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心理特点培养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pdf
2页立足心理特点 培养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1 ◎张丽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初中生的口语训练 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培养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要求学会倾听,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学会文明得体 地交流,自信地表达观点;注意表情和语气,提高应对能 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 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 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 征实践表明,心理状态对口语表达形成直接的影响从 生理年龄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人生的转折时 期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心理状态 很不稳定,情绪波动极大,呈起伏式发展另外,学生在 行为习惯上没有最终定型,还属于养成阶段,在心理上和 学习上仍然离不开老师方法技巧的指导 在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没有得 到应有的重视, “口语交际能力”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训 练;没有以学生的心理分析为依托,口语训练缺乏针对性 的个体指导,影响训练效果过于重视理论,实践性活动 安排不足,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评价不科学,口语表达 或不计成绩,或在语文总成绩中所占份额太少,训练效果 好差无关紧要。
在广泛调研、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笔者针 对初中生心理特点对口语表达的影响设计了调查问卷—— 《初中生口语训练自我概念问卷》,在本校展开了调查, 抽样调查的学生遍及全校三个年级十个班级,发放问卷18o 份,收回有效问卷157份,取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口语训练的影响 绝大部分初中生对口语训练的重要性持肯定观点,比 较认同口语训练的必要性大多数学生对口语表达的期望 值较高,希望自己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生口语表达时的表现:初中生在口语表达时比较 紧张,常常会因为紧张而影响口语表达初中生在口语训 练时缺乏主动性,不积极参加口语训练的相关活动,在平 常的口语训练中被动、退缩,尽量回避在公共场合发言 学生在当众讲话时不够自信,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忠得患 失心理如担心口语表达时忘词、出错、冷场等 初中生比较缺乏口语表达技巧,在口语训练时需要进 行口语表达技巧的指导初中生在口语表达时容易受到曾 经的经历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认 识比较消极,认为自己天生胆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认为自己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这种自我认识也会影响 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初中生对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话题 能够侃侃而谈、津津乐道:反之,则感到无话可说。
大部 分学生当众讲话前,会去精心准备、演练,从而让自己能 够表现出较好的水平,但少数学生缺乏准备意识,不会对 口语表达活动做相应的准备 二、培养初中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对策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教师 2O14.02 教导妮 一方面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口语交际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 心理,另一方面要设计口语训练活动,指导方法技巧,加 强实践,循序渐进,使学生做到敢说、会说、善说 都说“欲练嘴皮,先练脸皮”口语训练首先必须进 行心理素质训练,要训练学生在公众场合能自信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这项训练贵在 平时持之以恒的锻炼,利用语文课前安排“三分钟说话训 练”,对说话内容不作具体限制,要求学生讲述身边最近 发生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感悟经过多次反复 训练,克服学生因紧张恐惧心理而导致的怯场,培养学生 的自信心,达到“敢说”的目标 学生自信心不足,存在患得患失心理,主要是因为缺 失口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围绕话题不知道说什么、怎么 说,所以课堂训练要进行方法技巧的传授要求学生注意 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交流讲述见闻,要求内容 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要求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 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借助口语 表达技巧达到“会说”的目标 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是对口语表达能力最好的检测 手段培养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借助实践活动这一 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反复磨砺、不断提高课堂实践活动 安排诸如自我介绍、朗诵、采访、主持、导游解说、热点 评说、即兴演讲、情景交谈等专题,巩固训练技巧本校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通过参加校园口语实践活动,如 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提升自信指 数口语表达时要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情境需要调整自 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临场应对能力,增强口语 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达到“善说”的目标 三、培养初中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一)练听力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首先要学会倾听,把握对方的说话思路、内容,然后思考 说什么,怎么说,最后由倾听者变为善说者,用语言表达 思维倾听,要求目视谈话对象,态度诚恳,理解谈话内 容并有所反映 如通过讲述一则励志故事、描述一处家乡风景名胜、 解说一场校内运动会比赛、推荐一本课外书籍、评述校园 里发生的一件事,请学生概括所讲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耐 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说话者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 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讨论问题,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 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二)练朗读朗读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 蚕言表现力,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多 2014.02 “读”,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选取教材中“诵读欣 赏”部分的古代诗词、现代诗歌、现代散文作品,要求声 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注意重读、语调、语速、 语气、投入感情,将文中语言化为自己的心声引导学生 理解作品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感情,朗读时朗读者的情感 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以情传情激情洋溢、声情并茂 地朗读既可以提高普通话水平,又可以学会用声情准确地 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练思维口语训练的同时也需要对思维进行训 练结合教材中专题部分的材料展开讨论,如环境保护、 气候、低碳生活、保护野生动物等专题,在讨论的基础上 梳理出几类代表性的观点,让学生撰写辩论稿,要求观点 明确、有理有据、准确流畅,条理分明安排在第二课堂 活动时间进行辩论,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四)练态势口语表达不是单纯的有声语言传播, 它常伴有态势语言传播。
态势语言是一种依靠面部表情、 手势、体姿动作、服饰等来辅助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语 言结合口语表达的内容配合适当的表情、手势来增强表 达效果,口语表达内容流淌出的感情决定着表情的喜怒哀 惧,手势要求手随意行,话到手到通过训练,要求学生 态势自然得体,心态平和从容;姿态,自然大方,稳重规 矩;神态,端庄大方,目视前方 四、初中生口语训练的教学评价 积极探索初中生口语训练的评价标准口语训练的教 学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口语训练的教 学评价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旋教;评价主体多 元化,发展性动态评价;立足三维目标,构建科学的评价 标准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按 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 和表达能力初一年级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 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初二年级主要评价学生日 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三年 级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 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本文为海安县教育科学微型立项研究课题 基于初中 生心理特点的口语训练研究》(课题批准号:1 31 32CA)的 研究成果。
(张丽霞江苏省海安县孙庄初级中学2266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