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座椅及电动后视镜结构及检修.ppt
98页电动座椅及电动后视镜结构与检修,任务一 电动座椅结构与检修,一、任务分析 二、相关知识 三、任务实施,一、任务分析,了解电动座椅及电动后视镜的结构组成,掌握其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通过对典型电路的分析 更好地掌握检查诊断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常见故障的方法二、相关知识,(一)电动座椅的作用,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是为驾驶员提供便于操作、舒适而又安全的驾驶位置;为乘员提供不易疲劳、舒适而又安全的乘坐角度 电动座椅可分为四方向、六方向、八方向和十方向等 具有8种调节功能的电动座椅如图4-1所示,其动作方式有座椅的前后滑动调节、座椅后部的上下移动调节、座椅前部的上下移动调节、靠背的前后倾斜调节、腰部支撑调节、侧背支撑调节,以及头枕上下调节、头枕前后调节等图4-1 8种调节功能的电动座椅 1—前后滑动调节 2—后部上下调节 3—前部上下调节 4—靠背倾斜调节 5—头枕前后调节6—侧背支撑调节 7—腰部支撑调节 8—头枕上下调节,(二)电动座椅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1.电动座椅的结构,电动座椅结构如图4-2所示,一般由若干个双向电动机、传动和执行机构、座椅开关及控制器等组成图4-2 电动座椅结构图 1—前垂直电动机 2、8—电动座椅开关 3—腰垫开关 4—后垂直电动机 5、7—靠背倾斜电动机 6—腰垫电动机 9、10—滑动电动机,传动机构由变速器、软轴、螺旋千斤顶及蜗轮蜗杆机构组成,如图4-3和图4-4所示。
1)直流电动机 (2)传动机构,图4-3 电动座椅的电机及软轴 1—驱动软轴 2—电动机 3—托架,图4-4 电动座椅的传动机构 1—前变速器 2—水平变速器 3—后变速器 4—电动机螺栓,电动座椅的调节分为: 高度调整机构由蜗杆轴、蜗轮、心轴等组成,如图4-5所示图4-5 座椅的高度调整机构 1—铣平面 2—止推垫片 3—心轴 4—蜗轮 5—挠性驱动蜗杆轴,滑动调整机构由蜗杆、蜗轮、齿条、导轨等组成,如图4-6所示图4-6 座椅的滑动调整机构 1—支撑及导向元件 2—导轨 3—齿条 4—蜗轮 5—反馈信号电位计 6—调整电动机,靠背倾斜调节机构主要由铰链销钉、链轮、内齿轮(30个齿)、外齿轮(29个齿)、电动机等组成,如图4-7所示图4-7 座椅靠背的调整机构,其工作情况如图4-8所示图4-8 靠背倾斜调节,腰部支撑调节机构主要由电动机、螺母、扭力弹簧、压板等组成,如图4-9所示,其工作情况如图4-10所示图4-9 腰部支撑调节机构的结构,图4-10 腰部支撑调节机构的工作情况,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要由电动机、外壳、螺杆及固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的轴等组成,如图4-11所示图4-11 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图4-12所示为本田雅阁轿车的电动座椅开关示意图。
3)座椅开关,图4-12 本田雅阁轿车的电动座椅开关示意图 1、6—座椅插座 2—座椅前部上下调节开关 3—座椅前后滑动调节开关 4—座椅后部上下调节开关 5—座椅靠背倾斜调节开关,图4-13所示为普通电动座椅控制电路图 该座椅共设置了滑动电动机、前垂直电动机、倾斜电动机、后垂直电动机及腰垫电动机,分别对座椅前后滑动、前部上下移动、靠背前后倾斜、后部上下移动及腰部前后10个方向进行调节2.电动座椅的基本工作原理,图4-13 普通电动座椅控制电路图,当电动座椅需要向前移动时,开关置于前进位,即图4-13中11位端子置于左位,因而使滑动电动机正向通电,电动机正转,座椅向前滑动 其控制回路为:蓄电池正极→FLALT→FLAMI→DOOR CB→14端子→11端子→1(2)端子→滑动电动机→2(1)端子→12端子→13端子→搭铁→蓄电池负极当电动座椅需要向后移动时,12位端子置于右位,滑动电动机反向通电,电动机反转,座椅向后滑动 其控制电路为:蓄电池正极→FLALT→FLAMI→DOOR CB→14端子→12端子→2(1)端子→滑动电动机→1(2)端子→11端子→13端子→搭铁→蓄电池负极 其他方向调整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图4-14所示为广州本田雅阁轿车的座椅加热系统控制电路3.