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发展历程浅析关于事业单位补发9个月.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62691255
  • 上传时间:2022-03-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3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发展历程浅析 关于事业单位补发9个月摘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拟从我国建国以来事业单位四次重大工资制度改革人手,分析历次工资制度改革的内涵、导向和意义关键词: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发展历程一、第—次改革:建立职务等级工资制度我国事业单位人员从1949年到1956年,一直实行货币工资制度(薪金制)和实物工资制(供给制)两种分配制度1956年6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改变了原来多种工资制度并存的局面,建立了职务等级制,奠定了我国工资制度的基础这是我国事业单位进行的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它的基本动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分配制度的混乱这次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取消了工资分制度和物价津贴制度,直接以货币规定工资标准;统一和改进了工人工资等级制度,根据不同产业工人生产技术的特点、难度及熟练程度,建立了不同的工资等级;改进了职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按照职务的高低确定职务等级的划分及工资标准这次改革实现了以货币规定工资的制度,加强了工资管理工作,强化了分配集中、统一的趋势,建立起与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央高度集中管理的工资分配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第二次改革:建立正常晋升增资制度1985yT资制度改革是我国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工资制度改革,改革包括国营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两个方面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中发[1985]9号)的文件精神,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均从职务等级工资制改为以职务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按照工资的不同职能,将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强调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建立了正常的晋升增资制度,即每年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情况,适当安排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增长指标从1986年到1989年,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每年递增8.85%;建立了分级管理的工资体制同时,此次改革的一大特点在于正式将奖励工资纳入到工资结构中,并将奖励工资与工作业绩相挂钩此次改革是为了逐步消除现行工资制度中的平均主义和其他不合理因素,初步建立起能够较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便于管理和调节的新工资制度,这为今后进一步理顺工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第三次改革:建立不同类型的工资制度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是我国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工资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7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文件要求,此次改革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脱钩,对机关干部和工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分别执行不同的工资制度。

      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工资的增长与年度考核挂钩;工作人员的工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计划地增长,随着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正常的增资制度,即每满2年调整一次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的三种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即采取不同类型的预算管理形式来确定工资结构中不同津贴比例全额拨款单位固定部分70%,活的部分30%;差额拨款单位固定部分60%,活的部分40%;自收自支单位根据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核定,活的部分所占比重比差额拨款单位大一些四、第四次改革:提出绩效工资的新理念2006年的工资制度改革是我国成立以来第四次重大的改革,根据《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号)的文件要求,此次改革建立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个部分,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是基本工资的主体部分,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的原则。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实行“一级一薪,定期升级”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属于“活”的部分,直接与贡献挂钩,提倡多劳多得、优劳优酬2009年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对2006年工资改革的一次延续,旨在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在制度形式和运行机制上与机关公务员工资制度彻底脱钩,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上可以看出,这次改革充分体现了国家加强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力度和决心参考文献[1]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2]韩晓艳.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和建议[J].现代商业,2009(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