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14《唐诗五首》(学生版).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25459292
  • 上传时间:2024-0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7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必修三新授课粤教版高一五14、唐诗五首第一课时学习《山居秋暝》【学习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歌和体味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领悟诗歌主旨,感受诗人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重学习重难点】品味诗中所描写的山村景色,体会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趣【课前资料卡】1、了解“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晋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 代王(王维)孟(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 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而宁愿隐身山林,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2、作者简介王维一一诗佛王维( 701 —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 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物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 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3.温故“意象” 派【课前预习】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并 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诗歌内容学习过程:※任务一:《山居秋暝》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意象)和人物,这些景物分别有怎样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意象和人物: 景物特点:作者心情:X任务二:王维的诗歌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从这首诗里,你能找到几幅画面? 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述每一个画面。

      ※任务三:颔联和颈联的四幅画面中哪些为静, 哪些为动?分别从什么角度着笔的? 对于这首诗你还能找到其他的艺术手法吗? 二、成果展示三、知识小结四、课堂检测第二课时学习《从军行》之四【学习目标】1、学习《从军行》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领悟诗歌主旨,理解《从军行》将士勇于报国的精神重难点)重学习重难点】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课前资料卡】1、了解“边塞诗”(1)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 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①抒发渴望建功立 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②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③表现塞 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④宣泄对燃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 功启衅的怨情;⑤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等等而具体每首诗表达 的也可能是矛盾而交织错杂的感情著名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 益等2)《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写军队的战斗生活,此处以旧 题写新意2.作者简介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汜水尉他的诗以多种 题材对玄宗后期的黑暗政治和动乱社会作过一些揭露和反映。

      他最擅长七绝,有“七 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派【课前预习】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诗歌内容学习过程:※任务一:探讨意象1、诗歌一二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一幅画面? 诗歌三四句叙述了一件什么 事情,表达了边塞将士们怎样的信念?诗歌一二句:意象:画面:诗歌三四句:※任务二: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任务三:探讨技巧古诗表现手法解题步骤:[答题思路]: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阐运用(结合诗句 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 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一一析一一评】【是什么一一为什么一一怎么样】1、诗歌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诗歌三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二、成果展示三、知识小结四、课堂检测第三课时《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 【学习重难点】:1、赏析情景交融、气势宏伟的艺术特点课前资料卡】: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文人尊称“诗圣”。

      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 故世称杜少陵,诗中自称少陵野老,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处在唐朝 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志向,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 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怀和 同情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 现实意义,创作风格上反复咏叹、沉郁顿挫,后人誉其诗为“ 诗史”2、背景介绍:《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所作,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 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飘 泊西南大地间” 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 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致使郁闷如浓云密布在心头路过夔州 (位于长江之滨、 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 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派【课前预习】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并 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诗歌内容学习过程:※任务一■:1、本诗前两联写景,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任务二: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愁绪,写了几层“悲” ?造成杜甫“悲苦”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任务三、赏析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任务四、试分析前两联与后两联是通过什么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二、成果展示:三、知识小结:四、课堂检测:第四课时《石头城》、《锦瑟》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咏史诗的写法及特点2、理解《石头城》、《锦瑟》的内容及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3、了解两首诗歌的作者、创作风格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4、领悟诗歌的情感并分析表达技巧学习重难点】:1、领悟诗歌的情感并分析表达技巧2、理解并学习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课前资料卡】:1、文学常识咏史怀古诗: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表现诗 人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感慨岁月悠忽变幻,或抨击社会现实或讽谏当朝者或讽谏世人,或怀古伤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之感 分类: 咏史诗可分为“以诗论史”、“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四种咏史怀古诗常见思想感情:①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感慨岁月悠忽变幻②抨击社会现实或讽谏 当朝者或讽谏世人 ③怀古伤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之 感咏史怀古诗的主要手法:①借古讽(伤)今 (李商隐《贾生》 ) ②今昔对 比 (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 ③以景衬情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用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周亭怀古》) ⑤侧面烘托(刘 禹锡的《石头城》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一一山、潮水、月一一入手, 写出了石头城这一 “故国”的没落与荒凉等无题诗:诗人作诗另有寄托,不便明确标明诗的题目,故意用“无题”作为篇名。

      这样的诗称为“无题诗”有时用诗的开头二字作为题目,但篇名不能概括全诗的内 容(如唐代李商隐的《锦瑟》诗),也属于“无题诗”李商隐的诗集中,篇名为《无 题》的诗较多2、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 (现在湖南常德)司马 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为连州(现在广东连 县一带)刺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 (现在安徽和县)刺史,在 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 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李商隐,字 义山,号玉篌生,又号樊南生, 晚唐(时期)诗人,与 杜 牧 齐名,称“ 小李杜”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仕途不 顺,潦倒终身而爱情上也是极其不得意早年曾苦恋未果,婚后爱妻逝世其终身坎 坷的身世,深虑国运的忧思,雄心幻灭的悲剧,加上贯穿一生的感伤抑郁情绪,赋之 于诗卷,便形成了悲哀伤感、典丽精工、迷惘虚幻、抽象朦胧、律悟自适的诗歌风格《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 858年)。

      这年诗人李商隐46岁,罢盐铁推 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 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派【课前预习】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石头城》、《锦瑟》的诗歌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石头城》完成任务一至三※任务一、“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 的情形?※任务二、《石头城》中面对着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去 描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更能体现作者这样的情感?※任务三、《石头城》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学习《锦瑟》完成任务四至五※任务四、如何理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 14《唐诗五首》(学生版)任务五、《锦瑟》的感情十分隐晦朦胧,多隐藏在诗中 4个典故的叙述中,分析典故的内涵及流露出的感情,借以理解诗歌感情1) “庄生晓梦迷蝴蝶”来源于典故: 典故的内涵是:典故流露的感情是:(2) “望帝春心托杜鹃”来源于典故:典故的内涵是:典故流露的感情:(3) “沧海月明珠有泪”来源于典故:典故的内涵是:典故流露的感情:(4) “蓝田日暖玉生烟”化用蓝田产玉的特点,比喻: 流露的感情是:(5)诗人所用典故流露的感情,即是诗人想表达的心情。

      据此,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二、成果展示:三、知识小结:四、课堂检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