电动座椅加热控制原理,图4-14 电动座椅加热控制电路 1—熔断器 2—点火开关 3—驾驶席仪表板下熔断器 4—座椅加热继电器 5—副驾驶席座椅加热器开关6—座椅靠背加热电阻 7—副驾驶席座椅加热器 8—副驾驶席座椅垫加热电阻9—驾驶席座椅靠背加热电阻 10—驾驶席座椅垫加热电阻11—驾驶席座椅加热器 12—驾驶席座椅加热器开关,加热器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① 加热器开关处于断开位置时,加热系统不工作 ② 加热器开关处于高位置时,加热系统处于快速加热状态,控制回路为:蓄电池正极→熔断器→座椅加热继电器→加热器开关6端子(两个)→4端子→座椅加热器1端子(或3端子)→断电器→节温器→座椅靠背加热线圈→搭铁→蓄电池负极 ↘座椅垫加热线圈→2端子→5端子→3端子→搭铁→蓄电池负极 由于座椅垫及靠背线圈并联加热,故加热速度快与此同时,高位指示灯通电发光③ 加热器开关处于低位置时,加热系统处于缓慢加热状态,控制回路为:蓄电池正极→熔断器→座椅加热继电器→加热器开关6端子(两个)→5端子→座椅垫加热线圈→靠背加热线圈→3端子→搭铁→蓄电池负极。
由于座椅垫及靠背线圈串联加热,故加热速度缓慢 与此同时,低位指示灯通电发光 节温器在低于34℃时接通,高于43℃时断开 断电器在低于30℃时接通,高于50℃时断开三、任务实施,1.电动座椅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电动座椅完全不动作,故障原因:继电器故障;熔断器断路;线路断路;座椅开关有故障等 诊断与排除:可以首先检查座椅继电器、熔断器是否正常,若继电器、熔断器良好,则应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常,最后检查开关 其操作步骤如图4-15所示图4-15 电动座椅系统完全不工作,,故障原因:该方向对应的电动机损坏,开关、连接导线断路 诊断与排除:可以先检查线路是否正常,再检查开关和电动机2)电动座椅某个方向不能工作,任务二 自动座椅结构与检修,一、任务分析 二、相关知识 三、任务实施,一、任务分析,目前许多中、高档轿车都已采用了自动座椅的方案 学习和掌握自动座椅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通过分析其控制电路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维修方法二、相关知识,(一)自动座椅的功用,自动座椅是带存储功能的电动座椅,它能自动适应不同体型乘客乘坐舒适性的要求 驾驶员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和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并将设定信息存储在电动座椅ECU内,在需要时只要按动记忆按钮,就可以调整到设定的最舒适、最方便的位置,即实现电动座椅的自动调整功能。
二)自动座椅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自动座椅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自动座椅的基本结构及驱动方式与普通电动座椅相似,不同之处是增加了一套电子控制系统 自动座椅主要由自动座椅开关(头枕、靠背、腰部、滑动、前垂直、后垂直)、转向柱倾斜与伸缩ECU、位置传感器(头枕、靠背、滑动、前垂直、后垂直)、自动座椅ECU及电动机等组成,如图4-16所示 其在车上的布置如图4-17所示图4-16 自动座椅的组成,,自动座椅控制装置,图4-17 自动座椅的控制装置在车上的布置,转向柱倾斜与伸缩ECU从驾驶姿势存储和复位开关中接收到信号,便立即送出存储指令信号或位置信号给自动座椅ECU和外后视镜ECU,以便控制自动调节系统的存储器和驾驶姿势1)转向柱倾斜与伸缩ECU,操纵驾驶姿势存储和复位开关,座椅位置(如倾斜与伸缩转向柱、外后视镜、安全带的系紧等)即被存储于存储器内 驾驶姿势存储和复位开关会使座椅ECU调节两个预选座椅位置中的一个2)驾驶姿势存储和复位开关,每个座椅调节装置均有一个位置传感器,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位置转换成电信号,并送至自动座椅ECU ① 靠背位置传感器如图4-18所示3)位置传感器,图4-18 靠背位置传感器,靠背位置传感器安装在靠背电动机的驱动齿轮的外壳上,由永久磁铁和霍尔集成电路组成。
