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教育统计与测量授课讲义.ppt
352页1,教育统计与测量 2014年1月,2,本讲义教材,1.王孝玲、赵必华:《教育统计学》,北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2.王孝玲:《教育测量》,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3.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3,本讲义主要参考书目: 1.扈涛:《教育统计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张奇:《SPSS for Windows 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戴海崎、黄光扬:《教育统计与测量自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黄光扬:《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综合教程》,福建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5.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6.胡中锋、李方,《教育测量与评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王汉澜主编,《教育测量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8.漆书清:《教育统计与测量》,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王景英:《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周谦、李国岚:《教育评价与统计》,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广东省考试中心:《2004年广东高考年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广东省考试中心:《2005年广东高考年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魏华忠、周仁来、马健生:《教育统计与测量》,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宋志刚、谢蕾蕾、何旭洪: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SPSS16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版 18.张文彤等:《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9.郑日昌等:《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Robert L.Linn &Norman E.Gronlund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4,,引用案例中的主要文献: 1.希建华、赵国庆:“概念图”解读:背景、理论、实践及发展,《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1期 2.张丽萍、王嫣:用概念图解读合作学习,《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期。
3.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3期 4.石欧、周本回: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结构缺陷及其对策,《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4期 5.王芳、杨培:寄宿制与非寄宿制高中生社会适应性的比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2期 6.吴根洲:高考综合科目考试科学性之实证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8期 7.王晓华: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难度的控制,《中国考试》,2008年1期 8.张晋军: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题材型效度分析研究,《中国考试》,2008年2期 9.廖平胜:论考试的本质与功能,《考试研究》,2002年1期5,本讲义引用案例中的主要参考文献: 1.西南大学周玲老师的讲义《教育统计学》 2.福建师大黄光扬老师的讲义《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 3.人大经济论坛 调查问卷专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412408&page=1 本讲义的部分内容及PPT版面引自网络相关内容及PPT等6,第一讲 描述统计,一、什么是教育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统计方法的一门科学,它包括数理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两大分支。
教育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7,第一讲 描述统计,(一)描述统计(教育统计图表及四个基本量: 、S、Z、r) 描述统计是通过制表、绘图和计算特征量等,对已经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简缩、概括,使数据分布的特征清晰、直观、明确地显现出来的统计方法8,第一讲 描述统计,(二)推断统计(Z、t、F及 检验) 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估计或推测总体的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它是由部分推断全体、由已知推断未知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9,第一讲 描述统计,(三)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为指导实验而预先制定的计划它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和经济地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在实验以前就要对研究的步骤、抽样的方法、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等作出严格的设计10,第一讲 描述统计,二、几个基本概念 (一)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X、Y…… ) 所谓变量,就是指教育实验、观察、调查中想要获得的数据。
