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史复习 大二上 名词.docx
2页中国近代史复习 大二上 名词 一)名词解释 1. 穿鼻草约 亦作《川鼻草约》鸦片战争中清钦差大臣琦善背着清政府擅自与英国代表义律私订的议和草约(未正式签字)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2)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琦善蒙哄清政府,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居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付出的布告为证,向道光帝揭参琦善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捕 2. 闭关政策 明清为了维护自身封建统治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措施,亦称“海禁”政策在清朝这项政策更加严格其内容主要有实行一口通商、“公行制度”、防范夷人等其实质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反映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和全局作用来看,它阻碍了必要的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3. 马嘎尔尼使团 马戛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祝寿为名进行的访华。
这次访华之旅的真实目的是“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是武力获取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9月,乾隆在热河接见了马嘎尔尼,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回绝了使团通商贸易的要求,马嘎尔尼来华未能取得预期的目的 4. 片面最惠国待遇 它始于1843年的《中英虎门条约》,是资本主义列强掠夺、奴役中国人民的重要手段最惠国待遇是指两国之间的交往是互惠的、平等的,但资本主义列强利用强权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片面最惠国特权,中国只能给予列强优惠,而不能获取列强的优惠清政府只要给某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宰割的对象 5. 魏源 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中国晚清著名思想家,今文学派代表人之一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著有《圣武记》提出了“变故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鸦片战争爆发,遵友人林则徐之嘱,据林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
6. 瀛环志略 近代由中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作者徐继畲其中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