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七年级3月学习检测数学试卷(带解析).docx
12页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七年级3月学习检测数学试卷(带解析)考试范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对的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阐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与∠1是内错角 B. ∠2与∠A是内错角C. ∠A与∠B是同旁内角 D. ∠A与∠3是同位角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本来的方向上平行迈进,那么这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 第一次向右拐40º, 第二次向左拐140ºB. 第一次向左拐40º, 第二次向右拐40ºC. 第一次向左拐40º, 第二次向左拐140ºD. 第一次向右拐40º, 第二次向右拐40°3.已知{x=1y=−1是方程2x−ay=3的一种解,那么a的值是 ( )A. 1 B. 3 C. -3 D. -14.将方程3x−4y=5变形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达y为 ( )A. y=3x−54 B. y=3x+54 C. y=−3x+54 D. y=−3x−545.(m2)3等于( )A. m5 B. m6 C. m8 D. m96.若(9m+1)2=316,则正整数m的值为( )A. 2 B. 3 C. 4 D. 57.若2am+5b3n与-4a2nb2-4m是同类项,则m2-n2的值等于:( )A. -2 B. 9 C. -3 D. 48.将一条两边沿互相平行的纸带按如图折叠.设∠1=xO,则∠α的度数为: ( )A. 90O−x B. x C. 180O−2x D. 90O−12x9.甲、乙两根绳共长17米,如果甲绳减去它的,乙绳增长1米,两根绳长相等,若设甲绳长x米,乙绳长y米,则方程组是( )A. {x+y=17x−15x=y+1 B. {x+y=17x+15=y−1 C. {x+y=17x−15=y+1 D. {x+y=17x−15x=y−110.若m2+m−1=0,则m3+2m2+的值为( )A. B. C. D. ﻬ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阐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1.计算:(2a)3=___________.12.如图,已知直线AB∥CD,∠GEB的平分线EF交CD于点F,∠1=42°,则∠2=_______.13.方程组{x=y+5①2x−y=7 ②的解满足方程x+y+a=0,那么 a的值是________.14.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一对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15.一种立方体棱长为3×104厘米,则其表面积(成果用科学记数法表达)为________16.已知x,y在数轴上表达的两个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且y是x的2倍,则x+y的值是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17.解下列方程组:(1){3x=5y2x-3y=1 (2){x-10.5+y-10.2=2x+y=218.计算:(1)x3•(-x)4; (2)(m2)3•m4(3)−m(−m)2−(−m)·m2 (4)(-2x)2(x2-12x+2)19.如图,方格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1)若方格的边长为1,则小鱼的面积为 ;(2)画出小鱼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不规定写作图环节和过程)20.先化简,再求值.3x2(2y−x)−3y(2x2+y),其中x=23,y=−13.21.在解有关x,y的方程组{ax+by=2cx−7y=8时,教师告诉同窗们对的的解是{x=3y=−2,粗心的小勇由于看错了系数c,因而得到的解为{x=−2y=2,试求abc的值.22.如图,台球运动中,如果母球P击中边点A,经桌边反弹后击中相邻的另一桌边的点B,两次反弹.(1)若∠PAD=32度,求∠PAB的度数;(2)母球P通过的路线BC与PA一定平行吗?请阐明理由.23.已知甲、乙两辆汽车同步、同方向从同一地点A出发行驶.(1)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甲车走了90千米后立即返回与乙车相遇,相遇时乙车走了1小时.求甲、乙两车的速度;(2)假设甲、乙每辆车最多只能带200升汽油,每升汽油可以行驶10千米,途中不能再加油,但两车可以互相借用对方的油,若两车都必须沿原路返回到出发点A,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甲车尽量地远离出发点A,并求出甲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参照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线八角的鉴定定理可知:∠2与∠A既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旁内角.2.B【解析】试题分析: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本来相似,阐明两次拐弯后的方向是平行的.对题中的四个选项提供的条件,运用平行线的鉴定进行判断,能鉴定两直线平行者即为对的答案.A、如图1:∵∠1=40°,∠2=140°,∴AB与CD不平行;故本选项错误;B、如图2:∵∠1=40°,∠2=40°,∴∠1=∠2,∴AB与CD平行;故本选项对的;C、如图3:∵∠1=40°,∠2=140°,∴∠1≠∠2,∴AB不平行CD;故本选项错误;D、如图4:∠1=40°,∠2=40°,∴∠3=140°,∴∠1≠∠3,∴AB与CD不平行;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本题考察了平行线的鉴定点评:注意要想两次拐弯后,仍在本来的方向上平行迈进,则拐的方向应相反,角度应相等.解题的核心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3.A【解析】将{x=1,y=−1代入方程2x-ay=3中,得2×1-a×(-1)=3,解得a=1.4.A【解析】试题分析:一方面进行移项可得:4y=3x-5,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两边同步除以4可得:y=3x-54.5.B【解析】试题分析:幂的乘措施则为: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原式=m2×3=m6.6.B【解析】试题分析:一方面根据题意可得:(32m+2)2=34m+4=316,则4m+4=16,解得:m=3.7.C【解析】试题分析:同类项是指所含的字母相似,且相似字母的指数也相似的单项式.