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黔产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Ⅱ).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911548
  • 上传时间:2017-08-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黔产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Ⅱ)作者:黄静 杨理明 杨立勇 赵能武 赵俊华 潘炉台【关键词】 水龙骨;蕨类植物;种类;分布20 披针骨牌蕨又名万年青、青年草,系水龙骨科植物披针骨牌蕨Lepidogrammitis diversa (rosenst.)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800~ 2 000 m 的阴湿林下,附生树干或石上分布于纳雍、贵阳、道真、桐梓、绥阳、松桃、印江性凉,味微苦、涩具有清热利湿,止痛止血作用主治小儿高热,肺热咳嗽,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21 抱石莲又名石瓜子、爪子草、小肺筋、爪米石豇豆,系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 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 (Bak.)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 300~1 500 m 的山坡林下,山谷溪边的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威宁、兴义、黎平、罗甸、贵阳等地性微凉,味甘、2淡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化瘀,舒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咽喉痛,肺热咳血,风湿关节痛,淋巴结炎,胆囊炎,石淋,跌打损伤,疔毒痈肿,肌肉萎缩含黄酮、生物碱、甾醇、氨基酸、糖等化学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22 中间骨牌蕨又名石爪、仙人指壳,系水龙骨科植物中间骨牌蕨Lepidogrammitis intermedia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 500~1 400 m 的山坡林下,山谷或河谷石上分布于松桃、江口、荔波、赤水、赫章、毕节、水城、平塘、都匀等地性平,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作用主治脾虚食积,消化不良,小儿疳积23 骨牌蕨又名上树咳、桂寄生,系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Lepidogrammitis rostrata (Bedd.)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 1 000~ 1 850 m 的常绿阔叶林下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印江、榕江、雷山、黎平、剑河、惠水、独山、荔波、三都具有清热利尿,除烦作用主治淋漓癃闭,热咳,心烦,淋症,感冒,疮肿324 肉质伏石蕨又名豆瓣鹿衔、底绿通经,系水龙骨科植物肉质伏石蕨Lemmaphyllum carnosum Presl 的全草生于海拔 1 300 m 左右的林下,附生于石上分布于荔波、兴义、毕节、正安、息烽性凉,味甘、辛具有活血散瘀,清热止咳,解毒消肿,利湿散结作用主治淋巴结核,咯血,风湿痹痛,尿结石,腹水,小儿惊风,肺热咳嗽,骨折,中耳炎,毒蛇咬伤25 小叶伏石蕨又名镜面草、靠背金钱、伏石蕨,系水龙骨科植物小叶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 的全草。

      生于海拔 720~1 000 m 的密林下,附生于树干上或石上分布于施秉、荔波具有清热止咳,凉血止血,解毒作用主治肺热咳嗽,肺痈,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瘰疬,痈疮肿毒,皮肤湿痒,风火牙痛,风湿骨痛含蜕皮甾酮、蕨甾酮等化学成分26 丝带蕨又名木兰、木劳金,系水龙骨科植物丝带蕨 Drymotaenium 4miyoshianum (Makino) Makino 的全草生于海拔 800~2 200 m 的溪边或山坡密林下,附生于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松桃、威宁、毕节、安顺、贞丰、安龙、长顺、都匀、翁安、道真具有清热熄风,活血作用主治小儿惊风,劳伤27 滇鳞果星蕨又名滇星蕨、千里马,系水龙骨科植物滇鳞果星蕨Lepidomicrosorium subhemionitideum (Christ) P.S. Wang 的根茎生于海拔 600~1 550 m 的密林下、攀缘石上、树干上分布于赤水、道真、荔波、三都、独山、榕江、贞丰等地具有清热止咳,活血通络,除湿止痛作用主治咳嗽,骨折,跌打损伤,劳伤疼痛,风湿痹痛28 相异石韦又名破血丹、小蛇头草,系水龙骨科植物相异石韦 Pyrrosia assimilis (Bak.) Ching 的全草。

      生于海拔 500~1 050 m 的溪边、路边及林下石上或树干上,石灰岩及酸性山地均见分布于罗甸、平塘、独山、都匀、贵定、福泉、凯里、黎平等地具有镇惊,清热,利尿,止血,解痉,祛风安神作用主治癫痫,小儿惊风,淋症,外伤出血,肺热咳嗽529 波氏石韦系水龙骨科植物波氏石韦 Pyrrosia bonii (Christ ex Gies.)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约 1 000 m 的林下分布于务川、兴义、安龙、册亨、荔波、独山、贵阳、紫云等地性凉,味苦、涩具有清热,镇惊,利尿,止血作用主治癫痫,小儿惊风,淋症,外伤出血,肺热咳嗽30 光石韦又名牛舌条、牛皮凤尾草、大肺痨草,系水龙骨科植物光石韦 Pyrrosia calvata (Bak.)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 400~1 900 m 的林下石上、树干上或石灰岩山地分布于思南、黄平、织金、纳雍、务川、贵阳等地性凉,味苦、酸具有清热除湿,利尿止血,止咳化痰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小便不利,石淋,吐血,外伤出血,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尿结石,外伤出血含芒果酸、异芒果酸、绿原酸等化学成分31 毡毛石韦又名大金刀、牛耳朵,系水龙骨科植物毡毛石韦 Pyrrosia 6drakeana (Franch.) Ching 的叶。

