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学》全册配套教学课件1.ppt

1094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342867996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55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学全册配套教学课件中医学全册配套教学课件1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中医医学学第第6 6版版 主编主编 李家邦李家邦 (获优秀教材奖)(获优秀教材奖)第第7 7版版 主编主编 李家邦李家邦第第8 8版版 主编主编 高鹏翔高鹏翔 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出版第一讲第一讲 绪论绪论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李荣亨李荣亨中医学中医学任务任务 原汁原味把中医学的基本原汁原味把中医学的基本内容(浓缩再浓缩内容(浓缩再浓缩精华中精华中的精华)作一简单介绍的精华)作一简单介绍第一节第一节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1 1中医学的起源中医学的起源1.1 1.1 内科内科 仙鹤草仙鹤草止血马齿苋马齿苋止痢1.2 1.2 外科外科 刘寄奴刘寄奴消肿(外伤)消肿(外伤)蟾蜍皮蟾蜍皮外敷可使包块消退外敷可使包块消退1.3 1.3 针灸针灸 石头刺激人体某些部位,可以止痛石头刺激人体某些部位,可以止痛树树竹竹铁铁铜铜银针银针 中医中药是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逐渐中医中药是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也就是说:中医学来源于实践中医学来源于实践2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2.1 2.1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分素问素问和和灵枢灵枢两部份。

      后世将其称为两部份后世将其称为“医家之宗医家之宗”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共共1818卷,卷,162162篇,篇,2020余万字本著作系统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本著作系统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内容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内容2.2 2.2 难经难经 难难经经传传说说为为战战国国时时期期秦秦越越人人扁鹊扁鹊所作本本著著作作在在内内经经基基础础上上有有所所发发展展,该该书书以以问问答答形形式式详详细细论论述述了了脏脏腑腑、经经络络、脉学、腧穴、针法等内容脉学、腧穴、针法等内容黄黄帝帝内内经经与与难难经经两两部部著著作作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3 3药物学的发展药物学的发展3.1 3.1 药论药论 西西汉汉初初期期,药药论论问问世世,但但现现已已失传3.23.2 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 五五十十二二病病方方19731973年年湖湖南南长长沙沙马马王王堆堆三三号号汉汉墓墓(西西汉汉)出出土土所所见见,载载药药247247种3.33.3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东汉)全书共载药东汉)全书共载药365365种。

      种其中植物药(其中植物药252252,动物,动物6767,矿物,矿物4646)书中论述了药物的性能与用法书中论述了药物的性能与用法四气:四气:寒、热、温、凉寒、热、温、凉五味:五味:辛、甘、苦、酸、咸辛、甘、苦、酸、咸七情: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相杀、相反3.4 3.4 新修本草新修本草 唐代唐代新修本草新修本草载药载药850850种,是世界上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第一部由由政府颁布政府颁布的药典3.5 3.5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 为为明明代代李李时时珍珍所所著著,书书中中载载药药18921892种种,绘绘图图10001000余余幅幅,收收录录方方剂剂1000010000余余个个作作者者花花了了3030余余年年时时间间,奔奔走走全全国国各各地地,被被公公认认为为世世界界最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3.63.6 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又增加了新药又增加了新药716716种3.7 3.7 中药大辞典中药大辞典 江苏新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中药大辞典载药载药57675767味3.8 3.8 中药学中药学 高学敏高学敏中药学中药学(20002000年)载药年)载药531531味味4 4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的发展4.1 4.1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伤伤寒寒杂杂病病论论为为我我国国第第一一部部临临证证医医学专著学专著,本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本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到到了了晋晋代代及及宋宋代代,该该书书被被王王叔叔和和、林亿等分成林亿等分成伤寒论伤寒论和和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书中提出了理法方药书中提出了理法方药的治疗原则(包括四诊、的治疗原则(包括四诊、八纲及治疗八法)八纲及治疗八法)它它在在总总结结了了前前人人的的医医学学成成就就基基础础上上确确立立了了辨辨证证论论治治的的基基本本原原则则,推推动动了了我我国国临临床床医医学学的的进进一一步步发发展展,是是一一部部优优秀秀的古典名著的古典名著,至今仍以此指导临床实践至今仍以此指导临床实践4.24.2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为隋代为隋代巢元方等集体编著而成巢元方等集体编著而成本本著著作作对对许许多多疾疾病病的的病病因因、证证候候作作了了细细致致的的论论述述,是是世世界界上上第第一一部部病病理理学学专著专著4.34.3 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 金金元元时时期期,出出现现了了各各家家学学说说的的学学术术争争鸣鸣,每每个个学学派派都都有有各各自自的的独独到到见见解解,开开创创了了临临床床医医学学发发展展的的新新局面寒凉派寒凉派 以以刘刘完完素素为为代代表表的的“寒寒凉凉派派”,认认为为病病因因以以火火热热为为多多,治治法法强强调调“降降火火”为主。

