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2023学年鸡西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1321933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7.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氢气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 C.双氧水制氧气 D.蜡烛燃烧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装置漏气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3.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4.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5.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6.日常生活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氟通常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镁+氧气氧化镁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A.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B.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C.加入等量的肥皂水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9.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了四氧化三铁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10.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11.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 B.碳酸氢铵受热C.加热氯酸钾固体 D.二氧化碳和水1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14.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C.拉瓦锡 D.屠呦呦15.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原溶质,所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铝被氧化后表面形成保护膜,所以铁被氧化生锈后表面也会形成保护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2)铜丝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氧化铜设计实验)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步骤与现象)(1)测量试管的容积为;(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5)燃烧结束,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反思与交流)(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______性,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3)步骤(3)中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到______mL处(填整数)4)步骤(4)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5)如果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6)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7)有同学认为铜丝加热消耗氧气,故测量结果不准确,______(同意、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下图是广谱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根据说明书计算:(1)阿莫西林它由 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碳、氢、氮原子的个数比为 ;(2)阿莫西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1%);(3)如果一个体重25kg的儿童患病需要服用阿莫西林,每日要服 粒.18.(8分)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1)加热到_____min,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雾弹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A装置中,燃烧停止后,红磷仍有剩余,燃烧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B是改进后的装置,小试管和铜片的组合代替了燃烧匙开始实验时,向小试管中加入90℃以上的热水后,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考虑,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终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4)与A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氢气燃烧,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加热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双氧水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蜡烛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区分,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有“多变一”的特征;氧化反应指的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2、C【解析】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是:瓶内气压过低,气体过少。

      详解】A、装置气密性不好,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结果偏小,故选项错误;B、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结果偏小,故选项错误;C、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深入瓶内集气瓶后的操作过于缓慢,导致瓶口附近的气体因受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实质等于瓶中空气质量的减少,气压减少,水倒吸得多了,故选项正确;D、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小,故选项错误故选C3、D【解析】A. 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 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 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 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形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C【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D、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C5、D【解析】A、根据图示知,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乙物质质量之和,错误;B、无法比较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错误;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甲乙为生成物,丙为反应物,故反应是“一变多”,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正确故选D6、D【解析】日常生活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7、D【解析】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D、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8、C【解析】A.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 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应使用干冷的烧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 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等量的肥皂水,震荡,观察产生泡沫的量,能达到实验目的;D.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外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点睛】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变量的问题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9、C【解析】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四氧化三铁不是实验现象,是实验结论,选项错误;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正确;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不产生白雾,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烟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生成的现象,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的现象10、C【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