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工程规划第2章城市给水工程规划.ppt
44页第第2 2章章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概述概述•城市总用水量的估算城市总用水量的估算•水源选择和水源保护水源选择和水源保护•净水工程规划净水工程规划•给水管网的布置给水管网的布置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2.1 2.1 概概 述述•城市给水工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城市给水工程的三个组成部分:(1)(1)取水工程:取水工程:包括选择水源和取水地点,建造适直的取包括选择水源和取水地点,建造适直的取水构筑物,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城市有足够的用水量水构筑物,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城市有足够的用水量2)(2)净水工程:净水工程:建造给水处理构筑物,对天然水质进行处建造给水处理构筑物,对天然水质进行处理,以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或工业生产用水水质理,以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或工业生产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标准要求3)(3)输配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将足够的水量输送和分配到各用水地点,将足够的水量输送和分配到各用水地点,并保证水压和水质为此需敷设输水管道、配水管网并保证水压和水质为此需敷设输水管道、配水管网和建造泵站以及水塔、水池等调节构筑物。
和建造泵站以及水塔、水池等调节构筑物 •输水管道和城市管网投资占给水工程总投资的输水管道和城市管网投资占给水工程总投资的50%~80%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取水工程取水工程 净水工程净水工程 输配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图图2-1 城市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给水系统示意图城市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给水系统示意图 二、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二、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城市给水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城市给水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1)(1)统一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按生活用水水质标准统一供应按生活用水水质标准统一供应2)(2)分质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通过不同净水设施和管网分不同水质通过不同净水设施和管网分不同水质供给 (3)(3)分压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采用并联和串联方式分不同水压供给采用并联和串联方式分不同水压供给 图图2-2 分质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 图图2-3 分压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 二、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二、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城市给水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城市给水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4)(4)分区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将整个系统分成几个区,各区适当联将整个系统分成几个区,各区适当联系,有单独的泵站、管网、水塔和服务区域。
系,有单独的泵站、管网、水塔和服务区域 图图2-4 分区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 二、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二、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城市给水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城市给水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5)(5)重复使用给水系统:重复使用给水系统:工业企业排出的生产废水重复工业企业排出的生产废水重复使用 (6)(6)循环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工业废工业废水不排入水体,处理后循环水不排入水体,处理后循环使用;使用; 图图2-5 重复使用给水系统重复使用给水系统 图图2-6 循环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二、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二、城市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城市给水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城市给水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 (7)(7)多水源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提高城市用提高城市用水保证率,或某一个水源不能满水保证率,或某一个水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时采用。
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时采用8)(8)区域给水系统:区域给水系统:统一从上游取统一从上游取水,净化后用输、配管道送给沿水,净化后用输、配管道送给沿河诸多城市使用河诸多城市使用 图图2-7 多水源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 •明确规划任务的内容、范围明确规划任务的内容、范围•搜集调查基础资料和现场踏勘搜集调查基础资料和现场踏勘•撰写给水工程规划说明书,绘制城市给水系统撰写给水工程规划说明书,绘制城市给水系统规划图纸规划图纸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步骤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步骤一、城市用水分类一、城市用水分类•城市用水的分类城市用水的分类(1)(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居住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工业企业职包括居住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饮用水、淋浴用水及全市性公共建筑用水等工生活饮用水、淋浴用水及全市性公共建筑用水等 (2)(2)生产用水:生产用水:包括冷却用水,生产蒸汽和用于冷凝的用包括冷却用水,生产蒸汽和用于冷凝的用水,生产过程用水,食品工业加工食品用水;交通运输水,生产过程用水,食品工业加工食品用水;交通运输用水等。
