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的措施.docx
6页Word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 一、通井技术措施 1、钻具结构以8寸井眼为例:应用215.9mm钻头+扶正器+钻铤+加重钻杆+钻杆的钻具结构通井(扶正器大小和加放位置依据现场井下实际状况定),下钻中途,避开造斜井段和薄弱易漏地层打通循环钻井液 2、在斜井段要严格掌握下钻速度,遇阻严禁硬压强下,开泵循环划眼通过,以上提下放为主,避开划出新井眼 3、下钻到井底后,先小排量平稳开泵,待井下状况正常后再渐渐增大至正常钻进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循环清洗井眼时间不少于2周,震惊筛处无明显岩屑;循环过程中,严密监视钻井液性能变化,起钻前,要循环观看有无油气侵,并停泵观看有无溢流,确认井下无溢流后方可起钻起钻前在斜井段打入加润滑剂的钻井液封闭斜井段 4、起钻前搞好短起下作业,达到不阻不卡,确保井眼畅通;起钻过程中,在油层井段严禁使用高速档,防止抽汲诱发溢流或井喷 5、对于油气活跃的井,必需在压稳后再进行下套管作业 6、对于漏失井,必需进行堵漏作业,井下正常后方可进行下套管作业 7、钻井液性能须满意下套管固井作业要求 8、下套管前口袋应符合规定要求 二、下套管前检查验收 1、资料预备 钻井队应准时收集齐油层顶界、油层底界、短套管位置、阻流环位置、套管下深、水泥返高、分级箍位置(双级固井)、井斜、井径和井温、油气层数据。
2、套管检查 a) 钻井队检查三证两单,"三证'即产品质量证明书,商品检验证(石油专用管材检验报告),生产检验证(石油专用管材检验证明书)"两单'即送井套管清单,套管送井验收单; b) 井场套管由钻井工程师、录井工程师负责组织检查和丈量,对套管进行通径、丝扣检查与清洗,并分别并对长度进行复核; c) 送井套管应符合设计要求; d) 必需使用专用工具、车辆装卸套管; e) 送井套管卸车前要带内外螺纹护丝; f) 井场套管要整齐平放在管架上,管架台高离地面30厘米以上; g) 严格按套管柱设计排列下井挨次并编号,填写下井套管记录备用套管和检查不合格套管标出明显记号,与下井套管分开摆放 3、套管附件检查 a) 检验套管附件质量清单,与套管相连接的螺纹要进行合扣检查; b) 认真丈量短套管、浮箍、引鞋、分级箍、封隔器等套管附件,记录其主要尺寸、钢级、扣型、壁厚、产地等,尤其是内径要与套管相全都,并将其长度和下井挨次编入套管记录,短套管必需进行通径、丝扣检查与清洗 4、下套管工具及设备检查 a) 下套管工具应配备齐全,确保敏捷牢靠; b) 下套管专业服务队供应下套管专用的套管钳及配套工具、仪表,使用前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保证运转正常,仪表精确 ;入井每根套管的上扣扭矩必需有精确 的记录,并向钻井队供应; c) 钻井队操作小绞车帮助下套管服务队安装套管钳。
下套管作业由下套管服务队人员操作套管钳,井口操作由钻井队内、外钳工负责操作; d) 对地面设备进行严格细致检查,保证固定部位平安牢靠,转动部分运转正常,仪表精确 ,主要检查下列部位:井架及底座; 提升系统:绞车、天车、游动滑车、大钩吊环、钢丝绳及固定绳卡; 动力设备:柴油机、泥浆泵、空压机、发电机及传动系统; 仪表:指重表、泵压表和扭矩表等; e) 下套管前,按所在油区的井控实施细则要求更换半封闸板芯子,并试压合格; f) 套管螺纹密封脂应符合规定 三、下套管技术措施 1、 套管柱的螺纹连接 a) 对扣前,螺纹应彻底清洗洁净; b) 螺纹表面匀称涂上套管螺纹密封脂,涂密封脂的用具应洁净; c) 套管上钻台,要求提出小鼠洞后再卸套管公扣护丝,严防套管入井前损坏公扣丝扣; 对扣时套管要扶正,下放套管避开碰损螺纹开头旋合转动要慢,如发觉错扣应卸开检查处理; d) 标准圆螺纹套管采纳套管钳紧扣扭矩达到标准推举值; e) 非圆螺纹套管的上扣扭矩应以厂家规定值为依据; f) 下套过程中禁止使用电焊对套管进行焊接 2、套管附件与套管柱的连接 a) 套管附件与套管柱的螺纹连接,及旋合要求应符合规定;特别专用附件应遵守产品说明书,按下套管措施进行安装、连接和操作,短套管接箍与本体连接丝扣要上扣至规定扭矩; b) 套管附件与套管柱连接使用专用密封胶,禁止电焊; c) 套管扶正器的安装按固井设计要求要求间距下入套管扶正器,铰链扶正器跨骑在套管接箍上,并穿好销子。
3、 套管柱下放 a) 套管柱提起和下放要匀速、平稳,避开造成井内液柱压力感动,上提高度以刚好打开吊卡为宜,下放坐吊卡(卡瓦)时留意避开冲击载荷;套管内和井下防掉落物 b) 掌握套管柱下放速度,使其环空钻井液的返速不大于钻进时的最高返速; 套管进入斜井段,要严格掌握下放速度,遇阻时严禁强压硬下; c) 装有非自灌型浮箍、浮鞋,应按下套管措施要求专人连续向套管内灌钻井液,每20根灌满一次钻井液; d) 装有自灌型浮箍、浮鞋,定期检查自灌装置是否有效(可以从套管悬重的变化和井口返出钻井液的状况来推断)一旦发觉自灌装置失效,按技术指令向套管内灌满钻井液; e) 下套管过程中,如套管柱静止时间超过3分钟应上下活动套管,井下不正常,要进一步缩短静止时间套管活动距离应大于套管柱自由伸长的增量; f) 下套管时应有专人观看井口钻井液返出状况和悬重变化状况,如发觉有特别状况应实行相应的措施; g) 短套管位置要反复核对,防止错下,套管柱下深应达到设计要求; h) 下完后查对下井和备用套管根数是否与送井套管总根数相符; i)下完套管先灌满钻井液后,小排量开通泵循环,排量从小到大,直至达到固井设计要求; 安装好固井水泥头再次开泵时要特殊平稳,排量由小到大,防止憋漏地层。
j) 在循环过程中,钻井队应仔细监测好液面的变化,观看是否有漏失现象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