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
30页陈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06—2020 年)陈集镇人民政府0—0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 规划编制背景 1第一节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1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2第四节 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4第二章 规划编制过程 6第一节 规划编制遵循的原则 6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简要过程 7第三节 规划编制的主要成果 9第三章 基础资料与数据 9第一节 基础资料来源 9第二节 基础数据来源 10第三节 规划基数转换 11第四章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2第一节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12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6第三节 基本农田调整分析 18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9第五节 生态用地保护安排 20第六节 土地整治安排 21第七节 土地用途管制分区 22第八节 村级主要控制指标 24第九节 规划实施措施制定 25第十节 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26#第一章 规划编制背景第一节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一、自然概况陈集镇地处仪征市北部中后山区, 江淮分水岭上, 位于苏皖两省 交界处,全镇土地总面积 8154.93 公顷,占仪征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9.05%。
陈集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四 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2C,年平均日照数为2160小时, 年平均降雨量为 1014毫米,无霜期 22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地面标高一般在 30 米 —40 米(黄海高程系)左右,呈较典型的缓岗 丘陵地貌特征,岗缓而宽阔,冲大而平坦二、社会经济概况陈集镇处于仪征市区北部, 2005 年末,全镇总人口 38377 人,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3.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902元/人陈 集镇是仪征北部地区金融财税中心、司法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 商业贸易中心、医药卫生中心、交通邮电中心和菜鹅基地近年来, 陈集镇围绕富民强镇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技推动、外向牵动、规模 拉动三大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化、市场专业化、农 村城镇化2005年全镇实现GDP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1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9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1.26亿元,三次 产业结构比为 16.2:50.7:33.1实现农业总产值 1.4 亿元,实现工 业总产值 6.4亿元,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 1.5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 入 187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451 元。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005 年陈集镇土地总面积为 8154.93公 顷具体土地利用结构如下:(一)农用地结构 2005 年末全镇农用地面积为 6662.04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81.69%其中耕地 5032.3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1.71%;园地 88.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09%;林地 88.96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09%;其他农用地 1452.2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81%二)建设用地结构 2005 年末全镇建设用地面积为 1431.75公 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56%其中城乡建设用地 1086.62 公顷,占土 地总面积的 13.32%;交通水利用地 321.7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95%;其他建设用地 23.3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29%三)其他土地结构2005 年末全镇其他土地面积为 61.14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0.75%其中水域 37.3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46%; 自然保留地 23.8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29%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情况一、主要指标执行情况(一)建设占用耕地指标。
上轮规划确定全镇规划期间的新增建 设占用耕地指标为 42.81公顷1997—2005 年全镇已使用建设占用耕 地指标 72.84 公顷二)补充耕地指标 上轮规划确定全镇规划期间的土地整治补 充耕地指标为 219.22公顷,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 78.60 公顷,土地 复垦补充耕地 59.20 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 81.42 公顷 1997— 2005 年全镇已完成补充耕地 160.40 公顷三)耕地保有量指标上轮规划确定全镇 2010 年的耕地保有 量为 5139.47公顷 2005年末全镇实际耕地面积 5032.36公顷四) 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上轮规划确定全镇规划期间的基本农 田保护指标为 5139.47公顷2005 年仪征市核定陈集镇基本农田实际 保护面积为 5360.88 公顷,完成了仪征市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五)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上轮规划确定全镇规划期间新增建设 用地面积为 43.60 公顷1997—2005 年全镇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 68.80 公顷二、规划实施主要成效《陈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2010 年)》经批准实施以来, 全镇严格落实各项规划措施,规划实施成效显著:(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规划实施期间,全镇 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和逐级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有效实施了对耕 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二)建设用地合理需求得到科学保障规划实施期间,全镇按 照有保有控的原则配置各项建设用地, 城镇工矿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用 地得到优化配置,各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得到优先安 排,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提高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三)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有力地稳定了区域生 态系统; 生态脆弱地区得到有效保护和建设, 