用水等3)(3)市政用水:市政用水:包括街道洒水和绿化浇水等包括街道洒水和绿化浇水等 (4)(4)消防用水消防用水:一般从街道上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取水一般从街道上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取水 (5)(5)其他用水其他用水(水厂自用、管网漏损、未预见)(水厂自用、管网漏损、未预见)2.2 2.2 城市总用水量的估算城市总用水量的估算二、用水量指标二、用水量指标(一)用水量指标的概念(一)用水量指标的概念–是指城市规划期内不同供水对象单位人口、单是指城市规划期内不同供水对象单位人口、单位用地面积或单位产值、单位产品等所采用的位用地面积或单位产值、单位产品等所采用的用水量定额,它是给水工程规划设计中的一项用水量定额,它是给水工程规划设计中的一项基本数据基本数据二、用水量指标二、用水量指标(二)用水量指标包括:(二)用水量指标包括:–单位人口用水量指标单位人口用水量指标 (1)(1)万人综合用水指标万人综合用水指标 (2)(2)人均指标: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和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人均指标: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和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单位面积用水量指标单位面积用水量指标(1)(1)城市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城市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 (2)(2)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 (3)(3)城市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城市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 (4)(4)城市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城市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单位产品、单位设备、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单位产品、单位设备、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消防用水量指标消防用水量指标–未预见用水量估算未预见用水量估算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一)城市总体规划用水量预测方法(一)城市总体规划用水量预测方法–人均综合指标法人均综合指标法–单位用地指标法单位用地指标法–年递增率法年递增率法–分类求和法分类求和法–规划估算法规划估算法(1)(1)生活用水量估算生活用水量估算(2)(2)工业生产用水量估算工业生产用水量估算(3)(3)市政用水量估算((市政用水量估算((1+21+2))* * 5%5%~10%10%))(4)(4)公共建筑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 (((1+21+2))* * 10%10%~15%)15%)(5)(5)未预见水量未预见水量( (((1+2+3+41+2+3+4))* * 10%10%~20%)20%)(6)(6)自来水厂用水量自来水厂用水量( (((1+2+3+4+51+2+3+4+5))* * 5%5%~10%)10%)(7)(7)城市总用水量则为(城市总用水量则为(1 1))~((6 6)六项之和。
六项之和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二)城市详细规划中用水量计算(二)城市详细规划中用水量计算 • 用水量变化的表示用水量变化的表示 ((1 1)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变化系数 1) 1) 日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K Kd d 一般日变化系数一般日变化系数K Kd d 为为1.1 ~~1.5 2) 2) 时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K Kh h 一般日变化系数一般日变化系数K Kd d 为为1.3 ~~1.6 ((2 2)用水量变化曲线)用水量变化曲线 表示一天表示一天2424小时的变化情况小时的变化情况 • 用水量计算用水量计算 (1)(1)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Q Qd d:用水量最多:用水量最多 一年内,用水量最多一天的用一年内,用水量最多一天的用 水量m m3 3/d/d (2) (2)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 Qd d/24/24,, m m3 3/h/h (3) (3)平均日用水量平均日用水量Q Qadad:用水量最:用水量最 多一年内平均每天的用水量。
多一年内平均每天的用水量 (4)(4)最高时用水量最高时用水量Q Qh h:用水量最多:用水量最多 一年内,用水量最多一年内,用水量最多 一天中,一天中, 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的用水量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的用水量 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三、城市用水量预测• 城市详细规划中用水量计算城市详细规划中用水量计算 图图2-8 城市用水量时变化曲线城市用水量时变化曲线 一、水源选择一、水源选择2.3 2.3 水源选择和水源保护水源选择和水源保护地下水地下水 地表水地表水 承压水承压水 潜水潜水 上层滞水上层滞水 海水海水 水库水水库水 江河水江河水 湖泊水湖泊水 城市给水水源分为城市给水水源分为 (一)城市给水水源分类(一)城市给水水源分类 一、水源选择一、水源选择(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 1.1.给水水源应有给水水源应有足够的可用水量足够的可用水量 ((1 1)地表水源)地表水源 当采用地表水源时,河流的最枯流量按设计枯水当采用地表水源时,河流的最枯流量按设计枯水 流量保证率为流量保证率为90%90%~97%97%考虑。
考虑 ((2 2)地下水源)地下水源 当采用地下水源时,应进行地下水储量计算当采用地下水源时,应进行地下水储量计算 地下水储量分为天然储量和调节水量地下水储量分为天然储量和调节水量 天然储量包括静储量和动储量天然储量包括静储量和动储量一、水源选择一、水源选择(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续)(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续) 2.2.给水水源给水水源水质良好水质良好•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两级: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两级: 一级水源一级水源: :水质良好水质良好 二级水源二级水源: : 水质受到轻度污染水质受到轻度污染 •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饮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饮用水水源若限于条件需要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用水水源若限于条件需要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GB5749-85GB5749-85规定,并取得省、市、自治区卫生厅规定,并取得省、市、自治区卫生厅( (局局) )及主管部门及主管部门批准 •工业企业用水应符合现行工业企业用水应符合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有关要求。
