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国中考政治真题汇编:劳动与公共生活(解析版).doc
17页2016年全国中考政治真题汇编:劳动与公共生活1、(2016•河北)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 )①尊重从事脏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盗版者与版权所有者收益相同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考点】尊重劳动;教育的公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尊重劳动,教育公平这一知识点,要明确尊重劳动是一种美德.【解答】题干中的材料告诉我们应该树立平等待人的观念,应尊重劳动者,无论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他们都应该得到尊重,同时还要保障农民式子女的受教育的权利,所以①③说法正确,②④的做法错误,故选A.2、(2016•潍坊)阅读如图漫画,你从中得到的感悟是( )①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②现代化建设不能忽视认真、敬业的工匠精神③现代化建设只需要创新型人才④设计比制造更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尊重劳动;劳动不分贵贱.【分析】本题属于“直面升学与择业”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克服考试焦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由漫画描述得知,从中得到的感悟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现代化建设不能忽视认真、敬业的工匠精神,所以①②是正确的选项;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设计和制造都重要,排除③④.故选A.3、(2016•丹东)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国家制定了“四个尊重”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是( )①尊重知识 ②尊重他人 ③尊重人才 ④尊重创造 ⑤尊重劳动。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考点】创造财富的源泉.【分析】该题考查四个尊重的方针;四个尊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解答】依据课本内容,国家制定的“四个尊重”的内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故选D.4、(2016•海南)当前,很多创业者借助开设“微店”,销售商品,生意红火,这表明“微店”( )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B.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C.是大众创业的有效方式D.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方式【考点】合法致富.【分析】本题属于“切好蛋糕,共同富裕”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分配制度的内容意义,要诚实劳动,合法致富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很多创业者借助开设“微店”,销售商品,生意红火,这表明“微店”,是大众创业的有效方式,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微店不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方式,排除ABD.故选C5、(2016•达州)如图,漫画中的做法( )①没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②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③表明获得财富有多种办法④是个人和企业双赢的妙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考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分析】本题考查依法纳税义务.仔细解读漫画内容,明确主旨,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解答】漫画中商家不为消费者提供发票,偷逃了税收,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是违法行为,①②分析正确;③④明显错误,没有认识到偷逃税收的危害,错误.故选A6、(2016•南充)近年来,部分中学生过生日的聚餐支出越来越大,在校园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两百太寒酸,四五百刚够数,千八百才算酷对此,我们应该( )A.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B.物质生活水平已提高,不用节俭C.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D.提倡绿色消费【考点】合理消费观.【分析】本题属于“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内容,较容易受到侵害的五项权利、要营造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7、(2016•黔东南州)穿名牌、用Apple、背名牌书包,校园中的攀比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新《守则》将“不比吃喝穿戴”写进条文下列对这一条文理解正确的是( )A.追求时尚,无可厚非B.生活水平提高,想买啥就买啥C.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D.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考点】合理消费观.【分析】本题属于“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内容,较容易受到侵害的五项权利、要营造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新《守则》将“不比吃喝穿戴”写进条文.下列对这一条文理解正确的是,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ABD.故选C8、(2016•随州)如图,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两亿人一年所需。
这启示我们( )①我国资源紧缺,不得开发利用资源②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也要注重节俭⑧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④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抵制奢靡之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合理消费观;勤俭节约;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析】本题属于“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内容,较容易受到侵害的五项权利、要营造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该题以舌尖上的浪费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怎样保护环境的理解和分析.图画启示我们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也要注重节俭,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抵制奢靡之风,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①,我国应该适度的开发利用资源.故选B9、(2016•黔东南州)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节俭办赛是北京申奥的一大理念和目标下列同学对“节俭办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杨敏:“节俭办赛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B.陈花:“我们有经济实力,用最节省的钱办最好的冬奥会.”C.皇宇:“节俭是美德、是责任,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D.圆圆:“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已深入人心.”【考点】勤俭节约.【分析】本题考查了课本知识节俭是美德、是责任等知识,深入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解答】从题干的描述中看出,此题是对勤俭节约知识的理解.下列同学对“节俭办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项入选,不仅不会损坏国际形象,还有利于我国公民反对浪费,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B观点我们有经济实力,用最节省的钱办最好的冬奥会,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观点符合北京节俭办赛的理念,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观点符合节俭理念,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16•常德)莲花中学各年级每年都组织一些师生参加的“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
这告诉我们( )A.学雷锋活动只适合在学校举行B.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C.只有莲花中学每年举行了学雷锋的社会实践活动D.莲花中学的师生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最高【考点】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分析】本题属于“关心社会,亲近社会”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参与社会生活要注意的问题,正确认识从众心理,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从题干的表述中即看出,莲花中学各年级每年都组织一些师生参加的“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告诉我们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ACD.故选B11、(2016•南宁)2016年6月28日是南宁市值得庆贺的日子,地铁1号线东段将开通试运营,小傅同学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一消息,并提醒好友:“《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也于当日正式施行亲,地铁内全面禁食,宠物也不能带上车哦!”众多好友纷纷点赞和评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小方:“狗狗是我的至爱,我一定要带它上车,我给它买票就行了②小薇:“在地铁上吃早餐,可以节省时间,我把垃圾带下车就可以了嘛③小斌:“我们享有乘坐地铁权利的同时,也有履行遵守乘客守则的义务。
④小燕:“我们要共同营造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文明乘车,做一个负责任的乘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分析】本题考查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是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 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的实现.【解答】公民应该文明出行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履行自己的责任.所以选项③④观点正确,符合题意;选项①②观点错误,是不尊重他人的做法,违背了文明市民应有的素质.故选D12、(2016•广东)近年来,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的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抢座、围观并起哄、插队和闯红灯等在所有不良行为中占54%.这项结果提醒人们要( )A.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考点】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维持,而这一准则需要法律确定和人们的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解答】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题干中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D都不合题意,故选B.13、(2016•淮安)近日,淮安市交警部门整治有轨电车沿线交通秩序,曝光并处罚了一批交通违法行为。
被处罚的人当中,有很多是为了图省事、走“捷径”而翻阅护栏的,这一现象说明( )A.部分市民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B.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翻越交通护栏C.有轨电车方便了淮安市民日常出行D.维护交通秩序只是交警部门的责任【考点】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分析】本题考查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是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 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的实现.【解答】为了图省事、走“捷径”而翻阅护栏的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说明这些市民安全意识不强,规则意识淡薄.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选项C,与题意无关;选项D观点过于绝对,错误.故选A.14、(2016•济宁)开车见有人非法并线,就恨不得挥拳相加,前车开得慢,立刻焦躁不安地按喇叭……这一切都是“路怒症”惹的祸,数据显示,23.4%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你应该这样劝说“路怒症”者( )①情绪是不能自己调控的,要顺其自然②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不受法律保护③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④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遵守交通规则.【分析】本题考查控制情绪.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解答】克服“路怒症”,首先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要做情绪的主人,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情绪可以调控;所有公民都受法律保护,②错误.故选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