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堂教学生活化拓展探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86519548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堂教学生活化拓展探析    向诚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是新课改的要求,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从新课导入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等方面对课堂生活化的途径与方法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关键词】新课导入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G622A1674-4810(2011)09-0082-02在不久前,本人听了一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上册《你有勇气说吗》与传统思品课堂的沉闷和单调相比,这是一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思品课,最重要的是它实实在在地回归了生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基于此本人受到以下启发一新课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在《你有勇气说吗》一课中,老师在上课前先给学生看一个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呈现的是一个和小学生生活极为贴近的场景,讲的是在一次语文课上一个孩子顺手把玩具塞进同桌女孩的抽屉,玩具“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老师发现了,问她原因,女孩却不敢说,只是一个人躲在窗边偷偷哭泣这个时候教师问学生如果他们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去做,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纷纷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告诉学生们事情的结果:是她把真相告诉了老师,并且事情得到了公正的处理,后来她也变成了活泼开朗的孩子,成为了一名教师并且就在课堂上学生们自然而然想到了这个小女孩就是老师,并且也明白了她快乐的秘诀就是有勇气说在新课导入中教师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生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使得课堂在一开始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整堂课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展开了二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调动学生积极性传统的思品课之所以枯燥无味,一方面是因为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仍然习惯于“满堂灌”,学生也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教授教学内容,还能够极大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堂课中,新课导入后,教师就以聊天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课余参加很多兴趣班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大声地和父母说出来,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都大胆地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在说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有学生就被家长逼着上兴趣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而另一些学生则用较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地给予引导,比如对于委婉提出意见的学生,她会说:“我想如果我是你的父母一定会接受你的看法其他学生便由此领悟到不仅要勇于说还得讲究语气和用词,这样在这种轻松的聊天式的氛围中学生知道了要勇于说,还知道了如何勇于说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他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而主张引导学生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他的观点时至今日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教授的内容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要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教师在课堂中应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上来,使学生身临其境,这不但能加强学生的感知,更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这堂思品课中,教师正是由于巧妙地设置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才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整堂课的学习效果得到了保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呈现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场景,例如有人在公共场合抽烟;有的学生疲于应付各种兴趣班;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然后教师让学生来说说如果他们遇到这些情况会如何做,很多学生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参与讨论,这不仅使他们了解到了“勇于说”的必要性,还得出了“勇于说,可以维护合法权益;勇于说,可以促进社会社会和谐……”的结论,帮助他们形成了责任和权利意识,这样便在人性化的教育氛围中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勇于说”的作用四教学活动生活化,内化学生日常行为传统思品课课堂里“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很严重,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内容大多不贴近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无法内化为学生行为并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这使得思品课成了纯粹的“走过场”和“摆设”新课改后思品教材内容做了很大的调整,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但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便是如何使教学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使思品课不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在看的基础上多想、多做,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思品课教学活动也成为他们反复体验的过程。

      在《你有勇气说吗》这堂课里教师让学生把平时想对某个老师说的话勇敢地说出来有一位学生羞红了脸站起来小声说:“我想对我的班主任L老师说:‘谢谢您平时对我耐心的教导’”说完马上坐下了,而他的班主任正好坐在教室后面听课,任课老师便鼓励他走到L老师面前把刚刚说的话大声说给她听,这个学生在大家的鼓励下走到班主任面前大声说出了刚才的话,班主任也微笑着给出了回应:“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随后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堂课教师灵活运用课堂资源,使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亲身的实践中积极体验,从而促使其行为内化,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总之,在这堂品德与社会课中,我体悟到的是这位教师已经把“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深深植根到自己的课堂,使得思品课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落实到学生的行为实践中,这些既契合于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真正地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参考文献[1]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2]高志刚.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J].沈阳:辽宁教育,2003(01):69~7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