有关要求 一、水源选择一、水源选择(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续)(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续) 3.3.供水供水安全1)(1)选用选用地表水源地表水源位置时,水源地应位于水体功能区划规位置时,水源地应位于水体功能区划规定的取水地段或水质符合相应标准的河段,饮水水源定的取水地段或水质符合相应标准的河段,饮水水源地应设选在城市和工业区的上游选用地应设选在城市和工业区的上游选用地下水源地下水源时,时,水源地应设在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水源地应设在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2)(2)当城市有多个水源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立当城市有多个水源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立几个几个水源水源,应尽量取用具有,应尽量取用具有良好水质良好水质的水源3)(3)布局要紧凑布局要紧凑4)(4)注意在解决当前和近期供水问题的同时,还应考虑如注意在解决当前和近期供水问题的同时,还应考虑如何满足何满足远期远期对水量、水质的要求对水量、水质的要求 一、水源选择一、水源选择(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续)(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续) 3.3.供水供水安全5)(5)取水、输水设施设置方便,施工、运转、管理、取水、输水设施设置方便,施工、运转、管理、维护维护安全经济安全经济。
(6)(6)给水取水构筑物应设在河岸及河床稳定的地段,给水取水构筑物应设在河岸及河床稳定的地段,并避开易于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区并避开易于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区及洪水淹没和低洼内涝地区及洪水淹没和低洼内涝地区 (7)(7)为了保证安全供水,大中城市应考虑多水源分区为了保证安全供水,大中城市应考虑多水源分区供水;小城市也应有远期备用水源无多水源时,供水;小城市也应有远期备用水源无多水源时,结合远期发展,应设结合远期发展,应设两个以上的取水口两个以上的取水口 二、取水工程设施二、取水工程设施(一)(一)地下水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的位置选择1.1.取水点要求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应设于补给条件取水点要求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应设于补给条件好、渗透性强、卫生环境良好的地段好、渗透性强、卫生环境良好的地段 2.2.取水点的布置与给水系统的总体布局相统一,力求取水点的布置与给水系统的总体布局相统一,力求降低取、输水电耗和取水井及输水管的造价降低取、输水电耗和取水井及输水管的造价 3.3.取水点有良好的水文、工程地质、卫生防护条件,取水点有良好的水文、工程地质、卫生防护条件,以便于开发、施工和管理。
以便于开发、施工和管理 4.4.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上游,取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上游,取水井尽可能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布置水井尽可能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布置 5.5.尽可能靠近主要的用水地区尽可能靠近主要的用水地区二、取水工程设施二、取水工程设施(二)(二)地表水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1.1.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市和工业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市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避开河流中回流区和死水区的上游清洁河段,避开河流中回流区和死水区Ø潮汐河道取水口应避免海水倒灌的影响;潮汐河道取水口应避免海水倒灌的影响;Ø水库的取水口应在水库淤积范围以外,靠近大坝;水库的取水口应在水库淤积范围以外,靠近大坝;Ø湖泊取水口应选在近湖泊出口处,离开支流汇入口,且湖泊取水口应选在近湖泊出口处,离开支流汇入口,且须避开藻类集中滋生区;须避开藻类集中滋生区;Ø海水取水口应设在海湾内风浪较小的地区,注意防止风海水取水口应设在海湾内风浪较小的地区,注意防止风浪和泥沙淤积浪和泥沙淤积 二、取水工程设施二、取水工程设施(二)(二)地表水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续)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续)2.2.具有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靠近主流主流,有,有足够的水源足够的水源,,水深一般不小于水深一般不小于2.52.5~3.0m3.0m。
Ø弯曲河段上,宜设在河流的凹岸,避开凹岸主流的顶弯曲河段上,宜设在河流的凹岸,避开凹岸主流的顶冲点;冲点;Ø顺直的河段上,宜设在河床稳定、水深流急、主流靠顺直的河段上,宜设在河床稳定、水深流急、主流靠岸的窄河段处岸的窄河段处Ø取水口取水口不宜不宜放在放在入海的河口地段入海的河口地段和和支流与主流的汇入支流与主流的汇入口处口处二、取水工程设施二、取水工程设施(二)(二)地表水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续)选择(续)3.3.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Ø取水构筑物应建造在地质条件好、承载力大的地基取水构筑物应建造在地质条件好、承载力大的地基上Ø避开断层、滑坡、冲积层、流沙、风化严重和岩溶避开断层、滑坡、冲积层、流沙、风化严重和岩溶发育地段发育地段Ø考虑施工时的交通运输和施工场地条件考虑施工时的交通运输和施工场地条件二、取水工程设施二、取水工程设施(二)(二)地表水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续)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续)4.4.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与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相适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与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相适应,全面考虑整个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布置。
应尽应,全面考虑整个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布置应尽可能靠近主要用水地区,以减少投资输水管的敷可能靠近主要用水地区,以减少投资输水管的敷设应尽量减少穿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设应尽量减少穿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 5.5.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取水构筑物不应妨碍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取水构筑物不应妨碍航运和排洪,并且符合灌溉、水力发电、航运、排航运和排洪,并且符合灌溉、水力发电、航运、排洪、河湖整治等部门的要求洪、河湖整治等部门的要求 6.6.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100年一遇频率定年一遇频率定三、水源保护三、水源保护(一)(一)地面水源地面水源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1.1.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应靠船只、游泳和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2.2.