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及答案.docx
46页备考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及精品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主张高校课程内容应是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A2、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答案】 A3、我国汉唐盛世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学府被认为属于( )A.真正的大学B.单一的学术研究机构C.单一的教学机构D.杰出的古代学术中心和教育机构【答案】 D4、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A.中级人地B.中级专门人才C.高级人才D.高级专门人才【答案】 D5、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B.强化专业教育C.提高审美情趣D.提高人文素养【答案】 B6、班级授课制最先是由教育家( )在其《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A.赫钦斯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答案】 C7、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对学生的需要作出敏感反应( )A.讲授法B.讨论法C.多媒体教学法D.案例教学法【答案】 B8、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实施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 B9、我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调控力度的方式是( )A.间接调控B.宏观调控C.间接的和宏观的调控D.直接调控【答案】 C10、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自学指导法D.演示法【答案】 C11、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的B.重点和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答案】 D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答案】 A13、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北京大学D.燕京大学【答案】 A14、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答案】 A15、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A.教育性B.组织性C.合法性D.自主性【答案】 C16、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的是( )A.思维力B.学习目标C.记忆力D.兴趣【答案】 B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 )。
A.质的研究B.院校研究C.行动研究D.叙事研究【答案】 B18、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实施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 B19、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 )A.苏格拉底B.费希特C.洪堡D.范海斯【答案】 B20、高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 )A.教育性B.规范性C.职业性D.指令性【答案】 C21、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倡导阅读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弥补受教育者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这种思潮反映了高校课改的( )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答案】 C22、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西欧D.古希腊【答案】 C23、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 )A.苏格拉底B.费希特C.洪堡D.范海斯【答案】 B24、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大众化和普及化B.民主化和终身化C.国际化和全球化D.上述三种趋势【答案】 D25、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和调整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文化因素B.科技因素C.教育因素D.经济因素【答案】 D26、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A.激励教师勤奋工作B.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C.提升教师学历D.提高教师待遇【答案】 A27、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答案】 D28、对部分品学兼优或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实行免试录取的招生制度是指( )A.保送生制度B.定向生制度C.委培生制度D.自费生制度【答案】 A29、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 D30、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描述是( )A.专科教育B.本科教育C.研究生教育D.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答案】 D3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答案】 C32、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指( )。
A.高等教育行政管理B.高等教育内部管理C.高等教育民主管理D.高等教育结构管理【答案】 A33、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 )A.文学博士学位B.医学博士学位C.理学博士学位D.哲学博士学位【答案】 D34、( )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A.巴班斯基B.布卢姆C.泰勒D.施瓦布【答案】 A35、大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首要特征是( )A.专业性B.学术性C.多学科性D.严密性【答案】 B36、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 )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答案】 A37、根据专业学科的二级学科,按水平层次划分为若干类,再根据不同学科点的现状、发展趋势配置不同数量的高、中、初各级岗位这种方法属于( )A.学科法B.任务法C.结构法D.整体法【答案】 A38、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角色多样性B.工作神圣性C.劳动创造性D.成效即时性【答案】 D39、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
A.贝克尔B.范海斯C.丹尼森D.舒尔茨【答案】 D40、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答案】 C41、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不包括( )A.专科教育B.本科教育C.研究生教育D.博士后教育【答案】 D42、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 )A.学术性B.模糊性C.二元性D.复杂性【答案】 B43、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答案】 C44、关于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差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学年制重过程管理,学分制重目标管理B.学年制的教学计划较为固定,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C.学年制强调共同性,学分制强调个体性D.学年制采用导师制,学分制则采用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答案】 D45、( )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A.专才教育B.通才教育C.自由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 B4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 )。
A.起点平等B.过程平等C.资源均分D.结果平等【答案】 C47、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首要问题是( )A.办学定位B.战略制定C.大学使命D.大学精神【答案】 A4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 D49、个别教学制的不足之处是( )A.不利于因材施教B.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