永久磁铁和蜗轮一起旋转,霍尔集成电路将检测由永久磁铁旋转所引起的磁通变化,并将其转换成脉冲电信号(20个/转),然后再送给自动座椅ECU ② 滑动、垂直、头枕位置传感器如图4-19所示 位置传感器均被安装在每个调节装置的壳体内,主要有两种形式图4-19 电位计式滑动、垂直、头枕位置传感器 1—齿轮 2—滑块 3—电阻丝,一种是电位计式,如图4-19所示,主要由座椅电动机驱动的齿轮、电阻丝及在其上滑动的滑块组成另一种是霍尔式,如图4-20所示 霍尔式位置传感器主要由永久磁铁、霍尔集成电路等组成图4-20 霍尔式滑动、垂直、头枕位置传感器,霍尔式滑动、垂直、头枕位置传感器都有一个永久磁铁(与电动机相连)和霍尔集成电路,其功用和原理与靠背位置传感器相同,所不同的是永久磁铁每转一周只产生一个脉冲电信号自动座椅电子控制系统由输入信号电路(座椅开关、位置传感器)、自动座椅ECU和执行机构的驱动电动机3大部分组成 自动座椅电子控制系统原理如图4-21所示,可以完成对转向盘倾斜及伸缩调整、后视镜调整、座椅调整、安全带锁扣位置调整等功能2.自动座椅的工作原理,图4-21 LS400轿车自动座椅控制原理图,(1)输入信号电路的工作过程 (2)ECU的工作过程 (3)电动机电路工作过程,现LS400轿车自动座椅控制电路如图4-22所示,其主要由座椅开关、转向柱倾斜与伸缩ECU、位置传感器、座椅ECU等组成。
三)典型自动座椅的结构与使用,图4-22 LS400轿车自动座椅控制电路图,,座位ECU连接端子名称,1.座椅位置的存储及复位,(1)信息存储,接通点火开关(ON),变速杆置于停车P位置 利用适当的手动开关,将自动座椅、外后视镜、安全带、倾斜与伸缩转向柱置于所期望的位置 推入(压下)存储和复位开关L1或L2,如图4-22所示,再推入(压下)SET开关,此时,由各种开关将信号送至转向柱倾斜与伸缩ECU如图4-23所示,压下存储和复位开关L1或L2(可听到约0.1s的蜂鸣声),即可选择到所期望的已存储的座椅位置(注意:在踩制动踏板和车辆运行时,禁止选择,以保证安全)2)选择已存储的座椅位置,图4-23 自动座椅选择存储位置图,当点火钥匙插入点火开关的钥匙孔内,且将点火开关接通(ON),变速杆置于P位置时,只要按住存储和复位开关L1或L2,即可重复被存储的信息(或状态),其重复过程是按图4-24的顺序进行的,即先将座椅①向后滑动→②靠背后倾→③靠背前倾→④转向盘上下倾斜、伸缩→⑤向前滑动→⑥前、后部垂直调节→⑦头枕位置上下调节的顺序进行自动调节至最舒适的位置(注:外后视镜的重复动作与①→⑦的顺序无关)。
3)座椅的位置控制,图4-24 自动座椅的自动调节顺序图,三、任务实施,(一)自动座椅的调整,宝来轿车其自动座椅的调整设置过程如下 ① 存储系统初始化按下红色开关按钮,打开驾驶员侧车门,打开点火开关,向前移动座椅直到停止 ② 存储正常驾驶状态的座椅和后视镜位置打开点火开关,调节座椅位置,再先左后右调节两侧后视镜,全部调节完成后,按下记忆按钮并保持3s,直到听见确认信号③ 存储倒车状态的后视镜设置(这项操作要在座椅、后视镜的调节存储完成后才能进行) 打开点火开关,将后视镜开关调到右后视镜,挂入倒挡,按倒车需要调节右侧后视镜位置,设置完成后按下记忆按钮,并保持3s,直到听见确认信号 ④ 将遥控点火钥匙从点火开关中拔出,按下遥控器的开门按钮并保持至少1s,直到听见确认信号⑤ 激活用于正常驾驶的座椅和后视镜设置(点火开关关闭情况下) 在驾驶员车门打开时,快速按一下所需的记忆按钮,座椅和后视镜将自动移动到存储的位置;当驾驶员车门打开或关闭时,按下所需的记忆按钮,直到座椅和后视镜自动移动到存储的位置;在车门锁上时,快速按下遥控钥匙的打开按钮,然后打开驾驶员车门,座椅和后视镜将自动移动到存储的位置 ⑥ 激活倒车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