取水点上游取水点上游1000m1000m至下游至下游100m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人工的水域内,不得排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置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或装卸垃圾、渣,不得设置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并不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并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三、水源保护三、水源保护(一)(一)地面水源地面水源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续)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续)3.3.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m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污水时应符合有关要求,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污水时应符合有关要求,以保证取水点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以保证取水点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 4.4.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10m范围内不得设立生活居住区和范围内不得设立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充分绿化并充分绿化 5.5.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外围不小于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外围不小于10m10m范范围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区相同。
围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区相同28三、水源保护三、水源保护(二)(二)地下水源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1.1.取水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取水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确定,其防护措构筑物的形式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确定,其防护措施应按地面水厂生产区要求相同施应按地面水厂生产区要求相同 2.2.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性的农药,不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性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如取水层在水井影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如取水层在水井影响半径内不露出地面或取水层与地面水没有相互补充响半径内不露出地面或取水层与地面水没有相互补充关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较小的防护范围关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较小的防护范围 三、水源保护三、水源保护(二(二))地下水源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续)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续) 3.3.在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应按地下水厂生产区的要求在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应按地下水厂生产区的要求执行。
执行 分布式给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带,以地下水为水源时分布式给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带,以地下水为水源时参照地下水参照地下水(1)(1)和和(2)(2)的规定以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的规定以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周围30m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一、城市自来水厂厂址选择与用地要求一、城市自来水厂厂址选择与用地要求(一)城市自来水厂厂址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一)城市自来水厂厂址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1.应选在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受洪水威胁,较好,不受洪水威胁,地下水位地下水位低,地基承载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的地方低,地基承载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的地方 2.2.水厂的位置,一般应尽可能地水厂的位置,一般应尽可能地接近用水区接近用水区,特别是最,特别是最大用水区大用水区3.3.水厂尽量设置在水厂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交通方便,,输配电线路短输配电线路短的地段4.4.当水厂远离城市时,一般设置水源厂和净水厂分开。
当水厂远离城市时,一般设置水源厂和净水厂分开5.5.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重力输水重力输水6.6.以地表水作为水源时,水厂应该位于河道主流的城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时,水厂应该位于河道主流的城市上游上游,取水口尤其应设于居住区和工业区排水出口的,取水口尤其应设于居住区和工业区排水出口的上游上游,并不受洪水威胁并不受洪水威胁2.4 2.4 净水工程规划净水工程规划一、城市自来水厂厂址选择与用地要求一、城市自来水厂厂址选择与用地要求(二)不同规模水厂的用地指标(二)不同规模水厂的用地指标•不同规模水厂的用地指标,根据不同规模水厂的用地指标,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工程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和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确定•当净水站生产率超过当净水站生产率超过800km800km3 3/d/d时,占地面积根据计算时,占地面积根据计算确定•水厂厂区周围要求设置宽度不应小于水厂厂区周围要求设置宽度不应小于10m10m的绿化带的绿化带 二、城市自来水厂系统布置二、城市自来水厂系统布置•城市自来水厂系统布置主要根据城市自来水厂系统布置主要根据用水对象对水质的用水对象对水质的要求要求及其相应采用的及其相应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流程决定,同时也决定,同时也应结合应结合地形条件地形条件进行。
