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油菜新品种川大319.pdf
1页由成都谷玉种业有限公司推介的 杂交油菜新品种川大319是四川大学 生命科学院以S12为母本、R1 19为父 本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中早熟、抗性 强、适应性广等多种优良特性兼备的甘 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05年通过四川 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2005004) 一、特性特征 该品种为甘蓝型中早熟类型,成熟 期无论在四川省区试或生产试验中均 表现出比对照早熟,早熟弹性时间为 4~7天,在四川地区全生育期在210天 左右该品种苗期长势较旺,薹花植株 一致,叶色浓绿,开花集中,花粉饱满充 足,植株生长发育稳健,茎秆坚硬有弹 性,分枝节位低,抗倒抗寒性强,耐病性 好,平均株高在180cm左右,匀生分枝, 一次有效分枝8~1O个,单株角果数 540个左右,籽粒圆形,种皮黑褐色,千 粒重4g左右,含油率达43.2%,芥酸含 量().18%,饼粕硫甙含量21.47 mol/g 二、主要特点 1.丰产性突出 四川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参试增产点次达 95%以上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167.4kg,比对照增产13.2%2008~ 2009年度以及2009~2010年度在四JI I 安县、广汉市、简阳市等地示范种植,各 地均表现出非常突出的丰产性和稳产 性,经实地测产调查,平均亩产均在 200kg以上。
2003~2004年参加 2.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该品种无 欢迎订阅PU1 1年《中国稻米》杂志 《中国稻米》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全国农 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的全国性水稻科学技术期刊 设有“专论与研究”、“品种与技术”、“各地稻米”,“综合信息”等 栏目,兼具学术性、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等特点据《中国科技 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中国稻米))2008年的影响因子为 0.611,2009年为0.4222008年度还有一篇文章被评为中国百篇 最具影响的国内文章适合水稻产区的各级技术人员及农业与 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科研教学人员和稻农阅读本刊为双月刊, 标准大16开本,单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60.00 元,公开发行,邮发代码:32—31,国内刊号CN33-1201/S,国际 统一刊号ISSN 1006-8082,E-mail:zgdm@163.com,网址: 一.zgdm.net,欢迎新老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到本刊 编辑部订阅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0571)63370271 63370368 论在区试中或近年各地示范种植中,均 表现出抗倒抗寒性极强的特性,通过不 同年份田间实地调查,在低温多雨或高 温高温的气候条件下,各地均表现生长 正常,既未发生早苔早花现象,同时在 结荚过程中也基本无跳荚和分段结实 现象发生。
在抗病性方面,该品种尤其 表现对菌核病有非常强的耐病性 三、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早播育苗移栽播期为9月 上、中旬,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合理密植育苗移栽密度每亩 为7000~8000株,直播密度每亩为2 万株左右 3.科学施肥以底肥为主,点总施 肥量的70%底肥一般要求施15—18 个纯氮(折合尿素22.5kg左右),纯磷 15个(折合过磷酸钙5O~75kg),纯钾 15~18个(折合氯化钾15kg),同时配 施优质硼肥1.5kg左右底肥一定要深 施,即随犁翻耕于土下有利于植株生 长过程中根系深扎余下30嗍巴料要分 别在苗期和开苔期各施1次,每次用碳 铵15kg,过磷酸钙15kg,氯化钾2.5~ 4kg 4.加强管理苗床内要早间苗,稀 留苗,苗龄期为30~35天,及时移栽, 直播田应及时化学除草3月中旬初花 期打多菌灵和速乐硼(粉剂),防止菌核 病和增硼 (通联:成都谷玉种业6100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