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塔前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30页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塔前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拟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某种地理现象实验步骤:①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的光源)下,保证两个玻璃盘接受同样的光照射,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②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一个玻璃盘中;③在塑料瓶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温度计插进其中,并将另一温度计悬挂到另一个玻璃盘中去据此完成实验结论应为A.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同,两盘之间空气交流显著B.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完全相同,因为两盘内土壤热容量相同C.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D.两支温度显示的温度无法进行比较参考答案:C2. 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B.在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天空总是特别蓝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近日点D.早晨和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参考答案:D3.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20.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参考答案:C B4. 2017年3月,内江市加入了共享单车联盟,ofo宣布在内江市中心城区投放千余辆共享单车,覆盖东兴城区及各商圈,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 内江市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①缓解交通拥挤 ②吸引外来游客 ③倡导低碳出行 ④减少尾气排放 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④⑤21. 下列场所附近适合放置共享单车的是①地铁站口 ②公交车站③高速公路路口 ④住宅小区⑤隧道口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⑤参考答案:20. B 21. C20. 单车出行,可以减少机动车出行的数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及城市交通污染,对于促进自行车发展和吸引游客无关,故选B。
21. 共享单车投放地,应当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公交车站及地铁站口和住宅小区,对于自行车的需求量大,故选C5. 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但未改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20~21题20.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 )A.160E B.40E C.160W D.80W21.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参考答案:C C6.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A. 减少土壤蒸发 B. 滞留雨水污染物 C. 增加雨水下渗 D. 增加地表径流量8. 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有A. 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 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C. 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 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参考答案:7. C 8. D【7题详解】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
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增加雨水下渗,地下水充足,古树无须灌溉,C对多气孔不能减少土壤蒸发,A错梯形砖上宽下窄,地表砖的缝隙小,不易滞留雨水污染物,B对下渗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小,D错8题详解】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D对,A错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减轻对古树的危害的作用小,B错北京主要是落叶林,冬季不是古树生长时期,C错7. 下图中MN、AB分别为纬线和晨昏线的一段,AB与MN交于O点A点与N点地方时相同且该日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O,O点与N点经度相差45读图回答下题该日O点昼长为A. 12小时 B. 6小时 C. 4小时 D. 2小时参考答案:B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O说明A点出现极夜现象,地方时为12点A点与N点地方时相同,O点与N点经度相差45即3小时,那么O点地方时为9点或15点,O点位于晨昏线上,因此日出9点,日落15点,故B正确或将题目中图形转化后如上图所示)8. 地理小实验中常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测定某地的纬度,位于不同地点的四组同学分别用1米长的标杆测得①②③④四个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正午影长,据此回答四个观测点按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①④②③参考答案:B9. 未来1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和环境保护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实施电动汽车科技战略。
据此完8~9题8.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属于A.劳动力主导型工业 B.原料主导型工业 C.能源主导型工业 D.技术主导型工业9.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的主要因素有①交通流量 ②人口年龄构成 ③消费需求 ④空气质量 ⑤气候条件 ⑥土地价格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参考答案:8.D 9.B 10. 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据此回答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是A.土壤 B.岩石 C.矿物质 D.成土母质参考答案:A11.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如图),到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要从现在的22%增长到25%,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17. 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大气污染 B. 土地沙漠化C. 土壤盐碱化 D. 水土流失18. 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有( )A. 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B. 东部地区推广新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C. 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D. 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保护环境参考答案:17. D 18. B【17题详解】中原经济区的西部三个生态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故D正确大气污染不属于生态问题;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区不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故A、B、C错误18题详解】图示区域的东部地区属华北平原,是我国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盐碱化的发生主要由不合理灌溉引起,因此,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是有效防治盐碱化的措施之一故B正确该区域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黄河的“地上河”特征所致,因此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对防治洪涝灾害效果不明显,故A错误西部地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大规模梯田改造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故C错误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不符合客观实际,故D错误12. 过去拉丁美洲国家受殖民统治影响,如今则在跨国企业与国际贸易的不平等交换下,使得贫穷与贫富不均成为普遍的现象,大量人口由乡村移入都市1960年代以来,墨西哥北部边境出现数千家外资企业,吸引大量人口移入,在创造了近百万的工作机会的同时,环境问题与流行痰病也接踵而来据此回答美墨边界区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密度是墨两哥最高之处 ②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所致③人与人接触频繁所致 ④人们医疗知识与医疗设备不足⑤都市水质较差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参考答案:D13.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据此回答3~4题3.我国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里的三江指的是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不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多冻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参考答案:B C14. 下图示意非洲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能够给甲、乙两地带来丰富降水的盛行风是( )A. 冬季的西南季风 B. 夏季的西南季风C. 冬季的东北季风 D. 夏季的东北季风5. 影响甲、乙两地的盛行风因季节而发生改变,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气温的季节变化C.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D. 降水的季节变化6. 甲、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地形分布 ②洋流 ③纬度位置 ④海陆位置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参考答案:4. B 5. C 6. D【4题详解】A. 甲、乙两地冬季吹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从陆地吹来,携带的水汽较少,带来的降水少。
故A错误B.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来自大西洋和几内亚湾,饱含水汽,带来丰沛降水故B正确C. 冬季盛行东北信风,故C错误 D. 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5题详解】甲、乙两地季节性的盛行风是指冬半年的东北信风和夏半年的西南季风,两种盛行风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结果,而气压带和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6题详解】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主要表现为降水量的不同甲地因距海较近,且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地距海较远,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甲、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①地形分布和④海陆位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15. 当北京迎来2012年第一道曙光时,我国某地还在黑夜笼罩中则该地最不可能位于北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