进行一)水质标准(一)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部19851985年专门颁布年专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各种工业企业对水质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同各种工业企业对水质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同- -个个企业,不同生产过程对水质要求也不相同企业,不同生产过程对水质要求也不相同二、城市自来水厂系统布置二、城市自来水厂系统布置(二)水处理工艺流程(二)水处理工艺流程–由于从城市水源获取原水水质各异,必须根据由于从城市水源获取原水水质各异,必须根据城市用水对水质的要求来选择净水工艺流程城市用水对水质的要求来选择净水工艺流程–常用的净水工艺包括自然沉淀、混凝沉淀澄清、常用的净水工艺包括自然沉淀、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每种净水工艺又可采用多种形过滤、消毒等,每种净水工艺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净水构筑物式的净水构筑物34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1.1.管网应布置在管网应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整个给水区域内,在技术上要使用户,在技术上要使用户有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2.2.正常工作或在局部管网发生故障时,应保证正常工作或在局部管网发生故障时,应保证不中断不中断供水供水3.3.定线时应选用定线时应选用短捷的线路短捷的线路,并便于施工与管理并便于施工与管理4.4.给水管网由给水管网由输水管输水管和和配水管配水管组成输水管组成输水管不少于两不少于两根根,当其中一根管线发生事故时,另一根管线的事,当其中一根管线发生事故时,另一根管线的事故给水量不应小于正常给水量的故给水量不应小于正常给水量的70%70%2.5 2.5 给水管网的布置给水管网的布置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1.1.树枝状管网树枝状管网——干管与支管的布置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关干管与支管的布置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关系 •优点:优点:管材省、投资少、构造简单管材省、投资少、构造简单•缺点:缺点:供水可靠性差,一处损坏则下游各段全部断水,供水可靠性差,一处损坏则下游各段全部断水,同时各支管尽端易造成同时各支管尽端易造成““死水死水””,导致水质恶化。
导致水质恶化•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形狭长、用水量不大、用户分散适用于地形狭长、用水量不大、用户分散的地区,或在建设初期先用树枝状管网,再按发展规的地区,或在建设初期先用树枝状管网,再按发展规划形成环状划形成环状 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图图2-9 树枝状管网布置树枝状管网布置 (a)小城镇树枝状管网小城镇树枝状管网(b)街坊树枝状管网街坊树枝状管网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2.2.环状管网环状管网——供水干管间用联络管互相连通起来,形供水干管间用联络管互相连通起来,形成许多闭合的环成许多闭合的环 •优点:优点:供水安全可靠;可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供水安全可靠;可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节省动力,管径可稍小些;减轻管内水锤的威胁,节省动力,管径可稍小些;减轻管内水锤的威胁,有利管网的安全有利管网的安全•缺点:缺点:管线较长、投资较大。
管线较长、投资较大•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一般在大中城市给水系统或供水要求较一般在大中城市给水系统或供水要求较高,不能停水的管网,均采用环状管网高,不能停水的管网,均采用环状管网•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树枝状与环状相结合树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管网 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一、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a)城市环状管网城市环状管网 (b)街坊环状管网街坊环状管网 图图2-10 环状管网布置环状管网布置 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一)城市给水管网按管线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一)城市给水管网按管线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干管干管、、支管支管、、分配管分配管和和接户管接户管等。
等 •干管干管–主要作用是输水至城市各用水地区;主要作用是输水至城市各用水地区;–直径一般在直径一般在100mm100mm以上,大城市为以上,大城市为200mm200mm以上•支管支管–把干管输送来的水量送到分配管网的管道;把干管输送来的水量送到分配管网的管道;–适应于面积大、供水管网层次多的城区适应于面积大、供水管网层次多的城区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一)城市给水管网按管线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一)城市给水管网按管线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干管干管、、支管支管、、分配管分配管和和接户管接户管等 •分配管分配管–把干管或支管输送来的水量送到接户管和消火把干管或支管输送来的水量送到接户管和消火栓的管道栓的管道•接户管接户管–又称进水管,是连接配水管与用户的管道又称进水管,是连接配水管与用户的管道 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二)干管的布置原则(二)干管的布置原则: :1.1.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而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而供水流向取决于最大用水户或水塔等调节构筑物供水流向取决于最大用水户或水塔等调节构筑物的位置 2.2.为为保证供水可靠保证供水可靠,按照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的,按照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的干管,其间用连通管连接,这些管线以最短的路干管,其间用连通管连接,这些管线以最短的路径到达用水量大的主要用户。
径到达用水量大的主要用户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二、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二)干管的布置原则(二)干管的布置原则: :(续)(续)3.3.沿规划道路布置沿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重要道路下敷设尽量避免在重要道路下敷设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管网综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管网综合设计的要求合设计的要求 4.4.尽可能布置在高地尽可能布置在高地,以保证用户附近配水管中有,以保证用户附近配水管中有足够的压力足够的压力5.5.考虑发展和分期建设的要求考虑发展和分期建设的要求,留有余地留有余地 思考的问题思考的问题•你的家乡所在的城市水资源是否丰沛?是否存在缺水你的家乡所在的城市水资源是否丰沛?是否存在缺水问题?不缺水的话,未来是否存在危机?如果缺水,问题?不缺水的话,未来是否存在危机?如果缺水,表现在什么方面?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表现在什么方面?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你的家庭用水量是多少?用水有保障吗?水质方面是你的家庭用水量是多少?用水有保障吗?水质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否存在问题?•你在学校的用水量是多少?学校供水方面存在什么问你在学校的用水量是多少?学校供水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学校在节约用水方面是否存在缺陷?有什么改进题?学校在节约用水方面是否存在缺陷?有什么改进的建议?的建议?谢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