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6年工作计划.doc
13页新和县尤镇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规划 尤镇中心小学 2013年2月20日 尤镇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规划 根据《关于新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镇政府,镇中心小学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教育改革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义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镇一体化进程相协调,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守教育公平,践行教育惠民,努力提升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参与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放大并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大力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努力消除区域内中心小学,村级小学间差距,努力解决义务教育择校 过度等热点难点问题,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二、工作目标 2013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全镇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进一步的水平;重点改造各小学硬件不足的缺点加快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均衡工作,有序推进校舍安全工程,为成功创建新和县排乡教育系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有效落实,加快创建步伐 ⒈加强学习宣传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和实施情况宣传,深刻理解意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扩大全乡教育工作者对创建均衡发展工作的知晓度在全镇积极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行动部署,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突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⒉加快贯彻落实切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的实施,对照标准加强调研、分析现状,明确创建目标,理清创建思路,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矛盾,深入调查,积极化解,针对关键阶段、关键环节科学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强势推进创建工作 (二)注重规划,有序推进,优化教育布局 把教育布局调整作为扩大优质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 合理控制学校规模依据规模适度,实行标准班额办学的原则,科学划定学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控制热点学校择校生招生,减少择校生招生比例,努力使 全镇教育形成规模相当、条件相当、实力相当、各有特色的良好格局。
自2013年起,重点实施辖区学校布局凋整工作,严格控制热点学校的招生规模、择校比例,努力使热点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标准班额得到有效控制 (三)抓住机遇,促进投入,均衡办学条件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证改造、扩建、新建用地,依法加大投入,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有效改善全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⒈提升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全镇教育经费健康增长 ⒉规范教育经费管理严格执行教育经费管理相关规定,要特别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的调研,加强对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方向的管理和引导 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全面建成自治区和国家标准化学校的基础上,坚持义务教育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一体化建设相协调原则,均衡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办学条件这些义务教育重点项目工程的建设,有效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加速全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 ⒋加快村级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形成生均教学设备值大致相当,共享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格局,以信息化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抓住重心,促进提升,扩大优质资源 ⒈把工作重心放在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上来将中心和村级学校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切实提升辖区教育均衡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⒉注重特色和内涵发展,探索均衡发展的新途径特色发展是实现均衡的重要途径,坚持均衡与特色统一,通过特色创建形成办学优势,增强竞争活力,缩小校际差距2013年,我镇将采取自主申报和行政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校管理特色项目建设”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每所学校独特的文化传统、本镇资源和教师专长,以特色发展为抓手,建设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建成法制管理学校,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发展内涵,创建一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德育示范学校、体育项目特色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 五)坚持改革,促进创新,优化管理机制 ⒈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教育机会公平全镇义务教育学校严格《义务教育法》、《自治区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法规,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在以往的基础上,今后,要保证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依法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及在公办学校就读率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0%以上 ⒉深化教育管理改革,促进质量均衡。
落实课程方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学生的学业合格率继续抓好减负增效工作,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上,坚决取消有应试倾向的指标,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严格执行校内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确保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均等继续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测体系,把提升质量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求,把质量优质均衡作为教育公平的核心指标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努力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优秀率达90%和10% ⒊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师资配置均衡2013年起,进一步完善校级领导公开选拔制度和校长定期轮岗制度全镇教职工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定科学的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工职务结构比例标准促进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教师队伍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并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制度,进一步探索村级学校和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引进、培养和发展;进一步思考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和均衡发展 ⒋深化帮扶制度改革,促进校际发展均衡根据学校需求,不断优化和创新校与校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拓宽辖区内、城镇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创新和丰富结对帮扶工作途径,落实对口支援的实效。
今后,学校之间将加强深入开展上课、讲座、研讨等校际交流培训活动,积极推进区域教师共同发展一体化进程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教师交流模式,提高教师交流的实效性建立健全中心优质学校与村级薄弱学校专任教师及骨干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⒌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引领学校主动发展按照引领学校主动发展的要求,有效实施学校三年发展目标考核评价机制,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定位、制定目标、优化措施、主动发展,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过程指导与服务,给每所学校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主动权,探索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13 ——以下为附加文档——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 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俞正声、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习近平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习近平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