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得 到控制三、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一)建设用地供需空间不匹配 上轮规划对建设用地布局的预 见性不足, 部分基础设施项目选址具有不确定性, 致使规划实施中建 设用地规划位置与实际用地位置不相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加大了规划 建设用地供给与实际用地需求在空间布局上的矛盾二)规划编制与实施弹性不足 上轮规划方案过于强调对耕地 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实施刚性管理, 未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和城 乡建设用地布局的弹性机制, 各类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通道 预留也不够充分, 致使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缺乏适应性, 影 响了规划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规划公众参与力度不高上轮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社 会公众参与规划方案制定和规划实施监督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公众参 与主要集中在规划调整专家论证和听证上, 重点只是解决局部用地矛 盾问题, 而不是从全局的角度审视规划的协调性, 规划的社会认知度 不高,公众参与的作用没有真正显现出来第四节 规划修编的必要性一、适应用地格局调整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 城镇和新农村等各项城乡建设将 大力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 进一步加大,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也将面临新的形势, 各类用地 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特别是陈集镇总体规划、 陈集工业园区规划、 陈集镇旅游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陆续实施, 上轮规划越来越不适应形 势发展的需要, 迫切需要进行规划修编, 以保障和优化科学发展的各 类用地空间布局二、适应规划目标调整的需要新一轮规划确立了保护资源、 保障发展、 保育生态的多元化规划 目标上轮规划由于规划目标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时期工业化、城 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急需建立全新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 形成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相结合的规划指标体系 规划目标发生 了调整,必须进行规划修编,以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任务。
三、适应规划内容调整的需要与上轮规划相比, 新一轮规划在耕地保护理念上由数量、 质量保 护向数量、 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 土地用途分区类型和管制规则 有所调整,扩充了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等建设用地空间 管制内容,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村镇建设控制、 基本农田整备等纳入了土地综合整治的范畴规划内容发生了调整, 必须进行规划修编,以适应规划实施管理的需要第二章 规划编制过程第一节 规划编制遵循的原则根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的要求,本轮规划 编制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依法编制规划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和《江 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二)上下结合规划编制注重与上级规划的反馈和衔接,规划 目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土地用途分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土地 综合整治安排等规划内容应在反复协调的基础上确定, 符合上级规划 的要求三)因地制宜规划编制注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规 划方案和实施措施,解决陈集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相互协调。
规划编制应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城镇、村 庄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相衔接五)公众参与规划编制中,应组织有关部门、干部和群众积 极参与规划方案的制定, 就土地利用决策及相关问题, 广泛听取社会 公众意见六)注重实施规划编制应切实可行,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预期效果,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简要过程一、前期准备工作阶段(一)组织准备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政府有关部门 的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 并组建规划修编办公室, 制定规划编制工 作方案, 落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 选定江苏苏地源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有限公司为技术协作单位二)技术准备主要收集了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人口和经济 社会发展状况等基础资料及有关土地利用的行业、 部门规划资料, 并 召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二、规划调查研究阶段(一)基本农田保护调查主要调查了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结 构、分布以及基本农田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和补划情况二)建设用地需求调查 按行业对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进行了调查三)土地生态环境调查 主要调查了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建设和保护的重点与方向。
四)土地整治潜力调查 重点调查了规划期间可增加农用地的 潜力,尤其是增加耕地的潜力三、确定规划目标阶段(一)确定总体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远景规划,明确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据此确定全镇基于保护资源、 保障发展和保育生态的土地利用总体目标二) 明确调控目标 根据仪征市下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确定 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调控目标四、拟定规划方案阶段根据仪征市的规划要求和陈集镇的规划目标, 针对耕地和基本农 田保护、城乡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用地 空间管制、土地用途分区、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从不同侧重点拟定 多个规划备选方案,列出推荐方案,并通过对比、分析、评价,形成 全镇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总体方案五、编制规划成果阶段 根据陈集镇的各项土地利用目标,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规模结构, 优化土地利用总体空间格局, 完善土 地用途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则,落实重点建设项目数量及用地规 模,深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并编绘规划成果图件,形成规划初步成 果六、规划论证协调阶段在规划修编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 对规划初步成果广泛征求了 镇内各部门、各村委会的意见,通过反馈意见的分析和汇总,对规划 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