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卷(含答案).docx
51页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下列音程中音数是21/2的是( )A.增四度B.小三度C.增三度D.纯五度【答案】 C2、巴洛克时期历经( )年A.100B.120C.150D.200【答案】 C3、“在欣赏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同一主题的不同乐器’”,其教学重点是( )A.音高B.速度C.音色D.力度【答案】 C4、两组学生跟随二声部音乐进行体态律动一声部单独出现时,另一声部律动停止;声部之间是模仿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也是模仿;声部之间是交织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相互协调配合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体现的关系是( )A.元素—能量—语言B.时间—空间—能量C.时间—语言—声势D.空间—声势—才能【答案】 C5、“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朗诵诗歌,配合各种声势活动,使用回声的方式让学生模仿,从而训练学生的听觉、记忆和句式感上述“原本性”教学方法体现的关系是( )A.听赏——理解——创新B.认知——符号——分析C.语言——动作——舞蹈D.欣赏——表述一一即兴【答案】 C6、“在《多姿的线条》一课中,老师示范傣族孔雀舞中典型的‘三道湾’动作,并分析讲解其基本的舞蹈特征”,此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自主探究法C.体验法D.小组讨论法【答案】 A7、“老师将当地的豫剧艺术引入学校并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学唱、创编剧本和新曲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当地音乐文化”,这一课程的性质是( )A.基础课程B.专业课程C.校本课程D.国家课程【答案】 C8、下列属于舒伯特声乐套曲的是( )A.《美丽的磨坊姑娘》B.《野玫瑰》C.《鳟鱼》D.《菩提树》【答案】 A9、提出“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将音乐制作与音乐欣赏作为音乐实践,融思维与行动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是( )A.雷默B.埃利奥特C.鲍曼D.里吉尔斯基【答案】 B10、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过笔试等方式获取学生素质和相关数据,这属于下列哪种研究方法?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个案研究D.历史研究【答案】 C11、“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属于( )教学法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铃木镇一【答案】 A12、与dim.意思相同的表情术语是( )。
A.crescB.ritC.simD.decresc【答案】 D13、火邪致病A.传染性强B.易伤津液C.易伤阴位D.易伤津耗气E.易袭阳位【答案】 D14、( )是在相和歌音调的基础上,吸收民间音乐“吴歌”“西曲”发展起来的A.鼓吹乐B.相和大曲C.清商乐D.清宫调【答案】 C15、“吴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A.理解多元文化B.面向全体学生C.重视音乐实践D.弘扬民族音乐【答案】 C16、学堂乐歌大多选取日本和欧美的歌曲旋律填词而成下列由我国音乐家自创的学堂乐歌是( )A.沈心工《竹马》B.李叔同《送别》C.李叔同《春游》D.沈心工《体操——兵操》【答案】 C17、学生在学习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和《扎红头绳》课之后,接下来的环节,哪一项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增强创造意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A.学生进行表演唱B.学生来表演歌剧《北风吹》选段C.根据特色旋律进行歌词的创编D.自主查阅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答案】 C18、中成药应选用 查看材料A.四神丸B.复方黄连素片C.归脾丸D.参苓白术散E.保和丸【答案】 A19、音乐鉴赏课上,小明没有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小明的“学生成长记录表”上记录:“该名学生不能回答出规定问题,音乐知识匮乏。
这名教师违背了音乐课程评价原则中的( )原则A.指向性B.科学性C.可操作性D.发展性【答案】 D20、课堂上,老师让学生默唱歌曲,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哪种能力( )A.内心听觉B.即兴创作C.情感表达D.体态律动【答案】 A21、音乐教学过程是由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顺序和课时安排来划分的,具体分为三个阶段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法、教学理念,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体会音乐、实践音乐,通过交流、启发、碰撞等,将教学过程推向高潮这个过程属于哪个阶段?( )A.起始阶段B.展开阶段C.拓展阶段D.结束阶段【答案】 B22、音乐家( )的作品被舒曼评价为“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A.舒伯特B.勃拉姆斯C.肖邦D.德彪西【答案】 C23、下列关于完满终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结束主和弦必须为强拍,根音旋律位置B.低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即四五度进行C.比不完满终止有更强的收束感,更适宜结束全曲D.与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并称为结束终止的三种基本类型【答案】 D24、隋唐时期的( )最能反映当时的音乐文化成就A.变文B.曲子C.燕乐D.琴歌【答案】 C25、相和大曲中,( )表示音乐的高潮部分。
