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势下以工匠精神培育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探究.docx
5页新形势下以工匠精神培育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探究 杨娜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可以有效顺应社会型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致力于学生素质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工匠精神的”内涵,探讨中职学生缺失“工匠精神”对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工匠精神”的培养措施,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关键词:新形势;工匠精神;就业创业能力一、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随着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亟须一大批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大好机遇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人认为选择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技艺混口饭吃同时,职业教育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新形势下以工匠精神培育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二、工匠精神缺失对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一)职业定位不准,择业观出现偏差面向各项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撑的供给作用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一线岗位中具有较强实操能力的基础岗位需要的人才。
因此,中职毕业生就业后一般都要从基层做起,但是由于对专业以及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许多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情况,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频繁变换工作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溺爱,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较差刚步入职场的中职毕业生,还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由于他们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异,相当一部分中职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会因工作时间太长,或工作强度大,或工资太低,或制度太严等原因辞职走人三)精品意识不牢,缺乏对极致的追求工匠精神”强调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而在学生实习实训中,一些学生精品意识不强,不求尽善尽美,只求应付交差;一些中职学校片面追求技能考核通过率,有意降低技能考核要求,不求操作的严格规范,只要及格就行导致中职学生技能水平不能得到实质提升,最终直接导致学生岗位能力和岗位要求严重不符三、基于工匠精神的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措施(一)建“工匠精神”入课程体系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校还没有开设就业创业方面的课程,很多书籍或者创业教材大都适用于大学生群体,能够适用于知识储备薄弱的中职学生的却相对较少。
然而就业创业属于一个系统化以及复杂性都相对较强的过程,所涉及到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包括就业创业理论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心理素养等,这些素养必须要从系统的专业化课程学习中获得在工匠精神指导下,要培养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就需要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培训,在中职创业教育课程教材选择上,要结合中职学生实际选择符合中职学生自我认知特点及学习规律的教材,同时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培養目标、实践教学与课程设置等重要环节中二)融“工匠精神”入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中职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艺体等课程要加强公共基础课与工匠精神的融合,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多地从热议中去了解工匠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任课教师要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列举的案例尽量的多元化、生活化,让学生有一种案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觉,从而保证工匠精神培养落到实处要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政策,从学生专业特点出发,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应聘技巧和职场攻略等拓展培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品质三)落“工匠精神”入实践教育中职学校目前校内培养方式主要有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训实践操作两种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育中要注重建设模拟职业场景,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就业创业的实质与价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技能大赛涵养学生追求卓越、崇尚荣誉的精神追求;教师可以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细化学生实践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相关的职业情感,构建学生完美的职业道德;也可以开设专业选修课,向学生介绍不同专业的行业标准、职业要求和行为规范通过实践教育,让中职学生在入职前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多一份道德,多一份自信四)引“工匠精神”入校进企职业教育是培养行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制度,是新时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现代学徒制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接受由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重教育由企业骨干担任“师傅”,学生作为“学徒”,在企业骨干和学生结成现代学徒关系后,“师傅”工匠精神的示范效应将对学生形成强烈的精神引领,有利于营造强烈的工作氛围,实现引企入校过程中有效融合工匠精神综上所述,在中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所具有的工匠精神,体现了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企业或者是中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求。
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参考文献:[1]瞿娟.工匠精神下的中职创业教育课程课堂实践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7(7):74.[2]袁文.“素质冰山”视角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7(7):57-58. -全文完-。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