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学困生化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5页初中物理学困生化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金坛市薛埠中学物理课题组课题执笔人:吴晓丹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着每一位教师逐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事实上出现优生更优秀,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也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我们学校为于金坛西部的革命老区,学习自觉性较差,特别是家庭教育滞后调查发现每一个班级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若不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他们极容易形成一个学困生群体,如何使这部分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经讨论研究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心理态势,并抓住物理学科特点,利用学困生的动手能力并不差,实施并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法,引导学困生大胆去尝试、自主探究学习新问题,来克服消极心理,促进其心理优势的形成,调动学困生自身的心理内驱力,使他们踏上成才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能彻底摆脱。
进行“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困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 根据学生的心智水平,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和引导,使学困生也参与探究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探究过程的思维乐趣,并形成学困生独立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学困生个性的发展 3、让教师在培养学困生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上好研讨课等途径加 强科研氛围,提高自身的观念、业务素质、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认知的“探索”需要,学困生也绝对不例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内容更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重视体现师生、生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使教与学成了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这一切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建立起体现师生交往互动、以学生自己的体验、参与的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新模式。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实施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准备、立题、实验阶段 第二阶段:2007年12月——2022年7月,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组分阶段实施,对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课题结题报告 金坛市薛埠中学物理课题组课题执笔人:吴晓丹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着每一位教师逐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事实上出现优生更优秀,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也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我们学校为于金坛西部的革命老区,学习自觉性较差,特别是家庭教育滞后调查发现每一个班级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若不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他们极容易形成一个学困生群体,如何使这部分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经讨论研究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心理态势,并抓住物理学科特点,利用学困生的动手能力并不差,实施并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法,引导学困生大胆去尝试、自主探究学习新问题,来克服消极心理,促进其心理优势的形成,调动学困生自身的心理内驱力,使他们踏上成才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能彻底摆脱。
进行“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困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 根据学生的心智水平,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和引导,使学困生也参与探究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探究过程的思维乐趣,并形成学困生独立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学困生个性的发展 3、让教师在培养学困生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上好研讨课等途径加 强科研氛围,提高自身的观念、业务素质、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认知的“探索”需要,学困生也绝对不例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内容更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重视体现师生、生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使教与学成了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这一切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建立起体现师生交往互动、以学生自己的体验、参与的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新模式。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实施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准备、立题、实验阶段 第二阶段:2007年12月——2022年7月,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组分阶段实施,对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