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5·7突发特大暴雨短临预警服务的反思.doc
7页广州5 • 7突发特大暴雨短临预警服务 的反思李怀宇胡东明钱嘉星杜尧东广州市气象台广东省气候中心摘要:对2017年5月7日广州突发特大暴雨短临预警服务从省、市、区3级气象部门 上下联动,及时发布和更新预警信号;适时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积极开展部 门联动;协助省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确引导舆论;利用自媒体做好公众气象服 务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突发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不足、“一 张网”的智能应用水平亟需提升等突出问题关键词:气象预警预报;突发特大暴雨;短临预警服务;广州;作者简介:李怀宇(1984年生),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预报服务和强 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工作E-nid订:mellenlee@163. com收稿日期:2017-06-10基金:中国气象局软科学研究课题(2016Z02)Received: 2017-06-102017年5月7日凌晨至下午,广州市突发特大暴雨,不仅打破了广东省3 h雨 量极值记录,也刷新了广州市日雨量历史纪录在该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过程 中,广州市气象部门全力做好短临预警服务,为市委、市政府防涝抢险及社会公 众防灾自救提供了科学依据,赢得了防减救灾的主动权,气象服务取得了显著 成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本研究通过对5 • 7特大暴雨的短临预报和服务进行 反思,为今后类似的天气过程服务提供参考1过程概况造成广州该次特大暴雨的强对流云团,于2017年5月7 口 00:00 (北京时,下 同)起在花都局地生成加强并向周边发展,缓慢向东南偏东方向移动,严重影 响花都、增城、黄埔、广州市区、番禺、南沙,其中花都、增城、黄埔出现了特 大暴雨,主要强降水时段发生在7日02:00—09:00根据气象、水文站网的监 测(图1)显示,5月7日00:00—17:00,广州市共有240个测站雨量超过50 mm (占全市57%站点),其中128个测站出现雨量超过100 mm的大暴雨,12个测站 录得250mm以上的特大暴雨该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3个特点:(1)雨强刷新历史记录花都、增城、黄埔出 现了 1 h 100mm以上量级的降水,增城新塘镇录得1 h雨量184. 4 mm (05:00—06:00),小时雨量排名历史第2 (全省历史排名第1是2013年6月23 日阳江市白沙镇1 h雨量188 mm),增城永宁街3 h雨量382.6 mm,打破了广 东3h雨量历史极值(2014年5月17日惠州大亚湾3h雨量339. 4mm)。
2) H 雨量破广州历史纪录5月7日00:00—17:00,黄埔区九龙镇录得542. 7 mm,打 破了广州市口雨量历史极值(2014年5月23 口增城市派潭镇477. 4 mm)3) 强降水时空分布集中该次突发暴雨从花都局地生成,然后加强并向周围发展, 移动缓慢,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花都花东镇、 花山镇,增城新塘镇、中新镇,黄埔九龙镇,白云石井街图1 2017年5月7日00:00—17:00广州市雨量(单位:mm)分布 下载原图(图中标注为各区平均雨量)该次特大暴雨历史罕见,在前期强降水信号征兆不明显的情况下,广州市气象 部门在省局的指导下,密切监视天气情况、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及时发布和更新 预警信号,为市委、市政府防灾抢险和公众自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气彖服 务成效显著2短临预警服务的主要做法1)上下联动密切监测及时预警该次特大暴雨过程中,广州市花都、白云、增城、黄埔、天河、越秀、荔湾、海 珠、番禺、南沙等10个区先后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图2),创下新的记 录图2 2017年5月7日广州市各区预警信号发布情况 下载原图该次过程不仅雨量大、雨势猛、前期强降水信号征兆不明显,而且强降水风暴的 发展移动也复杂多变,短临预警难度大。
根据强降水云团的发展变化,可将整个 过程分成5个阶段(图3) o图3特大暴雨期间雷达回波演变趋势(单位:d Bz) 下载原图第1阶段(7 口 00:00—03:00):局地发展,停滞少动7 口 00:00强降水回波 在花都开始发展,初始时仅影响花山镇、梯面镇,花都区气彖局于00:49发布了 强降水天气提示;随后强降水云团不断加强,范围也扩大至花东镇、花山镇、梯 面镇共有3个测站雨量超过了 40 mm,考虑到影响范围较小,花都区气象局 01:29再次发布了强降水天气提示;此后强降水云团在花山镇、梯面镇、花东镇 停滞少动,强降水中心位于花山镇,截至7 口 02:00,花山镇已有一个站点2 h 雨量达到100 mm,考虑到已出现明显降水且雨势仍可能持续,强降水可能引发 次生灾害,花都区气象局于02:03直接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02:00-03:00, 强降水中心停留在花山镇和花东镇,上述两个镇有3个测站00:00—03:00的累 积雨量超过100 mm,花都区气象局于03:06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红 色预警信号第2阶段(7 H 03:00—05:00):花都维持,黄埔发展7 H 03:00以后,花都 区雨势还在持续,而白云、黄埔、增城等区降水回波开始发展,上述各区先后发 布了强降水天气提示;04:00开始黄埔区降水回波发展十分迅猛,黄埔区气象局 于04:23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05:00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增城区气 象局也于05:03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第3阶段(05:00-08:00):东北移动,后向传播7 口 05:00以后,强降水回 波开始向东北方向移动,增城的永宁街、新塘镇雨势迅速增大,05:05开始增城 永宁街叶岭村连续16个5 min雨量超过5 mm,其中06:00—06:05雨量高达21. 6 mm, 05:25—06:25的滑动1 h雨量达到了 216. 