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卢梭的自由理论批评与辩护.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4801028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0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卢梭的自由理论: 批评与辩护李 ? 石摘? 要: 卢梭通过? 公意?理论发展出了一套从? 自然自由?到? 道德自由?的理论, 最终得出了当人们不服从社会规则所代表的? 公意?时, 就可以强迫 他们服从的结论以赛亚?伯林对卢梭的? 强迫他人自由?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认为这是由于卢梭将自由绝对性和社会规则的绝对性相等同而得出的结果本文认为, 卢梭使用的自由概念和伯林的自由概念是不同的, 卢梭的自由理论不会导致奴役制度, 在卢梭的理论中, ? 强迫他人自由?并不构成悖论 关键词: 卢梭; 伯林; 积极自由; 公意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 1778 年) 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 哲学家、 教育家、 文学家, 是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在政治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政治经济学?、 ?论科学与艺术?、 ?山中书简?等在卢梭的政治思想中, 自由这一概念贯穿始终, 实现个人自由不仅是卢梭政治 思想的出发点, 也是其整个政治哲学想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正像?卢梭政治哲学中的自由概念?一书的作者丹尼尔?卡伦所说: ? 自由概念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最根本的谜团。

      ??一、 卢梭的自由理论像18世纪的其他契约论者一样, 卢梭的政治哲学理论也是建立在对? 自? ? 作者简介: 李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 ?Danniel E. Cullen, Freedomin Rousseau? s Political Philosop hy ,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Dekalb, 1993, p. 3. 1182011 年第 2 期 Vol. 2? No. 2政 治 思 想 史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 hought总第 6 期 Sum No. 6然状态?的构想之上的卢梭对所谓人类的自然状态怀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 从他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和艺术?开始, 贯穿其政治思想的一个根本想法便是, 自然使人幸福而美好, 而社会腐蚀人们并使他们生活悲惨卢梭认为, 人类在科学、 艺术以及社会制度上的一切进步, 其结果是使个人的意志服 从于他人的意志, 打破了个人的独立状态, 使每个人的生活依赖于他人的生活; 而这样的生活与卢梭所理解的人的自由状态是相违背的。

      在?山中书简?中, 卢梭对自由有这样的描述: ? 与其说自由是按自己的意志做事, 不如说自由是使自己的意志不屈服于他人的意志, 也不是使他人的意志屈服于自己的意志 ??卢梭认为, 在? 自然状态?下, 每个人处于隔绝的 孤立状态, 不存在任何人与人的联合,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个人拥有? 自主?的自由( freedom as self?sovereignty) , 也就是卢梭所说的自己的意志不屈服于他人的意志, 个人的每一项行动都只受自己意志的支配卢梭将这样的自由称作? 自然自由?( natural freedom) , 即作为孤立的、 与他人相隔绝的个体而存在的自由, 这是卢梭所构想的人在自然状态下所拥有的自由然而, 在自然状态下, 孤立的个人虽然不会受到依赖于他人的意志所带来的不自由, 却时时遭受到自然条件对其行动的阻碍以及对其安全生活的威 胁卢梭论述道:? 人类曾达到过这样一种境地, 当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 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下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 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 并且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 就会消灭 ??卢梭认为, 在这样的危机中, 人们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联合起来, 并且通过相互的协议形成共同的力量, 对抗自然的强力。

      在形成协约的过程中, 人们甚至会形成共同的意志、 人格以及主权而这样的协约也就是支持国家之成立的社会契约卢梭认为, 社会契约是这样一种企图,是人们在面对自然的危机时? 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 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119李石: 卢梭的自由理论??Jean?Jacques Rousseau, Letter to Beaumont, L etters Written f rom the Mountain, and Relat?ed Writings ( Collected Writings of Rousseau, Vol. 9) , Christopher Kelly and Eve Graceedited, trans. Christopher Kelly and Judith R. Bush, Dartmouth Colleg e: University Pressof New England, 2001. p. 34.卢梭:?社会契约论?,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 2005 年, 第 18 页( 本文对?社会契约论?的引用也参照了英文版 T he Social Contract , trans. Maurice Cranston, Harmondsworth: PenguinBooks, 1968) 。

      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 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也就是说, 社会契约的订立是为了使人们摆脱自然危机的威胁, 与此同时, 卢梭强调, 在订立了社会契约之后, 人们的? 自由?并没有丧失因为,个人的意志在社会契约的保护下, 并不会依赖于或受制于他人的意志, 而是 依赖于法律; 意志的独立性保证了个人在社会中仍然拥有自由然而, 卢梭是怎样达到这一结论的呢?卢梭引入了? 公意?( general will) 这个概念来说明这一转变卢梭认为, 公意是? 公共利益?的体现, 他与代表? 个人利益?的? 个别意志?( private will) 相对在面对? 自然危机?的情况下, 人们只有摒弃自己的个人利益, 共同面对所有人的共同需求和困境, 才能渡过难关, 摆脱自然的威胁因此, 社会契约要求每个结合者将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也就是说, 要求每一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至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此同 时卢梭还认为, 使个人意志服从于? 公意?, 并不是使个人意志服从于任何他者的意志, 因为? 公意?恰恰是个人意志的体现。

