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汕尾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oc
24页广东省汕尾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28题;共88分)1. (6分) (2016·珠海模拟)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点11分,嫦娥三号在月面软着陆成功着陆后,释放了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嫦娥三号和玉兔拍摄了高分辨率的月面全彩照片并发送回地球,从以下照片可以看到玉兔行驶留下了深深的车辙,还有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岩石、撞击坑的细节据此完成问题1) “玉兔行驶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反映了( )A . 月球表面由土壤构成B . 月球车很沉重C . 月球表面风化壳深厚D . 光照充足(2) 从照片可以看出,月球与周边太空区域有明显的分界线,这条线是( )A . 天际线B . 晨昏线C . 照片边缘线D . 无法确定(3) “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时,全世界新一天的时区范围大约占( )A . 大于1/10B . 大于1/2C . 1/16D . 7/82. (2分)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 . 太阳 B . 金星 C . 月球 D . 北极星 3. (2分) 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 A . 太阳系 B . 地月系 C . 河外星系 D . 总星系 4. (2分)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 . 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 . 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 . 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 . 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5. (2分) 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
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回答问题: “汶川星”应位于( )A . ①和②之间 B . ②和③之间 C . ③和④之间 D . ④和⑤之间 6. (2分) (2013高一上·回民月考)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自身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以液态形式存在;②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③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⑤适宜的温度;⑥有公转和自转的特殊行星.A . ①②③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⑤ D . ③⑤⑥ 7. (6分)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图中①、②、③、④地区中,地质历史时期积累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 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B . 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C . 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 D . 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8. (4分) 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1) 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A . 0.52天文单位 B . 1天文单位 C . 1.52天文单位 D . 2.52天文单位 (2) 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 ②火星引力强大 ③火星大气层稠密 ④环境长期失重.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9. (2分) 当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地球上具有可降低太阳活动对其影响的保护层是( ) ①水圈 ②大气圈 ③岩石圈 ④地球磁场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0. (2分) 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最接近( )A . 23.5° B . 67.5° C . 66.5° D . 90° 11. (2分) (2019高一上·通榆月考)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②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自转周期是24小时③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自转周期大于24小时④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自转周期小于24小时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 (2分) .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A . 115°E B . 130°W C . 75°E D . 165°E 13. (2分)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 .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B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D .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14. (4分) (2018高一上·藤县期末)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回答下列各题 (1)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A . 日月升落 B . 极昼极夜 C . 月相变化 D . 四季转换 (2)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 A . 23小时56分 B . 24小时零4分 C . 24小时56分 D . 24小时 15. (4分) (2015高一上·孝昌期中) 如表是我国某地连续三个月21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表,完成下题.时间a月21日b月21日c月21日日出5:105:055:19日落19:0519:2019:15(1) a月b月c月最有可能是指( )A . 1月2月3月 B . 5月6月7月 C . 8月9月10月 D . 11月12月1月 (2) 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A .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B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 . 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c月 D . 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16. (6分) (2013高一上·宝山月考) 如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1)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 丁地 B . 丙地 C . 乙地 D . 甲地 (2)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 甲乙丙丁 B . 甲乙丁丙 C . 丙丁乙甲 D . 丁丙乙甲 (3) 造成四地白昼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7. (4分) (2019高一上·慈溪期中)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
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地震波的研究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若图甲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A . 外核、内核、地核 B . 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C . 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 D . 地壳、地幔、地核 (2) 图乙中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 A . 5千米 B . 17千米 C . 33千米 D . 400千米 18. (2分) 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 )A . 阿尔卑斯山脉 B . 喜马拉雅山脉 C . 马里亚纳海沟 D . 日本群岛 19. (4分) (2013高一上·桓台月考) 图1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题.(1) 如图1方框中数字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 . 岩浆岩 B . 沉积岩 C . 变质岩 D . 岩浆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2中的乙处岩石的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1中②相匹配 B . 图2中的丙处岩石的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1中①相匹配 C . 该地的地质构造一定属于背斜 D . 图2中丁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20. (2分) 下列地质地貌示意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 a和c B . b和c C . c和d D . b和d 21. (2分) 有关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 B . 垂直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海洋 C . 就全球规模而言,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 D . 在自然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常常单独发生 22. (4分) 读图,回答题。
1) 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⑤⑥ (2) 图中( )A . 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 .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 . 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 .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23. (4分) (2020·浙江模拟) 下图为沿109°E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P、Q两谷地形成的主导地质作用分别是( ) A . 地壳下沉冰川侵蚀 B . 断裂下陷冰川侵蚀 C . 流水侵蚀地壳下沉 D . 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P谷地位于非季风区 ③P谷地聚落多团聚型②Q谷地河流无结冰期 ④Q谷地道路多棋盘式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