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程序.doc
8页山西兰花丹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体化程序文件文件编号: LHDF/QEOB-12-2012文件名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程序版本:B1目的通过对危险源的辩识,风险评价,判定出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为建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确保对重大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可能产生的事故和危害2范围适用于公司在活动、产品、服务过程涉及的作业场所内的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公司重大风险清单》3.2安环科组织和指导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工作;负责编制《公司重大风险清单》3.3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并对本部门存在的危险源按照策划的控制措施实施控制4工作程序4.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生产或服务全过程,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危险源排查、辨识、汇总登记,再进行风险评价、分析确认、上报、建档4.2危险源辨识4.2.1辨识范围公司各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按照安环科要求填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填表时应考虑以下内容:a)岗位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相关方和访问者)的活动;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它人为因素;d)工作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装置,无论是由本企业还是外部所提供;e)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f) 工作场所内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人员带来安全风险和健康损害;g) 由公司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h) 设备、工艺、材料发生变化时所带来的新风险和健康损害;i) 由于体系范围发生变化,新的运行和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和健康损害;j) 工作区域、设备在设计时,要考虑有关风险,包括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k) 对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l)公司安全生产主要部位:易发生火灾、爆炸重大事故的场所(甲醇合成塔、煤气发生炉、贮罐、化学品库、锅炉、油库等)m)公司重点监控单位:已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n)危险源辨识要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考虑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性危害、生理性危害、行为性危害及其他危害类型4.2.2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使用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座谈的方法以及使用预先危害(因素)分析法;4.2.2.1安全检查表:剖析系统,列出危险源,确定检查项目,按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表格对应的项目内4.2.2.2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存在的危险源4.2.2.3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操作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对生产活动过程进行危险源分析4.2.2.4预先危害(因素)分析: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危害事件发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类比分析和评价4.2.3危险源辨识实施各部门组织具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人员组成辨识组,收集本单位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安全管理文件,采用 4.2.2的方法对本单位范围内的生产、服务全过程进行危险源排查,分析危险源导致的风险,将辨识出危险源分类填入《危险源清单》,报公司安环科,安环科组织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代表对各单位、部门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和汇总。
4.2.4危险源的评审更新随着生产的进行或生产工艺流程有变化时,危险源应更新正常情况下,每年应重新辨识一次,更新应在每年3月1日前完成;当工艺流程、生产规模、生产安全状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辨识、更新4.3风险评价4.3.1评价准备有关部门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员工代表组成评价组,收集准备有关的风险评价资料,包括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及其他安全管理要求,《危险源清单》和事故统计表等资料4.3.2评价流程分析调查危险源——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4.3.3评价方法:是非判断法、打分法等4.3.3.1是非判断法在评价风险等级时优先采用是非判断法:a)严重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风险因素;b)员工及外来人员有严重抱怨和要求的风险因素;c)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风险因素;d)紧急状态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害、健康损害的风险因素;e)已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符合以上条款的直接判为重大风险4.3.3.2 安全评价打分法公司制定的安全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以及与其对应的风险度R风险度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风险度大,说明危险性大,需增加安全措施,或减少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详见附表)危险度分数值在15-20分为重大风险,20-25为巨大风险,其中重大和巨大风险应上报公司,由公司集中控制,中等危险的危险源,由各相关部门控制,上报公司安环科备案,轻微危险和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由各作业岗位自行控制。
4.3.4依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结果,判定出的重大风险,填写《重大风险清单》4.4风险控制 4.4.1 风险控制的优先原则: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措施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 个体防护装备4.4.2重大风险的控制方法:a)运行控制b)目标和方案c)应急准备与响应d) 定期检测检验及评价,采取局部停车进行整改e) 立即停车进行整改4.4.3 一般风险因素的控制方法可采用培训、警示、标识等4.4.4 安环科组织各部门制定本部门风险的控制措施,并经安环科、各部门分管经理、安全副经理审批,相关各部门遵照执行4.4.5风险控制策划可参考以下内容:风险度等级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实施期限<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不需要采取措施,但需要保存记录4-8可接受风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岗位指导书但需要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9-15中等风险可考虑建立目标、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年度大修时修理15-20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检测及评价在规定期限内整改20-25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价及时尽快整改4.4.6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必须满足使风险降低至有效控制范围,而且不会带来新的不可允许或重大风险。
4.4.7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风险的原则,其次考虑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潜在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作为最后手段4.4.8员工参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有员工代表参与,员工代表要来自基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4.9 风险控制措施传递实施a)安环科负责将分公司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确定,并将重大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汇总后传递至公司相关部门及人员,并将此信息报山西兰花科创化工生产经营管理中心安全环保部备案, b)各部门按照审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实施控制c)企管科、工会协助安环科确定与公司员工工作有关的健康损害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并传递至相关部门和人员(含外包人员及新入职人员)遵照执行d)各职能科室现场检查活动所涉及到的危险源和健康损害,执行相关的控制措施4.4.10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安环科每月或事故发生时,组织各部门及员工代表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提出风险控制改进措施,并按《文件控制管理程序》修订《危险源、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提高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并保留风险控制措施评审相关记录4.5 危险源及重大风险因素的更新和持续改进当工艺、材料、设备、体系范围发生变化时,要持续辨识危险源,形成文件传递至相关部门,重新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4.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监测;4.7.1安环科应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全过程进行监测,执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控与测量控制程序》4.7.2当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涉及有关教育培训和协商与交流时,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和《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4.7.3安环科对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培训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汇总分析和考核4.8记录管理各部门负责保存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5相关文件《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控与测量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台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表》《重大风险清单》附表: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等级(L)事件发生可能性(L)标准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及保护措施,以及员工安全意识相当高,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且行之有效,或过去曾经发生事故或事件3没有保护措施(例无保护装置、个体防护用品),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危害容易被发现(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监测,或曾经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未做过任何监测,或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措施不力,或危害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控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S:事件发生结果的严重性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万元停工情况公司信誉度1完全符合无人员伤亡无财产损失没有停工信誉没有受损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0. 5影响不大,基本不停工公司范围内3不符合公司或行业安全方针、制度及规定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疾病等伤害>0.5车间一套装置停工或设备损坏公司周边区域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10公司或公司内2个以上车间停工行业内及市区范围内有影响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人员死亡>20整个公司停工停产省内重要重要影响R:危险等级划分风险度等级<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4-8可接受风险9-15中等风险15-20重大风险20-25巨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