2 mnu由于雨势非常猛烈,增城 区气象局于05:22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05:53进一步 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在不到1 h的时间内,暴雨预警信号“三级跳” o强 降水回波在东北移动的同时,成熟对流系统的出流气流与底层偏南气流相遇, 新的强降水回波在旧的对流风暴后部(西南方向)生成,呈现出“后向传播” 的特征,在影响增城区、黄埔区的同时逐渐向广州市区方向扩展由于强降水长 时间在黄埔区维持,截至06:00该区已有两个测站3 h雨量超过100 mm,黄埔 区气象局于06:10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第4阶段(7 H 08:00—11:00):后向传播,影响市区08:00以后,强降水风 暴继续以“后向传播”的方式逐渐向中心城区发展,广州市气象台于09:22发 布了中心城区(天河、越秀、荔湾、海珠)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并于10:01升级 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由于雨势猛烈,10:16进一步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第5阶段(11:00—16:00):东移南压,影响南部强降水云团10:00开始从中 心城区向南扩展,11:00以后呈现出明显东移南压的趋势,雨带逐渐东移、南压, 番禺、南沙先后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并逐渐升级到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16:00以后,强降水云团移出广州,该次特大暴雨过程结束7日07:00开始,广州市气象台开始每小时通报全市降雨情况,通过图形化交互 式预报制作平台GIFT滚动更新未来P3 h的逐时雨量预报(图4),采用升降 尺度技术实现短期、短临网格预报的交互订正,及时更新短期、短临预报“一张 网”,并应用于网站、等预报发布渠道,及吋将雨情和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告 知政府相关单位和社会大众特大暴雨期间,省、市、区3级气彖部门频繁启动加密会商,共同监测雨情,综 合分析双偏振雷达、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区域自动站等高时空分辨率的新 型探测资料,并利用短临预警系统SWIFT和GRAPES 1 km数值模式产品进行研判 正是得益于省、市、区3级联动、加密会商的机制,以及SWIFT、GRAPES 1 km 模式等技术支撑,广州市、区气象部门及吋发布和更新暴雨预警信号,在防灾减 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图4每小时滚动更新未来1、3 h逐时雨量预报(单位:mm) 下载原图2) 实时启动应急响应积极开展部门联动在该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消息树、发令枪”的作用,广 州市气象局以及各区气象局根据预警信号情况及时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三 防各成员单位按照《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迅速响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参与防灾救灾广州市高度重视该次强降雨防御工作,副市长、市三防总指挥部 总指挥坐镇市三防会商室,指挥、部署江河洪水、暴雨防御工作此次强降雨主 要造成花都区花山和花东镇、增城区中新镇和永宁街、黄埔区九龙镇等地出现严 重水浸全市倒塌房屋约450间,受灾人口达20 000余人,洪涝过程受困群众 9 000余人全部安全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3) 召开新闻发布会正确引导舆论7 口上午08:00,花都、黄埔、增城等区已出现特大暴雨,广州市气象局意识到 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极端性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开始发布媒体新闻 通稿通报过程情况,引导社会舆论此后省局高度重视,组织新闻材料的编写, 广州市局全力配合提供所需材料7日14:00省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突 发特大暴雨社会关切,省局专业技术总师、首席预报员林良勋出席新闻发布会并 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南方日报、 广东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并提醒社会公众积极防御新一轮强降水和强 对流天气,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4)利用自媒体全力做好公众服务 在“自媒体”时代,微博、等服务手段具有平民化、门槛低、交互传播快的 特征,且可以根据服务需要随时更新,在气象服务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近年来 气象部门积极探索应用微博、等渠道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如陈静等11丄从气 象服务本身的特点和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出发,讨论未來气象服务可能的模式;李 娜等也探讨了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谢坤等宜介绍了 “深圳天 气”官方微博和的维护经验,并就如何在重大灾害天气过程和日常天气下 维护微博和提出建议;高亭亭等介绍了广州天气微博以及的运维 和创新;俞宙等凹探讨了如何基于开展应急气象服务在该次突发特大暴雨 过程中,广州市气象局也积极利用自媒体开展气象服务,第一时间在各渠道进 行实况追踪通过微博、和网站多次发布降水实况和防御科普知识,采用“追踪报道”、“实况播报+防御科普”等多种形式,及时更新预警信号和气象 灾害应急响应,发布雨情通报、回波追踪、预警信号、防御指引等内容,为公众 提供第一线准确、全面的气象信息和贴心的防御强降水天气小提示。
充分利用网 友热情,将网友分享的最新实景集成转发,让网友身临其境,使宣传更显可靠 性暴南过程期间(7 0 00:00—17:00),广州天气微博共发布108条,在广州 天气微门户发布应急消息6条,通过短信、微博、、网站、甚高频等各个渠 道对外发布信息,覆盖公众222万,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5) 应急岗位与流程为了紧张有序做好重大气象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广州市气象台积极探索应 急响应下的岗位设置与工作流程,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应急值班制度,在历次重 大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应急响应期间岗位设置如表 1所示表1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各级应急响应期间岗位设置 下载原表各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值班台长岗:由日常排班的值班台长担任,负责天气过程服务的总体指挥、协调、 把关值班首席岗:由日常排班的首席担任,负责天气过程业务指挥、把关服务首席岗:临时由非值班首席扌f!任,负责应对媒体、接受采访、服务材料的把 关精细化预报岗:由日常排班的主班预报员担任,负责日常值班工作短临岗:由日常排班的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