观测一幅景色已遭人为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适机渗入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爱惜、保护环境的意识渗入环节:1. 通过交流讨论什么样的环境是优美的,启发学生想象、体现家乡美丽的景色,从而完毕学科教学任务2. 情境创设:我也有一幅体现家乡景色的画,很有特点,人们想看吗?激起学生爱好后,播放家乡景色已遭破坏的图片,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形成心理刺激3. 讨论与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景色”?和我们之前欣赏的那些景色有何不同?由此我们想到了什么?引入法制问题,师总结渗入点 2★ 学科内容三(上)\ 第八课\ 大街上★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共场合安全的法律法规或其她安全法规重要有:第二十五条 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第二十六条 交通信号由红灯、绿灯、黄灯构成。
红灯表达严禁通行,绿灯表达准许通行,黄灯表达警示第六十一条 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走★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理解,应用措施:收集事例,讨论交流★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本科教材能有效的向学生渗入法制理念,规定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渗入环节:1. 视频播放道路交通信号的有关知识2. 师生共同讨论:如果我们过马路不注意这些交通信号,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3. 强调交通安全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出行要严于利己,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有关规定4. 通过活动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这些规定,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渗入点 3★ 学科内容三(上)\ 第十三课 \美丽的纸袋★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理解,应用措施: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纸袋的外形多种多样,美丽又实用,生活中多使用某些像纸袋这样的产品有助于环保渗入环节:1.创设情境出示多种多样的纸袋及被塑料袋污染的环境图片,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从中渗入法制教育,让学生懂得使用环保产品的重要性,进一步的增强环保意识2.拓展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多使用某些像纸袋这样的环保产品。
渗入点 4★ 学科内容三(下)\ 第六课\ 师生情 ★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 每年的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理解,应用措施:开展活动,激发情趣,师生互动★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教师和我们朝夕相处,教给我们知识,带给我们快乐教师就像朋友同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和我们建立深厚的感情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渗入环节:1.结合本课教学,设计主题活动:诗朗读——《我的教师》,体现对教师的热爱和敬佩之情,同步播放师生情的有关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2.讨论交流:(1)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成长离得开教师吗?(2)国家把每年的9月10日法定为“教师节”,你懂得吗?渗入点 5★ 学科内容三(下)\ 第十五课 \瓶子上的“花衣裳”★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省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初步理解措施:创设情境,课中点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从生活中的某些废旧物品的解决措施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们,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奉献渗入环节:1.出示平常生活中被人们丢弃的物品,如塑料瓶、用过的易拉罐等。
2.出示工艺品:多种各样穿着“花衣裳”的瓶瓶罐罐,或其她用废旧物品做的工艺品,引导学生应当学会从这些废旧物品中寻找美、发明美3.通过我们机灵的小手把这些废旧物品变成实用又美丽的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同步也节省了许多资源、能源,保护了环境相机的为学生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省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的有关内容美术·四年级渗入点 1★ 学科内容赣美版\四(上)\ 第二课\ 花园·果园★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进一步理解措施:运用逆向思维创设情境,有机渗入★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花园的美丽与果园的芬芳都是大自然赠送人类的魂宝,在教学中,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多种绘画制作措施的花园果园的景色,而在最后让学生观测一幅景色已遭人为破坏的PPT,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从中渗入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爱惜、保护环境的意识渗入环节:1. 启发学生想象、体现家乡美丽的景色,完毕学科规定的教学任务2. 教师创设情境:我也有一幅体现家乡景色的画,很有特点,人们想看吗?激起学生爱好后,放家乡景色已遭破坏的PPT,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形成心理刺激3. 讨论与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景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由此我们想到了什么?引入法制问题,师总结。
渗入点 2★ 学科内容四(上)\ 第五课\ 比赛场上★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1.《奥林匹克体育标志保护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理解、应用措施: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理解奥运会的来历和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让学生提高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中有机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渗入环节:1. 创设情境1) 出示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使学生通过北京奥运会理解奥运会的来历2) 出示奥林匹克的标志,让学生懂得奥林匹克的标志及标志象征的意义3) 让学生懂得每年的6月23日是“世界奥林匹克日”2. 师生互动,拓展延伸1) 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相机的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的有关内容2) 根据学校的体育项目启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渗入点 3★ 学科内容四(上)\ 第九课\ 我编斗笠送亲人★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初步理解措施:导入引题,动手制作,有机渗入★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本课的内容取材于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讲述红军即将踏上征途,群众编斗笠、打草鞋与红军依依惜别的故事。
根据法律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而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红军的理解,牢记长征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品味军队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从而感受到军人的神圣和值得尊敬的因素,从小树立保卫祖国的光荣抱负和责任渗入环节:1. 创设情境,导入引题1) 播放歌曲《十送红军》,让学生讲述课前收集长征途中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2) 出示有关图片,让学生对红军有进一步的理解2. 动手制作,有机渗入1)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烽烟弥漫的日子,营造出为红军战士赶制斗笠的场景,学生将自己的斗笠做到更美、更好,以此来体现自己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2) 教师引导:同窗们这样热爱解放军叔叔,那懂得解放军是做什么的吗?长大想当解放军吗?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内容渗入点 4★ 学科内容四(下)\ 第三课\ 新家园★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进一步理解措施:导入引题,有机渗入★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繁华,都市与乡村居住环境发生了主线性的变化,花园都市,绿色家园越来越多为了这一刻的美好生活,让学生爱惜和保护美好的生活环境。
渗入环节:重要是通过幻灯片欣赏都市与乡村的住宅新貌,突出居住与环境的关系有目的的让学生懂得设计新家园要考虑的因素中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极为重要,从而增强学生爱惜和保护环境意识美术·五年级渗入点 1★ 学科内容五(上)\第1课\ 崇拜的人★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实行纲要》(1994年8月23日 中共中央发布)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位一体,有机地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2.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国内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理解国内各族人民对人 类文明的卓越奉献,理解国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出名人物,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 来侵略和压迫,对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 和光辉业绩3.要教育广大青年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 的责任感,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程、命运联系起来,对的解决国家、集体、个人 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岗位,立足本职,为国家多做 奉献。
★ 教学规定与措施规定:初步理解措施:创设情境,结课点睛,拓展延伸★ 示例或阐明渗入理念:本课以对油画、雕塑、照相等作品的欣赏引入对爱国主义事例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明白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更要有丰富的生活体念,崇高的思想修养,涉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形式服务于内容,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一方面来源于一种积极健康的主题,因此美术教育也离不开爱国主义的法制教育渗入环节:1.教学艺术作品的不同形式,即绘画、照相、雕塑等等2.根据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理解历史国情3.讨论体现形式与主题思想的关系4.引入爱国主义的法制教育,应注意,这里是渗入爱国主义的法制教育也是德育的一种重要内容,但不是背《爱国主义教育实行纲要》,而是注重思想修养渗入点 2★ 学科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1课、12课 \ 走进自然★ 可渗入的法制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十五条 新建工业公司和既有工业公司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运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运用技术和污染物解决技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有关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修正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面积林区增长护林设施,加强森林保护;督促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签订护林公约,组织群众护林,划定护林责任区,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护林员护林员可以由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委任护林员的重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导致森林资源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