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市城镇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汇报.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76039126
  • 上传时间:2023-04-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市城镇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汇报   为了了解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以下简称“城镇低保” 建立和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中央有关保增加、保民生、保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落实,依据市政协的工作计划,从10月下旬起,市政协就本市城镇低保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赴各县(市、区),召开了由当地民政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分管民政工作领导、民政助理、村委会干部和部分低保对象参与的座谈会10个现将相关情况汇报以下:  一、本市城镇低保工作基础情况  一 低保工作有规可依,规范化水平逐步提升  1999年国务院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措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措施》,市人民政府于2月出台了《玉林市人民政府有关印发玉林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措施的通知》多年来,各县 市、区 民政部门下功夫抓低保规范化建设,在低保的申请、审核和审批上认真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市的相关要求办理,总体取得很好成效城市低保工作比较规范,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也在不停提升  二 低保标准逐步提升,保障力度不停加大  城市低保工作方面,从1997年开启,补助水平从开始时月人均25元逐步提升到现在150元,保障人数从开始时5千多人扩大到现在5万多人,110月发放低保金7432.61万元,城市低保基础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农村低保工作方面,从10月份开始实施,当初保障人数约6万人,补助水平为月人均15元左右按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实施扩面后,到10月份,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22.72万人,占农村人口4.09%,110月发放低保金10309.2万元,月人均补助为45.6元城镇低保的实施,为改进城镇贫困群众的生活情况,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二、本市城镇低保工作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 思想认识有差距  有的领导对低保工作的主要意义认识不够到位,认为低保和整个社会救助工作是花钱工程,不出政绩,只求最低程度维持而不愿过多投入财政资金,没有像抓财税、稳定、计生工作那样给予重视,城镇低保政策宣传发动力度不够,社会影响面不大有的地方把低保看作是吃国家“大锅饭”,抱着“不吃白不吃”的心理,对低保申请对象不认真审核把关,明知不符合条件,也出具虚假收入证实有的人存在不劳而获的想法,采取隐瞒家庭收入、分户居住等手段钻低保政策的空子和管理上的漏洞,想方设法争吃低保  二 配套资金缺口大  依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桂政办发85号文件要求,县级财政按20%30%配套城市低保资金全市城市低保年发放低保金为8953万元,按20%百分比全市县级需配套近万元,但实际预算配套不足800万元。

      依据自治区政府桂政发2号文件要求,市、县财政需按33.3%配套农村低保资金全市农村低保年发放低保金为12286万元,全市需配套4054万元,但实际列入预算只有2522万元因为地方财力有限,本市除市本级、玉州区、北流市低保资金配套很好外,其他均不能按百分比足额配套,造成城镇低保资金缺口,部分应保对象不能立即纳入低保范围,也无法按标准立即足额发放低保金有一个县,上级下拨该县城市低保资金700多万元已全部发放完,到9月底,全县城市低保资金缺口130多万元;农村低保资金需配套718.2万元,预算安排只有374万元  三 工作不够规范  1、存在“人情保”等违规现象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因人情关系等原因,没有根据低保标准认真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将部分不属于低保对象的家庭确定为低保对象部分村没有组织人员评议低保户资格,而由支书或主任直接指定,“人情保”、“关系保”、“保人不保户”、“家庭共同组员分户申请”等现象不一样程度地存在  2、群众监督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在实际操作中,对部分低保对象的纳入,尤其是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及张榜公布等步骤,没有严格根据要求的程序实施,影响了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度  3、存在重入保轻退保现象。

      贫困户列入低保,脱贫后退出低保比较少自推行低保政策以来,退出低保的人,除部分死亡的和极少数因为群众举报退出的外,几乎没有其它退出人员  四 低保准入把关难度大  现在本市民政部门采取“家庭人均收入”的措施来确定低保对象,因为现在城市居民就业的多样性和隐蔽性,申报低保对象的收入情况极难掌握,假如她们经过隐报、瞒报等掩盖自己的实际家庭收入,审核部门无法判定;农村低保对象的收入,因为粮食等实物收入难以货币化、外出务工人员收入不稳定、隐性收入难于统计等原因,核定难度很大,造成低保对象的界定不够正确而很多专题救助,比如医疗救助、廉租房救助、法律援助、教育救助和有线电视费减免等,只有低保对象才有资格享受,所以有的人为了得到某项救助而想方设法进入低保行列,从而增加了低保工作的压力和难度  五 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紧缺  一是基层民政干部少、工作量大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县级层面现在县 市、区 民政局低保办的工作人员为13人,而办结审批手续的法定时限只有5日,极难做到对申请材料逐一严格审阅把关在乡镇 街道 层面低保审批程序的大部分工作全部落在乡镇 街道 和村 小区 ,但只配1至2名民政助理员,且大多数是兼职,管理的城镇低保对象少则二千多人,多则上万人。

