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点浅探.doc
3页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点浅探有一次外甥所在的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我作为代表应邀参加活动,听了几节课,其中有一节是阅读欣赏课《猫》,课堂上有一个细节让我至今难忘老师提问:“课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一位小个子男生反应灵敏,马上举手:“先仰(抑)后扬”话音才落,全班哄堂大笑老师即刻宣布“你错了!”又赶紧请其他同学回答而那个同学呢?脸涨得通红,讪讪而坐,接下来的大半节课始终是一幅郁闷的模样 一句“你错了”看似简单的课堂评点,从教师的口中不经意说出,可是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热情高涨地第一个举手,因为说错话,然后被定性为失败,太残酷了其实学生在课堂上说错话是常有的事,试想:有那么多陌生人的课堂,不要说学生,就是教师有时也会紧张得说话结结巴巴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妨在一边鼓励一下“再想一想,该怎么说?”“别急,慢慢来!”我认为这些话,该成为我们的口头禅 那么怎样的课堂评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教师的引领作用呢? 面向全体教师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在课堂和学生中要注意面向全体:不能忽略某个学生,教师的眼神要遍布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做到“跟观八方”,不仅从眼神,而且从语气、态度等方面注意调控自己对学生的评点,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最大限度地采用多样的激励性语言,使每一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激励和赏识。
有人说“称赞就如阳光”,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激励艺术,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有很多常用的赏识性语言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你的设计太富有想象力了我非常赞成你的想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教师运用这些评点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课堂空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欢快轻松地各抒己见,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产生一种自觉求知的内驱力,形成一种“乐学”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信任中起步,在鼓励中进步 因人而异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评点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给出不同的评点 对基础差的学生,评点应重在鼓励其敢说敢谈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原因主要是缺少参与学习的基础学力,存在着自卑和依赖心理针对现状,我在教学中拟定了一套朗读计划,利用每天语文课开始的1-3分钟时间,进行朗读水平演示,以抽取“幸运奖”的形式,请5-6名学生朗读他们自己喜欢的语段,老师当场打分,打评语,但是为照顾自尊绝不在课堂上宣布,让学生自己课后去拿。
根据实际在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那里写上:“想不到你的声音这么动听,只是低了点,怎么样,下次一定响点,争取让同学们都听到或者“声音太美了,只是缺乏点激情,下次来点,怎么样?”谱如此类的话一学期下来,所有朗读基础较差的学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渐渐地,他们都变得爱读课文了,课堂上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对基础好的学生,评点应重在鼓励其挑战、创新心理学家认为,人如果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和探索欲,而优秀学生最容易陷于这种状态因此,鼓励学生挑战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真诚热情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种真诚很多时候体现在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教师不妨明确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没有思考过,请允许老师课后思考再答复,同时肯定学生提问大胆尖锐,有可研究性,这样以心换心,教师在这时流露的真诚让学生感动然后课堂教学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继续 语文教师的课堂评点应热情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酣畅似“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教师的评点很难预设,都是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课堂交流时,要学会倾听,要在瞬间抓住学生说话的关键点,把学生的一大段话提炼概括成一句话教师要善于扩展,在抓住学生说话的根本点后,要能精要地说出合理的内核,剥离出不够到位或者有错误的地方。
语文教师应该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具有语言表达能力用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式、顿挫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评点富有诗意和激情比如教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之后,教师激动地说:“很好,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北国雪景的壮观,读出了诗人对新一代风流人物的歌颂,更读出了无产阶级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我们为你的精彩诵读而喝彩!”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点的魅力所在。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