根据题意可得:m+5=2n3n=2-4m,解得:m=-1n=2,则m2-n2=-12-22=1-4=-3.8.D【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1=x,根据题意可得:∠2+2∠α=180°,则∠α=90°-12∠2=90°-12x.9.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存在的两个等量关系为:甲绳的长度+乙绳的长度=17,甲绳的长度-甲绳长度的15=乙绳的长度+1,然后将x和y代入等式中列出方程组.点睛:本题重要考察的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在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时,我们必须要根据题意得出两个等量关系,用文字进行表述出来,然后将所设的未知数代入文字体现式中列出方程.在解决应用题时,写出文字等量关系是前提条件,同窗们要可以根据题意写出关系式,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方程我们都可以进行解答.1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m2=1-m,两边同乘以m可得:m3=m-m2,则原式=m-m2+2m2+=m+m2+=1+=.点睛:本题重要考察的就是运用降幂的思想来进行整体代入求代数式的值.在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核心就是要将三次幂进行降幂,降幂的措施有诸多种,可以将原式的两边同步乘以m得出三次幂,也可以将三次幂拆提成m·m2,不用将原式进行化简,两种措施都可以采用.有的题目中还会浮现m+1m或m-1m的状况,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将原式的两边同步除以m得出答案,也可以将所求的式子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整体代入进行计算.11.8a3【解析】解:12.15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GEB=∠1=4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FEB=42°÷2=2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2=180°-21°=159°.13.1【解析】试题分析:将①代入②可得:2(y+5)-y=7,解得:y=-3,将y=-3代入①可得:x=2,则x+y+a=2-3+a=0,则a=1.14.垂直【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根据AB∥CD可得:∠BMN+∠MND=18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NMO=12∠BMN,∠MNO=12∠MND,则∠NMO+∠MNO=12(∠BMN+∠MND)=90°,则∠MON=90°,即两条角平分线互相垂直.点睛:本题注意考察的就是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根据题意将图形画出来,然后根据性质来进行解答.同窗们在解答几何问题的时候,特别是没有图形的几何题时,一定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在画图形的时候还要考虑与否有不同的状况,例如“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两角之间的关系”,在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画图就会浮现两种不同的状况,因此同窗们一定要有根据题意画图的能力.15.5.4×10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面积的计算法则可得:S=6×(3×104)2=6×9×108=54×108=5.4×109.16.±1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状况进行讨论:①、设x表达的数为m,则y所示的数为m+4,则m+4=2m,解得:m=4,则x=4,y=8,x+y=4+8=12;②、设x表达的数为m,则y所示的数为m-4,则m-4=2m,解得:m=-4,则x=-4,y=-8,x+y=-4-8=-12.综上所述,x+y的值为12或-12.点睛:本题重要考察的就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关系,解决本题我们必须要分清晰两种状况,即x和y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列出方程,从而求出x和y的值得出答案.同窗们在解答数轴的题目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符号的问题,在求两点之间的距离时,一定要添加上绝对值的符号,否则就会浮现漏解的现象.17.(1){x=5y=3;(2){x=13y=53【解析】试题分析:(1)、将①式进行化简,然后运用代入消元的措施求出方程组的解;(2)、一方面将分母去掉,转化成整数的方程,然后运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试题解析:(1)、将①化简得:x=53y ③;将③代入②可得:103y-3y=1 解得:y=3将y=3代入③可得:x=5 ∴方程组的解为:x=5y=3(2)、将①化简得:2(x-1)+5(y-1)=2,整顿得:2x+5y=9 ③③-②×2得:y=53 将y=53代入②得:x=13 ∴方程组的解为:x=13y=5318.(1)x7;(2)m10;(3)0;(4)4x4−2x3+8x2【解析】试题分析:(1)、一方面转化成同底数,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答案;(2)、一方面根据幂的乘措施则,然后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答案;(3)、一方面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合并同类项计算;(4)、一方面根据幂的乘措施则求出幂的乘方,然后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试题解析:(1)、原式=x3·x4=x7(2)、原式=m6·m4=m10(3)、原式=-m·m2+m·m2=-m3+m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