      因为各镇民政力量十分微弱,入户调查、群众评议等关键步骤工作不到位,仅仅依靠村“两委”干部的汇报来确定城镇居民低保对象,存在底子不清、掌握对象不准、救助不公、兑现不立即等问题,造成有的群众重复上访,甚至越级上访在村 居 委会层面低保协管员缺乏专门业务培训,了解和实施低保政策的水平有限,低保对象的界定随意性较大如有些村干部没有把低保留折立即发放到低保户手中,给低保工作的规范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是专题工作经费缺乏城镇低保工作受理申请、入户调查、组织评议、张榜公布、审核审批、表册打印、资金发放等工作全部需要工作经费有的县 市、区 县级财政没有安排低保工作经费到乡镇一级更没有安排任何低保工作经费小区、村委低保协管员每三个月要入户调查核实,上报相关情况,但没有酬劳,影响到她们工作的主动性和调查的正确性  三、做好本市城镇低保工作的提议  一 加强组织协调,确保领导到位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惠及困难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领导要重视抓、认真抓,切实落实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低保工作行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督促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物价、审计、工会、乡镇、小区等各职能部门和单位,立足本身职责,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共同做好城镇低保相关工作,形成“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立即、有效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础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友好。

        二 加强宣传培训力度,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充足发挥舆论宣传的正面引导作用,采取张贴口号、橱窗展示、媒体报道等多个宣传形式,利用报刊、电视、络等媒体平台,深入持久地开展低保政策宣传既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使城镇低保的政策、法规、制度和审批程序家喻户晓,切实提升全民对低保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低保观念,人人参加监督,为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又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小区、村委会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各级党委要将低保业务培训列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发明条件,组织城镇低保工作人员尤其是村级低保协管员进行培训,提升她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立即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城镇低保工作队伍  三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确保低保资金到位  一要确保低保配套资金到位市、县两级财政要深入加大财政投入,根据应负担的负担百分比优先安排低保配套资金,做好城镇低保资金年度预算安排,确保本市城镇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不低于自治区确定的全区平均补助标准,确保低保金能立即、足额发放市财政、民政部门要建立城镇低保专题补助资金管理措施和绩效考评机制,深入规范城镇低保补助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二要确保低保工作经费落实按低保对象每人每十二个月县10元、乡镇5元、村委会3元的要求,落实专门的低保工作经费,并配置必须的工作工具,处理有钱办事的问题  三要拓宽渠道,要主动发挥非政府、非盈利机构的作用,利用社会福利社团和慈善团体,广泛发动各类社会捐赠,建立救助基金作为低保制度的有益补充,建立稳定、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四要定时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合对低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督查,预防和杜绝贪污、挤占、挪用低保资金等违纪问题发生  四 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确保工作机制到位  1.统一低保准入“门槛”,完善低保对象评定机制要深入探讨、制订可行的、便于实际操作的核实低保申请人家庭收入的标准提议组织民政、财政、农业、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开展城镇居民生产项目、经济收入等方面调查,量化、细化核定项目和内容,制订出台城镇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标准,统一全市家庭收入核定标准,统一低保准入门槛通常达成标准的,列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2.严格程序,完善申报审批发放机制建立完善细化的民主评议制度、民主评审制度、低保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公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政策要求的申请、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告、审核等程序不能简化、走过场。

      尤其要加强评议、公告制度,统一会议登记格式及统计,村委会召开低保评议小组会议,乡镇包村干部必需参与乡镇每三个月要对三分之一的村的低保对象进行抽查,不符合条件的要果断取消建立“直达”发放模式,完善低保资金发放机制财政、民政、金融等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将城镇低保资金按时足额输入低保对象的家庭帐户,全方面实施低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  3.充足发动群众,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要主动推行政务公开,将城镇低保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等政策要求全部上墙,聘任有威望的社会著名人士为社会救助工作监督员,拓宽监督渠道民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尤其是在评议阶段,要动员各阶层的群众代表参与,让她们充足发表意见,增加透明度,正确界定低保对象要建立城镇低保信访举报受理制,设置举报信箱和投诉,举报必查对群众的举报投诉,立即派员入户调查,限期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投诉人  4.开展专题检验和常常检验,完善低保动态管理机制提议组织监察、财政、民政部门组成专题检验工作组,对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分户保”等不规范现象进行一次集中检验,对不合低保条件的对象,果断给予清退民政部门要坚持做好定时审核工作,对低保对象进行定时和不定时检验,真实全方面地掌握低保对象家庭经济收入、生活情况,立即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给予清退。

      严格实施分类施保的要求,对特困户、比较困难户、通常困难户分档发给低保金,预防“一刀切”  5.统筹构建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脱困机制各级政府要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力量,低保救助和其它专题救助有机结合,构建一个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题救助为辅助,以其它救助、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数据库,实现救助信息化,处理多头救助、反复救助问题深入建立并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在低保对象的扶持上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实现再就业的低保对象,政府应全力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要广开就业渠道,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经过重新上岗,劳动自救,小区组织劳务输出、家政服务等,使低保对象摆脱贫困,回报社会  五 加强基层低保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力量到位  自治区决定自10月1日起,提升城镇低保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低保扩面的实施,本市农村低保人数将由22.72万人抵达52万人,低保工作任务愈加繁重要立即加强乡镇民政工作力量,每个乡镇配置3名以上专职民政助理,其中大的乡镇增配工作人员每个村指定一名低保协管员,由县级财政给一定的协管工作补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