      卢梭这一悖论性的推理是建立在这样的观点之上的: 在订立社会契约的瞬间, ? 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 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而共同体就以这同 一行为获得了它的统一性、 它的公共的大我、 它的生命和意志?也就是说, 社会契约的订立使得每一个人不再仅仅是个别意志所代表的? 自我?, 在每个人心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个? 公意?所代表的? 大我?而服从? 公意?的指导, 摈弃自己的? 个别意志?, 并不是使自己的意志服从于他人的意志, 而恰恰是自己的真实意志的表达通过服从? 公意?, 个人并不会丧失自由, 而恰恰 是个人自由的体现所以, 虽然社会契约要求每个结合者将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 但是? 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自己, 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 既然在订立契约的时候每个人都已经将自己的权利让渡给集体, 那么个人如果不服从? 公意?, 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意志, 而 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 公意?, 也就是强迫个人自由120政治思想史2011 年 6 月???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 19 页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 21 页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 20 页。

      所以, 在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转变中, 由于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广泛的联系, 失去了? 自然状态?下那种孤立的自由, 但人们通过相互缔结和约而拥有了一种新的自由, 这被卢梭称为? 道德的自由?( moral freedom) 这一自由代表着那些遵从社会公约和价值的人们不受阻碍的行动的基础和范围与自然状态的? 自我决定?的自由相比, 一方面, 道德的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为在实践道德的自由时, 社会中的个人必须以尊重他人为前提, 这在自然状态中是不被要求的但是另一方面, 卢梭认为, 道德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因为仅只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 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 才是自由?卢梭 推崇道德的自由而贬低自然的自由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 社会中人们的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必要条件; 第二, 对人们行动的道德性的阻碍, 并不会使专制和对个人的支配成为合法的恰恰相反, 只有接受道德的律令, 并且承认他人的尊严, 才能使每个人获得安全而有价值的自由而自然的自由只会使每个人陷入对他人进行控制的混战之中 卢梭对于民主政治与个人自由的关系也有论述。

      卢梭认为, 民主的本质是公意的统治( sovereignty of the general will) , 这一统治是连续的、 不可变的以及纯粹的所以说, 当大多数人通过的法令有利于公意的实现时, 这个法令的实行就和所有人的自由之实现是一致的而我们就不能说, 这个法令 损害了少数不同意这个法令的人的自由, 因为服从公意, 也就是服从人们自己的意志卢梭论述道: ? 当他们在大会上提议制定一项法律时, 他们向人民所提的问题, 精确地说, 并不是人民究竟是赞成这个提议还是反对这个提议,而是它是不是符合公意; 而这个公意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意志 ?至于多数票与自由的关系, 卢梭认为, 除去社会契约? 这一原始的契约外, 投票的大多数是 永远可以约束其他一切人的?当少数人服从多数人通过的法令时, 他们仍然是自由的, 因为只要法令是符合? 公意?的, 那么当少数派在服从这一法令时, 就实际上在服从自己的意志, 而不是多数派的意志公民实际是就实现公意的手段进行投票, ? 因此, 与我相反的意见占了上风, 那并不证明别的, 只是证明我错了, 只是证明我所估计是公意的并不是公意?121李石: 卢梭的自由理论???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 26 页。

      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 136 页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 136 页综上所述, 卢梭的政治哲学理论植根于对人类社会? 自然状态?的美好构想, 卢梭关于个人自由的理论以不依赖于他人意志的? 自然自由?为基础卢梭的政治构想是试图在社会制度的构建中找回个人在自然状态下曾经拥有 过的孤立的自由, 使个人依赖于法律, 而不是依赖于他人在论证过程中, 卢梭引入了? 公意?这一概念, 将其理解为全体人在缔结社会公约的瞬间所形成的? 共同意志? 公意?的确立, 保护和维持了公正的社会秩序和? 公共利 益?, 在? 公意?的指导下人们得以摆脱? 自然危机?同时, 人们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获得了不同于? 自然自由?的一种新的自由, 这就是? 道德的自由?也就是说, 个人意志对公意的服从 ??? 卢梭认为这就是个人意志的体 现?? ? 使人们在社会制度中获得了新的自由二、 伯林对卢梭自由思想的批判? 在整个现代思想史上, 卢梭是自由最阴险和最可怕的一个敌人?, 这是以赛亚?伯林在?自由及其背叛?一书中对卢梭的评价在此书的行文中, 伯林对卢梭还有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论述, 说卢梭? 就像一位发了疯的数学家 ??他的答案具有疯人通常具有的那种简单和精神错乱?, 等等。

      这 些极其激愤的言辞, 从一个严谨的思想史作家的口中说出来, 足可见伯林对于卢梭的自由理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所持的深恶痛绝的态度在伯林看来, 卢梭的政治哲学所发展出的关于个人自由的理论, 成为了日后像罗伯斯 庇尔、 希特勒、 墨索里尼等西方独裁者用来为自己的专制辩护的理论武器简言之, 在伯林看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