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乙烯共混改性.docx
3页一摘要:聚乙烯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量居各种塑料首位聚乙烯(PE) 是由乙烯聚合而得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分子仅含有C、H两种元素,所以是 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酸、碱以及耐极性化学物质腐蚀的性质聚乙烯(PE) 树脂是以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聚乙烯的分子是长链线 形结构或支链结 构,为典型的结品聚合物在固体状态下,结品部分与无定形部分共存结品 度视加工条件和原处理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密度越高结晶度就 越大°LDPE结 晶度通常为55%〜65%,HDPE结品度为80%〜90%PE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 能,但其表面呈惰性和非极性,造成印刷性、染色性、亲水性、粘合 性、抗静 电性能及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其耐磨性、耐化学 药品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及耐热等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改性来 提高其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其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气性质和加工性质优 良,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包装、汽车、建筑以及家用电器等方面也作为泡沫塑 料广泛用于绝热保温、包装和民用等各领域但是,这些材料都是一次性使用, 且质轻、体积大、难降解,用后即弃于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有效 合理地回收利用废旧泡沫塑料就显得日益重要。
聚乙烯的改性目标聚乙烯的下述缺点影响它的使用,是改性的主要目标1) 软化点低低压聚乙烯熔点约为Ig0'C高压聚乙烯熔点仅高于0°C, 因此聚乙烯的使用温度常低于10 0C2) J强度不高聚乙烯抗张强度一般小于30M Pa.大太低于尼龙6、尼龙 66、聚甲醛等工程塑料3) 易发生应力开裂4) 耐大气老化性能差5) 非极性,不易染色、印刷等(6) 不阻燃、极易燃烧根据密度的不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其密度范围是0.91s0.94g / cm*高密度聚乙烯(HDPE) -其密度范围是0.94s0.99g / cm*中密度聚乙烯(MDPE)其密度范围是0.92 s0.95g / cm*根据乙烯单体聚合时的压力低压聚乙烯一压力0.1si.5MPa 中压聚乙烯一1.5s8 MPa 高压聚乙烯压力为150s250MPa二、PE共混改性的机理(1 )有机增韧理论:在塑料技术发展过程中,使用橡胶粒子与塑料进行共混改性即使有机粒子一弹 性体作为增韧性,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产生出SBS等一人批新材料,已经在工 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弹性鞋底材料、虽然获得理想的韧性却损害了复合材料宝 贵的刚性和强度,劣化了加T流动性和耐热变形性,提高了成本,因而有一定的 局限性。
2)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理论随着无机粒子的超细化特别是微米粒子和纳米粒子出现以后,人们已经不再把 碳酸钙当作廉价填料看待现在人们认为当无机超细粒子存在还可以产生应为集 中效应,易引发周围树脂产生微裂纹,吸收一定变形功和冲击能使材料不至破坏, 这就是所谓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理论3)有机包覆、三元共混理论(国外双称壳/核理论)我们【】刘伯元,陈大根,杜方潮第三代HDPE大 口径双壁波纹管增强增韧母料的研制与应用塑料加工,2005,10:26-30在设想这样 的问题.能不能把这两个理论的优点结合起来,克服它们的缺点,形成一个更 好的理论?丰这个思路我们从三个方面人手:①橡胶共混塑料,其橡胶粒子是柔 软的可压缩性很大一个橡胶粒子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压缩到它本身体积很小的比 例如1 / 5—1 / 10这样一来,当遇外力时它可以变形小一点如原体积的5-1 / 10,借此释放冲击能量 保持韧性另一方面较小的形变不会影响整个制品的 刚性和强度②上述思路指导我们设计一种微观的”复合粒子”,不再是单一无 机体制成的”硬球”,也不是由单一倾成的”'软球',而是一种复合求复合粒子它的内部 了称为核,是由无机粉体构成的硬核.它的表面是一层由橡胶构成的壳,其体积 为总体积的1 / 5—1 / 10。
艮所胃'壳「该“结构③上述设计完成的关键有两点首 先是用少量橡胶、助剂来包覆大量的无机超细粉体,这种技术称为有机包覆技 术.其次是将有机包覆完成后的壳一核材料或称具有无机填料硬核和橡胶柔 软层一壳的二元填料或二元母料加入到设定的某种基体树脂中去对于PVC无需 造粒,粉料可以直接加入对于其他聚烯烃树脂或T程塑料则一定要先造粒,作 成母料或专用料再加入到某种树脂中如PE这样一来,由于橡胶的使用已从 聚合 物的填充改性发展到聚合物的共混改性由于无机填料、橡胶、塑料三者 存在已经构成三元体系,所以这种新型改性材料就称为:”有机包覆、三元共混 体系”材料三、聚乙烯共混(聚)改性的方法(1) 共聚改性 聚乙烯的共聚改性包括配位共聚合,如乙丙橡胶(EPR)、三元 乙丙橡胶(EPDM)以及乙烯同1-丁烯、1-戊烯的共聚物;聚乙烯的自由基 共 聚合,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离子型共聚合,如乙烯-(甲基)丙烯 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EGMA)的共聚物等通过共聚反应,可以 改变大分子链的柔顺性或使原来的基团带有反应性官能团,可以起到反应性增 容剂的作用2) 共混改性共混改性是用其它树脂、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PE共混,以此 改善PE的韧性、抗冲击性、印刷性、对油类阻隔性等性能。