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也就是具体数据 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就称为随机变量11,第一讲 描述统计,(二)总体(N)、个体和样本(n) 总体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总体中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就简称为抽样12,第一讲 描述统计,(三)统计量与参数 统计量是表示样本的数字特征的量如样本的平均数( )、标准差(S)、相关系数(r)等它是根据从样本搜集到的数据直接计算出来的 参数是表示总体的数字特征的量如总体的平均数( )、标准差( )、相关系数( )等它一般是由样本的统计量估计、推断出来的13,第一讲 描述统计,(四)次数(频数)(f) 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频数14,第一讲 描述统计,(五)误差 误差泛指测定的观测值与真实值之差 误差一般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是持续地使观测结果向某一方向(偏大或偏小)产生偏差倾向的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易发现或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所产生的误差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产生的误差。
15,第一讲 描述统计,三、教育统计表 统计表是描述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表格它可以简化统计资料,明显地反映事物的全貌及其蕴涵的特性,便于分析、比较、计算和记忆 (一)统计表的结构(表1) 序号、名称、标目、数字、表线、表注16,第一讲 描述统计,表1 统计表的基本格式,17,第一讲 描述统计,(二)统计表的种类 1.简单表:只列出观察对象的名称、地点、时序或统计指标的统计表为简单表18,第一讲 描述统计,,表2 某高中2008—2012年中考录取人数统计表,19,第一讲 描述统计,2.分组表:在标目中只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20,第一讲 描述统计,表3 某校6年级3班54名学生的数学和英语成绩统计表,21,第一讲 描述统计,3.复合表:在标目中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统计表22,第一讲 描述统计,表4 某校6年级学生操行评定结果统计表,23,第一讲 描述统计,4.三线表:三线表通常只有3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 24,第一讲 描述统计,5.频数分布表(次数分布表) (1)简单频数分布表(表5中1-3列)步骤: ①求全距R:求出一批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 ②确定组数(k)和组距(i): 组数k :表示分组的个数。
根据数据多少确定,适中为宜 组距i :各分组的间距一般取奇数或5的倍数25,第一讲 描述统计,③确定组限: 组限:每组的起止范围如:65-70,70-75,75-80,80-85,85-90,90-95 ④登记频数:分好组之后,可以将每个数据按所属的组逐个登记在表内,第3列,可用划正等符号统计计算个数最后将每组个数登记到第2列 ⑤在具体编制一个次数分布表过程,若需要利用它进行计算分析时,表中应有组中值的项目组中值就是每组上、下限的中点即上、下限的平均数26,第一讲 描述统计,(2)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分布表(表5中1-5列): 累积频数分布表:用累积频数表示的频数分布表 累积百分比分布表:在累积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将各组的累积频数除以总频数再乘以100,登入第5列,构成累积百分比分布表27,表5 110名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cm)简单频数、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分布表,,28,第一讲 描述统计,四、教育统计图 统计图是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几何图形它能使事物的数量关系表达得形象、直观、容易理解和记忆 (一)统计图的结构 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29,第一讲 描述统计,(二)种类 1.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直条图(图1、图2) 圆形图(图4) 2.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 直方图(图5) 多边图(图6) 曲线图(图7) 累积频数分布图(图8),30,第一讲 描述统计,,图1 某中学毕业生实验能力次数分布图(直条图),31,第一讲 描述统计,,图2 某校6年级四个班级学生操行评定结果比较图(直条图),32,第一讲 描述统计,33,第一讲 描述统计,图5 100名男青年身高分布直方图,34,第一讲 描述统计,,图6 100名男青年身高分布多边图,35,第一讲 描述统计,图7 100名男青年身高分布曲线图,36,第一讲 描述统计,图8 100名男青年身高累积频数分布图,37,第一讲 描述统计,概念图,38,第一讲 描述统计,概念图,39,用概念图解读合作学习,一、合作学习的界定(图1) 二、合作学习的发端与发展(图2) 三、用概念图解读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模式 1.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图3); 2.小组-游戏-竞赛法TGT(图4); 3.切块拼接法Jigsaw(图5); 4.共学式LT(图6); 5.小组调查法GI(图7). 四、结语,40,41,42,43,44,45,46,47,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发展趋势,一、学生(或家庭)高等教育消费趋于理性 二、适龄人口下降意味着生源市场在缩小(表1) 三、大学学费的不断樊升使得居民家庭支付能力相对减弱(表2、表3应为图、表4) 四、非传统教育机构的不断涌现,48,49,50,51,52,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结构缺陷及其对策,前言(表1)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之结构缺陷 (一)在学位层次上,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够(表2); (二)在学位类型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科学学位,轻专业学位; (三)在培养方式上,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够; (四)在学位专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与社会发展脱节(图1、图2); (五)在区域布局上,学位点分布和研究生培养不平衡(表3、表4);,53,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结构缺陷及其对策,二、克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缺陷的几点对策 (一)大力发展硕士教育,适度发展博士教育(表5、表6); (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三)积极调整区域布局,加强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
54,55,56,57,58,59,60,61,62,第一讲 描述统计,五、集中量数 (一)集中量数定义 表示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个量集中的情况63,第一讲 描述统计,上图中,A、C两曲线的中心位置一致,而B曲线的中心位置位于A、C曲线右侧描述曲线中心位置的量即集中量64,第一讲 描述统计,(二)算术平均数定义 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65,第一讲 描述统计,(三) 加权平均数定义 是不同比重数据(或平均数)的平均数 或:,,,,,66,第一讲 描述统计,练习1:一个学生某门课期中考试成绩为72分,期末考试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