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导论与供给需求与均衡价格.doc
10页专题一经济学导论考点浏览q 考点1:机会成本q 考点2:生产可能性曲线考点一 机会成本n 命题思路:在选择题中举个实际例子,判断哪一项是机会成本,或计算机会成本是多少n 定义:机会成本指把某种资源投入某一种用途后,所放弃的使用该资源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n 注意1:几个关键词, “所放弃的”, “其他生产用途”, “最高收入”例题: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200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考研试题) A.200元 B.1200元 C.1000元 D.800元例题:假设有3个项目可供选择,A项目预期收益200万,B项目预期收益100万,C项目预期收益150万最终某投资者选择A项目,则该项目的机会成本是( B) A.100万 B.150万 C.200万 D.250万考点2 生产可能性边界n 命题思路:1.考察曲线区域划分的含义;2.曲线移动n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定义: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所有组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一般是凹向原点的一条曲线。
n 技术与可利用资源的变化可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商品AO X 商品BPQRYEE′△Y1△Y21.4 机会成本递增法则n 随着某一种产品生产的增加,另一种产品减少的幅度会越大,即随着某种产品生产的增加,其生产的机会成本会越来越大n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商品AO X 商品BPQRYEE′△Y1△Y2n 例题: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资源没有充分被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 已过生产品最适度范围n 例题:下列各项中哪一项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练习1、经济学研究的是 B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区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键在于 AA、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现象;B、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C、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D、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狭小,宏观经济学研究涉猎广泛3、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 B )所要研究的问题 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4、经济学家所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 DA、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作用;B、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同时存在;C、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作出决策;D、政府和个人都要作出决策5、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 B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B、作出选择;C、降低期望;D、以国家利益为重6、“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说法的前提是 AA、任何事物都有机会成本;B、人是自私的;C、政府不总是补贴食品生产;D、不应该出现食品银行。
7、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 BA、经济物品;B、资源的稀缺性;C、机会成本;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8、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由于生产更多的去品和劳务而消耗光9、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10、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C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11、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B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12、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
C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C、混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D、自给自足制度专题2供给、需求与均衡价格n 考点浏览q 考点1:需求(供给)与需求(供给)变动q 考点2:均衡价格理论q 考点3:弹性分析考点1 需求与需求变动命题思路:根据题干来从选项中找出一个真实实例需求的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VS需要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变动关系考点1 需求与需求变动n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消费者偏好 (3)收入 (4)替代品或互补品的价格 (5)预期 (6)其他因素考点1 需求与需求变动n 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导致需求变化属于需求量的变动,非商品自身价格其他所有因素导致需求变化属于需求的变动考点1 需求与需求变动供给的定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变动关系供给规律反映的关系。
考点1 需求与需求变动n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技术;(3)生产要素价格;(4)其他商品的价格;(5)预期;(6)其他因素n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导致供给变化属于供给量的变动,非商品自身价格其他所有因素导致供给变化属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不动,而均衡点在供给曲线上移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自身的移动导致均衡点的变动例题: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c )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例题:需求定律说明( b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增加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例题:对大白菜的供给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c ) A.气候异常寒冷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考点2 均衡价格理论命题思路:求均衡价格和产量,并在已知补贴和税收情况下求均衡价格和产量,进行效应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的影响。
2)供给变动的影响P2P1O Q* Q图2-7 均衡价格决定PEP*过剩供给过剩需求SDP0O Q2 Q0 Q1 Q图2-8 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PE0SE1P1E2P2D2D0D1P0O Q2 Q0 Q1 Q图2-9 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PE0E1P2E2P1S2S0S1 考点2 均衡价格理论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 供求规律: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量反方向变动,均衡产量与供给量同方向变动• 1.支持价格• 2.限制价格PE0P0E1P1S0S1O Q图2-10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时均衡的变动D0D1P1′D1′E1′E2E3E3′P0O Q1 Q0 Q2 Q图2-11 支持价格PE0P1SD过剩供给例题:当某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将( d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例题:已知茶杯的需求函数Qd=90-P,供给函数Qs=3P+10,政府对茶杯生产商补贴4元,补贴后茶杯的市场均衡价格为( c )。
A.16 B.18 C.17 D.20例题: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施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监督考点3 弹性分析• 弹性概念:弹性是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告诉我们,当自变量变动1%时,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是多少• 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可以简述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n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n 直线型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PAO G B QCFQd=f(P)PAO B Q(a)ed=∞DCEed>1ed=1ed<1ed=0ed=∞ed=0PP像跳水跳板(很有弹性)像一堵墙(无弹性)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