      生于海拔 1 500~2 500 m 的石上分布于盘县性平,味甘具有清热解毒,通淋作用主治尿淋症32 西南石韦又名长柄石韦、扁担草,系水龙骨科植物西南石韦 Pyrrosia gralla (Gies.)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 1 900~2 540 m 的石灰岩缝中分布于威宁、贵阳性凉,味微苦具有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作用主治淋症,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33 石韦又名小叶下红,系水龙骨科植物石韦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的全草生于海拔 700~2 000 m 的路边、林下、林缘的树干上或石上分布于贵州各地性寒,味苦、甘有利水通淋,清热止血,化痰止咳作用主治热淋,血淋,石淋,小便淋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咳嗽,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尿结石,外伤出血含里白烯、苷、甾醇、糖、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镇咳、祛痰作用、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34 有柄石韦7又名小石韦、猫耳朵,系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的叶生于海拔 300~1 600 m 的疏林下、林缘、裸石上及石墙上。

      分布于赫章、赤水、习水、桐梓、松桃、安龙、册亨、贵阳、修文、清镇等地性微寒,味苦、甘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止血作用主治热淋,血淋,石淋,小便淋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咳嗽含甾醇、绿原酸等化学成分35 柔软石韦又名牛舌条、大石韦、多形石韦,系为水龙骨科植物柔软石韦Pyrrosia porosa (Presl) Hovenk.的叶生于海拔 350~1 600 m的石灰岩地区的林下、林缘、灌丛下、旷地的石上,也附生树干上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凉,味苦、甘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止血作用主治水肿,石淋,小便涩痛,外伤出血36 庐山石韦又名叶下红、血公鸡,系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 (Bak.) Ching 的叶生于海拔 1 100 m 的山谷沟边石上分布于榕江、桐梓等地性平,味苦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止血作8用主治热淋,石淋,小便淋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咳嗽,腹泻,跌打损伤37 相似石韦系水龙骨科植物相似石韦 Pyrrosia similis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 480~ 980 m 的石灰岩山地林下石上分布于兴仁、福泉、荔波、独山、平塘具有清热利尿,通淋作用。

      主治接骨,淋病,蛇虫咬伤38 越南石韦系水龙骨科植物越南石韦 Pyrrosia tonkin-enses (Gies.) Ching的叶生于海拔 500~970 m 的石灰岩地区的低山河谷地带,附生树干上或石上分布于荔波、安龙、册亨、望谟、罗甸、关岭、镇宁、安顺性凉,味微苦具有清热利尿作用主治尿道炎,热咳,淋病39 绒毛石韦系水龙骨科植物绒毛石韦 Pyrrosia subfur -furacea (Hook.)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 350~1 300 m 的路边林缘石上或林下树9干上分布于普定、平坝、六枝具有清热利尿,通淋作用主治接骨,淋病,尿道炎,蛇虫咬伤40 石蕨又名鸭舌鱼鳖、石豇豆、金扁担、金挖耳、手指背,系水龙骨科植物石蕨 Saxiglossum angustissimum (Gies.) Ching 的全草附生于海拔 550~2 500 m 的树干、石上或石壁分布于威宁、荔波、独山、平塘、松桃、印江、德江、修文、清镇性凉,味淡具有镇惊,活血调经作用主治疝气,小儿惊风,肺热咳嗽,水肿,肾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未完待续)【参考文献】[1]王培善,王筱英. 贵州蕨类植物志,第 1 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 :112.[2]贵州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 贵州中药资源,第 1 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624.[3]吴征镒. 新华本草纲要,第 3 册,第 1 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706.10[4]何顺志. 贵阳市中草药资源,第 1 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49.[5]何顺志. 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第 1 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190.[6]贵州省中医研究所. 贵州中草药名录,第 1 版[M].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55.[7]汪毅. 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第 1 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 360.[8]陈德缓, 罗廷华,张厚权 . 苗族医药学,第 1 版[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428.[9]邱德文, 杜江 . 中华本草·苗药卷,第 1 版[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 :178.[10]孙济平.毛南族医药,第 1 版[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246.[11]赵俊华,潘炉台,张景梅,等. 仡佬族医药[M].贵阳:11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2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