A.艳B.乱C.解D.趋【答案】 B26、关于曲式中的“再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再现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重复,但不是立即重复B.再现所指的重复不仅仅是原样重复C.音乐材料的再现只可能是某个较短的片段D.再现不仅包括音乐材料,还包括构成音乐的其他要素【答案】 C27、下列对我国近代音乐家事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曾志态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创作了多部儿童歌舞剧,并创办了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B.冼星海的音乐创作鲜明地贯穿着爱国、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的主题C.黄自于 1927 年组建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D.贺绿汀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和比较音乐学观点对中国传统音乐历史进行研究【答案】 B28、立部伎一般用( )人演奏A.64~180B.190~200C.200~250D.200~250【答案】 A29、春秋时期产生的著名古琴曲是( )A.《高山流水》B.《平湖秋月》C.《广陵散》D.《潇湘水云》【答案】 A30、在欣赏《留冰圆舞曲》时,下列哪个活动强调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实践?A.学生聆听音乐想象溜冰的动作B.学生观看华尔兹舞蹈录像C.学生随音乐呼唱主题并模仿溜冰的动作D.请一位同学说说溜冰的感受【答案】 C31、在欣赏《保卫黄河》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创作背景,用时5分钟。
其余的时间用于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用时35分钟试问该教师的时间分配是为了遵循哪一音乐教学原则?( )A.音乐性原则B.形象性原则C.愉悦性原则D.创造性原则【答案】 A3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特色乐器下面对应不正确的是()A.维吾尔族木卡姆B.蒙古族马头琴C.彝族月琴D.苗族伽椰琴【答案】 D33、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属于(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讲演法【答案】 B34、课堂上,教师播放了《流水》让学生欣赏,并在聆听过程中感受乐曲的内容与情感随后,教师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乐器带来的不同感受,这属于( )模块A.歌唱B.演奏C.音乐编创D.音乐鉴赏【答案】 B35、创作于1950年的钢琴组曲《乡土节令诗》的作者是( )A.李焕之B.贺绿汀C.马思聪D.江文也【答案】 D36、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对实践活动的参与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音乐的听赏感知,集体合作完成的演唱演奏及编创活动进行的评价可用( )的方式A.定量评价B.定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B37、初次学习吹奏口琴时,老师应指导学生从哪个音区开始?( )A.低音区开始B.中音区开始C.高音区开始D.次高音区开始【答案】 B38、教师在九年级“费加罗咏叹调” 欣赏教学过程中加入创造环节, 下列最适合作为创造教学活动的是( )。
A.学生分组模仿和表演, 并进行自评与互评B.学生为该旋律编创钢琴四手联弹小品C.学生以该旋律为主题, 写作 8 小节变奏D.学生欣赏该歌剧视频并跟唱旋律【答案】 C39、下列欧洲国家与其民间音乐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A.波兰一波尔卡B.意大利一玛祖卡C.捷克一塔兰泰拉D.奥地利一约德尔山歌【答案】 D40、信天游《脚夫调》《兰花花》的结构特征是( )A.上下句B.螺蛳结顶C.起承转合D.鱼咬尾【答案】 A41、陈老师在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没有采用数学运算方式,而是将音符时值的时间关系与音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不同音符时值的关系,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 )A.唯理主义B.折中主义C.理性主义D.实用主义【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