①高低密度PE共 混改性低密度PE较柔软,强度较低;而高密度PE强度 大,韧性较差,两 者共混,可取长补短,制得硬度相异的PE材料HDPE/LDPE共混体系中加入 LLDPE(线性低密度PE)或VLDPE (极低密度PE),则由于LLDPE或VLDPE与HDPE 共品,与LDPE部分共晶,而达到改善其性能的目的②PE与CPE (氯化聚乙 烯)共混改性CPE与PE共混后,共混物中引入氯原子,可以改进PE的阻 燃性选用适当的相容剂,可改善两者的相容性,避免其它阻燃方法可能造成 的制品性能下降另外,PE与CPE共混还可改善PE的印刷性、韧性③PE与 EVA共混改性PE与EVA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具有优良的柔韧性、透 明性、较好的透气性和印刷性,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同时制品的力学强3度有 所下降④PE与橡胶共混改性HDPE与橡胶类物质(如丁基胶、天然胶、丁 苯胶、乙丙胶等)共混,可显著提高其冲击性能⑤PE与PA (聚酰胺)共混 改性将PA掺入PE可提高PE对氧及烃类溶剂的阻隔性但由于分子结构的 差异,PA与PE的相容性差,徐僖等通过紫外线辐射,使PE分子链上引入C = 0,—COOH—,—OH等极性基团,在与PA熔融共混过程中,引入的极性基 团与PA分子链上酰胺基或端胺基发生化学反应,增强了 HDPE与PA的界面相 互作用。
四、结论乙烯的共混改性是工厂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聚乙烯材料共混改性技术的零活运用,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聚乙烯制品的不同要求1、不同密度的聚乙烯的共混改性于吹塑中空制品而言,如果用于吹塑中空制品的专用原料易于从市场上购买,则 无需采用共混和改性技术,原料生产厂家则已经解决这类问题正是由于市 场上的专用原料较少和供应的不平衡,才促进了共混改性技术的发展根据不同 的吹塑中空制品的性能要求,可以通过调整低、高密度聚乙烯在配方中的不同比 例来满足要求一般说来,小型制品、要求较软的制品、盛放化学药品、洗涤剂 之类的容器,低密度聚乙烯的比例应该高些,高密度聚乙烯的比例应该低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低、高密度聚乙烯都能用于吹塑中空制品,应该从市场上选 择能用于吹塑的塑料材料,并通过改进配方设计,使制品的性能价格比达到最优2、不同分子量的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改性于同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来说,即使同为可用于吹塑成型的,可能在密度上相差 无几,但从分子量上来说,差别可能较大树脂牌号手册上一般对材料的分子量 都没有标出,而从融体指数上大致可以看出 挤出吹塑中空制品时,随着所用 吹塑级的分子量的提高,熔体强度会相应提高,同时制品的机械性能也会提高。
但在实践中发现,当分子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熔体强度和挤出速率反而有下降 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后,对制品的正常生产将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时 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制品加工时,出现分子提高,熔体强度和挤出速率下降的 情况,这与挤出机螺杆和进料段设计有较大的关系虽然在设备上改进可以取得 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从材料配方上进行改进更能取得当期实效和减少设备改造的 投资不同分子量、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聚乙烯按比例共混,对于改善材料的分子量分 布和材料内微量添加剂元素的分布大有好处将它用于挤出吹塑往往容易收到较 好的效果从制品的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及生产中的各项工艺性出发,可以比较 自由的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配方,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往往还可达到降低生产 成本的目的在工厂的现场生产当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还会有许多不 同的要求比如说采用一些分子量较低的材料来代替分子量较高的塑料原料,不 但是市场供应状况的限制,还有可能是制造成本的要求,比如,在HDPE中加人一定 量的,就能有效的改善的刚性,而且不会影响的冲击强度加入的比例需要根据产 品的要求来确定在加工塑料制品时,适当的加入各种不同的填充剂,不但可 以提高塑料制品的刚度和硬度,同时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原料成本。
单就降低成 本这点出发,对许多附加值低的产品来说,就值得作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