      为主攻下派攻下派 以以张张子子和和为为代代表表的的“攻攻下下派派”,认认为为病病因因以以邪邪气气为为主主,主主张张汗汗、吐吐、下以祛邪为重下以祛邪为重补脾派补脾派 以以李李东东恒恒为为代代表表的的“补补脾脾派派”,认认为为 “脾脾胃胃为为后后天天之之本本”,故故主主张张“补补脾脾”为为治病之要治病之要滋阴派滋阴派 以以朱朱丹丹溪溪为为代代表表的的“滋滋阴阴派派”,认认为为“阴阴常常不不足足,阳阳常常有有余余”,故故主主张张以以滋滋阴阴为首4.44.4温病学温病学 是是明清温病学派逐渐明清温病学派逐渐创建的一门独立学科创建的一门独立学科温疫论温疫论 明明代代吴吴又又可可提提出出“戾戾气气”致致病病的的 “戾气学说戾气学说”新概念,著有新概念,著有温疫论温疫论温热论温热论 清清代代叶叶天天士士所所著著温温热热论论提提出出了了温温病病辨辨证证“卫卫、气气、营营、血血”学学说说,此此辨证方法沿用至今辨证方法沿用至今温病条辨温病条辨 清清代代吴吴鞠鞠通通在在所所著著温温病病条条辨辨中中创创建建了了“三三焦焦辨辨证证”学学说说,与与伤伤寒寒论论“六经辨证六经辨证”相辅助相成相辅助相成四大经典四大经典”医著,不医著,不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也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产学术界认可的学术界认可的“四大经典四大经典”是是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难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部分中医教材及临部分中医教材及临床医界认可的床医界认可的“四大经四大经典典”是是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伤寒论伤寒论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4.5 4.5 外科学外科学麻沸散麻沸散 1700 1700年前,名医年前,名医华佗华佗应用应用“麻沸麻沸散散”进行麻醉,施行剖腹、扩创等外进行麻醉,施行剖腹、扩创等外科手术,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4.6 4.6 妇产科妇产科经效产宝经效产宝 经经效效产产宝宝是是我我国国现现有有的的最最早早一一部部妇妇产产科科古古书书作作者者昝昝殷殷集集唐唐以以前前诸家关于胎产的论述诸家关于胎产的论述妇人良方妇人良方-宋代宋代陈自明陈自明著著妇科证治准绳妇科证治准绳-明代明代王肯堂王肯堂著著傅青主女科傅青主女科-清代清代傅青主傅青主著著4.7 4.7 儿科儿科颅囟经颅囟经 汉代初年所著汉代初年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 北宋儿科名医钱乙所著北宋儿科名医钱乙所著幼幼集成幼幼集成 清清代代幼幼幼幼集集成成内内容容丰丰富富,有有许许多多独到见解。

      独到见解4.8 4.8 五官科五官科秘传眼科龙术论秘传眼科龙术论 唐唐代代秘秘传传眼眼科科龙龙术术论论是是我我国国第第一一部眼科专书部眼科专书5.5.预防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的发展5.1 5.1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5.1.1 5.1.1 调养正气调养正气 种种痘痘防防天天花花:1111世世纪纪开开始始应应用用“人人豆豆接接种种法法”预预防防天天花花1616世世纪纪写写出出种种豆豆新新书书,1818世世纪纪传传至至欧欧亚亚各各国国清清代代俞俞茂茂鲲鲲所所著著豆豆科科金金镜镜赋赋集集解解中中有有“种种豆豆起起源源于于明明朝朝隆隆庆庆年年间间”的的记记载载,它它是是世世界界上上最最早早预预防防天天花花的的有有效效方方法法,为为当今人工免疫法的先驱当今人工免疫法的先驱5.1.2 5.1.2 调摄七情调摄七情 情志刺激,可使气机情志刺激,可使气机紊紊乱乱而而致致病病如如恼恼怒怒太太过过伤伤肝肝,思思虑虑太过伤脾太过伤脾5.1.3 5.1.3 防止邪气侵袭防止邪气侵袭 注注重重环环境境卫卫生生,防防止止水水源源、食食物物污污染染、隔隔离离疫疫疬疬病病员员、凿凿井井而而饮饮、修修建建“都都厕厕”、修修“疬疬人人坊坊”隔隔离离麻麻风风。

      清代罗世瑶主张病人衣服置蒸笼内蒸清代罗世瑶主张病人衣服置蒸笼内蒸5.1.4 5.1.4 调节饮食调节饮食 饮食有节、过食肥甘饮食有节、过食肥甘厚味,则助湿生热;进食厚味,则助湿生热;进食过少,则营养不良过少,则营养不良5.1.5 5.1.5 劳逸适度劳逸适度 过过逸逸气气血血流流通通受受阻阻,过过劳劳气气血血耗耗损损太太过,均会削弱抗病力过,均会削弱抗病力5.1.6 5.1.6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 “五五禽禽戏戏”、太太极极拳拳、气气功功、体体操操等等能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5.2 5.2 已病防变已病防变 高热防抽搐高热防抽搐腹泻防亡阴腹泻防亡阴第二节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1 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整体整体是指统一性、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整体观念包括:整体观念包括:1.11.1 人体本身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体本身是一个统一整体1.21.2 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人与自然密切相关1.31.3 人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这这种种机机体体自自身身整整体体性性思思想想及及其其内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认识谓整体观念。

      外环境的统一性认识谓整体观念2 2恒动观念恒动观念 恒动恒动就是不停顿就是不停顿的的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和和发展发展之意生生理理上上处处于于永永恒恒无无休休止止的的运运动动中中(生生长长壮壮老老死死)病病理理上上疾疾病病的的发发生生、发发展展、转转归归处处于于不停地变化之中不停地变化之中中中医医理理论论认认为为:一一切切物物质质,包包括括整整个个自自然然界界都都处处于于永永恒恒而而无无休休止止的的运运动动之之中中,“动而不息动而不息”是根本规律是根本规律3 3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辨分辨、辨认、分辨、辨认、审辨之意审辨之意证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 的病理概括的病理概括论治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立治疗是根据辨证结果,确立治疗 原则与治法原则与治法辨证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举例说明:举例说明:寒证寒证热药热药 热证热证寒药寒药 虚证虚证补药补药 实证实证消药消药第三节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中医学的认知方法 认知认知是指认识活动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