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共3篇(测量力的大小优秀教案).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8234893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6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共3篇(测量力的大小优秀教案)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共3篇(测量力的大小优秀教案),欢迎参阅《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共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二、认识弹簧测力计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1牛=100克力三、使用弹簧测力计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出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5、交流汇报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四、制作弹簧测力计1、讨论制作方法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五、小结《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共2教材与学情分析《测量力的大小》是全国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课处于单元的中间阶段,在此之前,教材安排学生感受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而本课是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上的准备,由此对力和运动展开深入的研究,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一、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制作过程,初步认识测力计的原理二、认识弹簧测力计,这是使用测力计的前提三、在认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技能教材设计是把“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放在课后拓展部分,而本课设计时把这部分提至第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先知道原理,后学会使用,而且学生在使用过橡皮筋测力计后会发现,这样的测力计存在很多缺陷,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此时再引出弹簧测力计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获得的体验也是不同的。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力有大有小,并且可以使用工具来测量弹簧测力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测量工具,学生在使用前是感到新奇的,虽然学生具备阅读图片和文字的能力,可以按照文字图片的示意及温馨提示进行实验,但对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是偏向于更直观的指导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比较强的合作意识,但组内仍然存在部分“不敢说”“怕说错”的学生,这些学生会依赖于老师或优生的指导,如何引导这些学生勇敢积极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过程,是本课设计需要关注的点另外,学生在选择合适的量程测量不同的物体时会存在困难,因此本课对这个难点的教学要有所涉及目标与重难点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通过对比与弹簧测力计的不同来认识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究和制作测力计的过程,得到成就感,发展持续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制作测力计并测量物体力的大小教学难点: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教学准备不同量程的弹簧测力计若干,被测量的'物体,拉力器,橡皮筋,刻度纸板,钩码若干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建立初步概念分别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拉力器的使用提问:1、刚刚两位同学谁的力气更大一点?你是凭什么来判断的?2、如果想把弹簧撑的更长,要怎么做?——用更大的力。

      3、如果我想知道使用的力有多大,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说出做标记、刻度,思考能否用被拉长的距离来表示力的大小板书:受力大,伸长长二、体验制作——提供探究的载体1、展示材料:橡皮筋,刻度纸,回形针,钩码提问:你能否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一个测力计,用来测量力的大小?2、小组研讨两分钟,教师指定由组内2号位置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组员补充预设:在橡皮筋上一个一个挂上钩码,用尺子量出刻度,并标记在刻度板上活动一: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和使用用所给材料完成刻度标记,并用自己制作的橡皮筋测力计测量小车,记录下小车重力的大小3、汇报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1)为什么大家测得的数据不太一样,甚至有很大偏差?预设:刻度不够精确;橡皮筋松紧程度不同;人为操作误差……(2)科学家为了测量更精确,设计了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用来测量力的大小三、实践运用——发展核心概念活动二:观察弹簧测力计1、这个测力计与我们自制的测力计有什么不同?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2、重点引导研讨以下问题:(1)测力计的单位是什么?(2)测力计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表示多少?(3)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3、出示微视频,讲解如何使用测力计活动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每个小组分别有1牛、牛、5牛的测力计,请选择合适的测力计测量物品力的大小。

      展示几个小组的数据,集体研讨预设:(1)原珠笔会出现0牛的现象,追问这是怎么回事?(2)3种测力计都可以测量电池盒的重力,哪一种最合适?四、课后拓展——概念的延伸1、检验自制测力计的准确性,并尝试改进2、如果换成两根橡皮筋,刻度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用拉力器引出本课主题,用直观的现象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概念先让学生体验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过程,对学生理解本课核心概念,突破教学重难点大有裨益,这也是本课对教材的优化处理指定人员汇报能促进学生参与组内研讨,平时不敢说和不会说的学生会主动寻求他人帮助,一人汇报完再由组员补充,实现小组合作学生在经历了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过程后,会明白这样测量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工具,由此引出弹簧测力计则水到渠成,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步步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设计也是立足于教学目标的用微视频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简洁明了,解决学生使用上的困难学生对于选择合适的测力计测量物品存在困难,该记录单的设计旨在希望学生能关注到不同的量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往学生拿到新的测量工具,往往忽略估测,直接使用,而这样的记录单能让学生做到按顺序先估测再选择最后测量,不会盲目地使用。

      课外是学生探究的大天地,不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局限于课内作业设计1、检验自制测力计的准确性,并尝试改进2、如果换成两根橡皮筋,刻度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测量力的大小受力大,伸长长《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共3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章《运动和力》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感受几种常见在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本课是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既是对力的概念更深入了解,同时也是为深入研究力做准备,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节课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测量力的大小是适时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还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弹力的认识2、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来解决接下来要碰到的问题这节课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且在这个能力培养在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很多未知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去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学情分析学生们对力和弹簧测力计其实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生活中常用物理量的多少,比如1厘米有多长、1秒钟有多长等问题的答案,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力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力的单位是什么,甚至不清楚力的大小应该怎样表示。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尺子、温度计、量筒、天平、钟表等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基于此在《测量力的大小》一课中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需要的,对各种测量工具的回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建构有关“测量”的知识框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性质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知道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以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过程与方法目标:动手操作,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同时学会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统计梳理已有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自己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共3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范文网搜索更多其他《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范文测量力大小教学设计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小学美术《光的魅力》教学设计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