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史 刘天和传_《明史·刘基传》原文及译文.docx
4页明史 刘天和传_《明史·刘基传》原文及译文《明史·刘基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明史·刘基传》)译文:刘基,字伯通,青田县人刘基小时候聪明异常元朝至顺年间中进士,朝廷安排他担任高安县丞,有廉洁正直的好名声,行省征召他,他谢绝了待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括苍,听到刘基的名声,用重财礼聘请他,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孙炎两次写信坚持邀请,刘基才答应到后,陈述对当时形势的认识和十八条对策建议太祖高兴极了,修建礼贤馆安置刘基等人居住,恩宠礼遇到了极点正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考虑向东进军,气焰十分嚣张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盘踞下来太祖问:先生您能拿出什么计谋?刘基说:贼寇骄横,等他的军队深入近来,(我们的)伏兵阻截消灭他们,是很容易的天老爷认为“后举者胜”,树立威势消灭敌人来成就王业,关键在打这一仗啊太祖采用他的计谋,诱惑陈友谅到来,彻底消灭了他的军队(太祖)因为消灭了敌人就赏赐刘基刘基谢绝了那个龙兴的太守胡美派遣儿子转达投降的诚意,(但)要求不解散他的部队,太祖有些为难。
刘基从后面踏太祖椅子,太祖醒悟,答应了胡美的要求胡美投降,江西各部郡都归顺了太祖大旱之时,刘基请求判决长期没有判决的案件,(太祖)乘此机会命令刘基为冤狱平反,大雨随之而下刘基)乘机请求制定法律制度,来制止滥杀无辜太祖正要刑讯犯人,刘基问他原因,太祖把梦中的事告诉了他,刘基说:这是得土地得民众的征兆,最好是停止刑讯来等待吉象到来过后三天,海宁(地方官兵)投降了,太祖高兴极了,把全部的囚犯交给刘基释放不久(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因为某件事情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说:善长是有功勋的老臣,他能够协调各个将领之间的关系太祖说:这个人多次想害您,你竟然替他开脱罪责,我将要你做丞相刘基叩头说:这好比换柱子,必须用粗大的木头如果捆几根细木头为柱子,将马上会倾倒等到善长被罢官,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和刘基的关系向来很好,刘基却极力说这样不行,他说,杨宪有做相的才能,但没有做相的气量宰相,保持心境像水一样的清明平正,用义理作为执行权利的标准,而不掺杂个人私见,杨宪却不是这样太祖问他汪广洋行不行,刘基说:这个人气量狭小几乎超过杨宪太祖又向他问胡惟庸,刘基说:好比驾车,害怕掀翻车辕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出事被杀。
洪武(明太祖年号)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任命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爵为诚意伯第二年赐他告老还乡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生性刚直,嫉恶如仇到此时回到山林隐居,只有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八年,刘基病重,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