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钴项目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管理(参考).docx
96页CMC.泓域咨询/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管理金属钴项目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管理x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 4第二章 公司简介 6一、 基本信息 6二、 公司简介 6三、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7第三章 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 9一、 公司所有者 9二、 股东机构股东概述 13第四章 监督机构 22一、 监事会制度 22二、 国有独资公司的监督机构 24第五章 市场营销环境 27一、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 27二、 市场营销微观环境 29第六章 品牌管理 31一、 品牌资产 31二、 品牌战略 32第七章 现代生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37一、 丰田生产方式和看板管理系统 37二、 MRP,MRPII和ERP 50第八章 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管理 60一、 技术贸易 60二、 知识产权管理 73第九章 筹资决策 80一、 资本成本 80二、 杠杆理论 80第十章 投资决策 82一、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82二、 长期股权投资决策 84第十一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化经营业务 88一、 国际直接投资模式 88二、 跨国公司组织形式 89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钴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在工业和医疗等领域内均有广泛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金属钴的产能产量快速扩张,一度导致供给过剩的局面,其中主要的产能扩张国有法国、加拿大、芬兰、日本、马达加斯加等国,供给过剩也致使钴的价格一路走低但是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从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落地,投资金额超万亿元,作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金属钴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产品价格也一改低迷气势,近两年持续走高我国钴储量基础为7.99万吨,具有开采意义的储量为4.21万吨,我国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1%因此目前我国钴资源十分短缺,每年自产矿石钴金属量只有1500吨左右,进口依赖度在90%以上现阶段,国内金属钴40%以上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未来随着新能源电池需求量的持续增长,我国金属钴的供需矛盾会更加激化,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会持续提高这也正是我国近几年金属钴价格持续走高的最根本原因针对目前资源短缺、需求持续上升、进口依赖度不断加大的现状,如何做好废弃新能源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成为当务之急三元电池中锂的平均含量为1.9%、镍12.1%、钴2.3%,如果能做好回收再利用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的供需矛盾。
除金属钴外,废弃新能源电池中镍、锰、锂及铁和铝等金属也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新思界产业分析师预计,新能源电池回收产业将会在2018年爆发,整体产业规模或将达61亿元,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保持高速增长趋势通过废弃新能源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不仅仅对保护环境有较大的意义,并且可以为电池生产商节约原材料成本,同时缓解当前我国金属钴的供需矛盾目前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管理相对落后,阻碍了新能源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回收网络不健全,回收网络主要由中小回收公司组成,难以得到有效回收;其次是回收企业规模较小,工艺水平不健全,较难保证资源回收效率第二章 公司简介一、 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闫xx3、注册资本:143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5-1-187、营业期限:2015-1-18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金属钴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二、 公司简介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三、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表格题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6127.784902.224595.84负债总额2794.682235.742096.01股东权益合计3333.102666.482499.82表格题目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15027.5612022.0511270.67营业利润3477.512782.012608.13利润总额2789.232231.382091.92净利润2091.921631.701506.1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91.921631.701506.18第三章 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一、 公司所有者公司的产权制度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它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并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作为法人治理机构来确立所有者、公司法定代表人、经营者及员工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
一)公司的原始所有权原始所有权是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其表现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股东基于其投资人资格而享有的权利股权是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所有权而言的,在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中,其权能已被大大弱化一般情况下,股东没有对公司直接经营的权利,也没有直接处置法人财产的权利股东一旦出资入股,正常情况下不能要求退股而抽走资本股东的主要权限有:①对股票或其他股份凭证的所有权和处分权,包括馈赠、转让、抵押等②对公司决策的参与权,即股东可以出席股东会议并对有关决议进行表决,可以通过选举董事会等方式间接参与公司管理③对公司收益参与分配的权利,包括获得股息和红利的权利,以及在公司清算后分得剩余财产的权利等二)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公司法人财产,是由出资人依法向公司注人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和公司在经营期间负债所形成的财产构成法人财产是公司产权制度的基础,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公司法人财产从归属意义上来讲,是属于出资人(股东)的当公司解散时,公司法人财产要进行清算,在依法偿还公司债务后,所剩余的财产要按出资人的出资比例归还给出资人②公司的法人财产和出资人的其他财产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公司以其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一旦公司破产或解散进行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只能对公司法人财产提出要求,而与出资人的其他个人财产无关。
③一旦资金注入公司形成法人财产后,出资人不能再直接支配这一部分财产,正常情况下也不得从企业中抽回,只能依法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公司对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拥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即公司拥有法人财产权(或称法人产权),公司拥有的法人财产和法人财产权是其确立法人地位的基础,而公司产权制度是以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为前提的法人财产权是公司依法独立享有的民事权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民事权利公司法人需要依照法律或公司章程行使法人财产权,依法对法人财产行使各项权能,同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此外,公司还要依法维护出资人的权益,努力实现公司财产的不断增值三)公司财产权能的两次分离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是以公司法人为中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次分离其中,第一次分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分离,即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相分离;第二次分离是具有经济意义的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形式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最高形式1)原始所有校与法人产权的分离这是公司所有权本身的分离,公司出资人的所有权转化为原始所有权,失去了对公司资产的实际占有权和支配权公司法人拥有法人资产,对所经营的资产具有完全的支配权,即法人产权。
法人产权是指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转让权这是一种派生所有权,是所有权的经济行为相对于公司原始所有权表现为股权而言,公司法人产权表现为对公司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保证公司资产不论由谁投资,一旦形成公司资产投入运营,其产权就归属于公司,而原来的出资人就与现实资产的运营脱离了关系公司法人全面拥有对公司资产的支配权,而且,在法人存续期间,这些权能成为法人永久享有的权利公司据此以自己的名义直接、持续地占有和经营股东出资的资本,摆脱了资产原始所有者的直接干预总之,股东作为原始所有者保留对资产的价值形态-股票占有的权利;法人则享有对实物资产的占有权利这样,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客体是同一财产,反映的却是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原始所有权体现这一财产最终归谁所有;法人产权则体现这一财产由谁占有、使用和处分2)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是只具有经济意义的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法人产权集中于董事会,而经营权集中在经理手中在法人产权界区明确,且对经营权操作区间给定时,经理具有独立的、自由的经营决策权经营权是对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是相对于所有校而言的与法人产权相比,经营权的内涵较小。
经营权不包括收益权而法人产权却包含收益权,即公司法人可以对外投资获取收益另外,经营权中的财产处分树也受到限制,一般来说,经理无权自行处理公司资产经营权要由法人产权规定其界区,即由董事会决定经理的职权由于公司资本所有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也由于公司规模的大型化和管理的复杂化,管理活动需要专门的人才来执行,于是,公司的经营权被赋予职业经理人,出现了一个以专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为职业的经理阶层二、 股东机构股东概述(一)股东的含义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资本的一定份额并享有法定权利的人具体而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资本的一定份额,据此而拥有所有权,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股份,据此而享有所有权,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二)股东的分类和构成(1)发起人股东与非发起人股东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发起人发起人是指参加公司设立活动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的人除发起人外,任何在公司设立时或公司成立后认购或受让公司出资或股份的人,都可以成为公司股东同一般股东相比,发起人股东在义务、责任承担及资格限制上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1)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发起人股东除了要承担办理公司设立事务的义务外,还要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
《公司法》规定,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①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应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②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3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2)股份转让受到一定限制为加大发起人责任,防止发起人利用公司设立损害公司、股东和第三方利益,《公司法》对发起人转让股份的行为作了限制,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3)资格的取得受到一定限制发起人要对公司设立承担特殊义务和责任,因而其资格限制要严于一般股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