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书.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89629637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2.50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06]80号关于开展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各直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地学会和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为了做好2006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方式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部直属单位科技管理机构,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地学会和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负责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项目的推荐工作推荐单位应按照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和有关规定及填写说明要求填写推荐书,并对报奖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经初审合格后统一报送 二、推荐指标 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项目实行限额推荐,请各单位严格按照下达的指标推荐 三、推荐材料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应按照“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和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申报,同时还应提供如下材料: (一)推荐项目是按照《关于做好2006年度科技成果登记的通知》(国科[2006]30号)要求登记的科技成果,成果登记请与部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联系;(二)请认真阅读“推荐书填写说明”,按要求填写推荐书并提供必备的附件材料及相关材料;(三)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奖励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推荐书和附件材料内容须由“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网络申报系统” 中导出打印,一式三份,装订成册。

      其中一份推荐书应加盖公章作为原件,并在封面左上角注明“归档材料”字样,与其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报告或正式出版的论著随推荐材料报送一份推荐书和附件材料电子版数据库光盘一份申报系统将于2006年5月1日后,由国土资源部(网址:)科技成果网中下载四)推荐单位应报送加盖公章的申报项目汇总表二份;(五)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和个人信件评价不得作为评价证明; (六)报奖项目必须是技术评价(指鉴定、评审和验收)一年以上的研究成果,未满一年或未经技术评价的项目不予受理四、推荐时限和报送地点 推荐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项目截止日期为2006年6月30日前,逾期不予受理推荐材料请报送部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 五、组织评审 部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奖励项目的评审工作;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设立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奖励评审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联系单位:部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部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阜内大街64号 100812 联 系 人:金 卓、魏小彬 王 芳电 话:010-66558728 传 真:010-66558766 联系单位: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联 系 人:马 岩 电 话:010-66558411附件:1.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及有关规定 2.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3.推荐书填写说明 4.推荐指标(略)5.申报项目汇总表国土资源部二ΟΟ六年四月十八日附件1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及有关规定一、奖励范围和条件(一)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 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国土整治领域; 基础地质调查与评价领域; 矿产资源勘查评价、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新矿种或新矿床类型的发现等领域;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合理利用,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领域; 土地科学、地质科学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方法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管理科学、普及科学知识研究领域。

      (二)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应授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应用先进的土地调查、评价理论和方法,查明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潜力,为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等工作做出贡献,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调查研究成果;2.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土地结构变化趋势和耕地保护前景,提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理论和方法,提出土地合理利用及整治方案、耕地保护措施,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3.运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在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上有创新并取得重大突破,为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4.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勘查评价矿产资源,取得重要找矿勘查成果;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方面成效显著;在地质勘查、地质科研过程中发现新矿种或新矿床类型,对地质资源勘查和利用有重要作用,经可行性评价,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5.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与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勘查、监测与防治,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利用,经实践证明具有提高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水平、提高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水平,为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水源地,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6.在土地科学、地质科学理论上有创造性进展,在理论与学术上有建树,对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具有显著科学效益和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7.在技术开发应用上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技术指标和技术水平有创新,提高土地调查评价和地质调查评价应用水平,为土地和地质调查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并已转化应用;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制定、国土资源技术资料利用及社会化服务方面,提高了国土资源信息利用的整体水平,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8.在推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为推进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职能到位开展的基础理论、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研究;为普及科学文化,传播科学知识;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性服务;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

      二、评审标准根据奖励范围和申报条件,按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国土资源管理八大领域研究成果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 (一)土地调查与评价 奖励范围: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管理,土地分等级定级与与估价,土地生态与环境调查,土地利用和土地价格动态监测等方面以及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方面有创新,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经技术评价后,一年以上广泛应用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很大,调查工作有较大创新,对推动土地调查评价科技进步作用重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土地调查成果 二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大,调查工作有创新,对推动土地调查评价科技进步作用很大,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土地调查成果 (二)土地规划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奖励范围:土地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土地利用、保护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等以及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有创新,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经技术评价后,一年以上广泛应用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工作难度很大,有较大创新,对推动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工作有重大作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成果 二等奖:工作难度大,有创新,对推动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工作有很大作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成果 (三)地质调查与评价 奖励范围:在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以及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方面,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上有创新,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经过综合评价后,一年以上广泛应用的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很大,调查工作有重大发现与创新,对推动地质调查工作有重大作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地质调查成果 二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大,调查工作有发现与创新,对推动地质调查工作有很大作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地质调查成果 (四)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利用 奖励范围:在矿产资源找矿勘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新矿种或新矿床类型重要的发现成果,经过综合评价后,一年以上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评审标准: 一等奖:技术经济条件优越,勘查工作难度很大,已开发利用或可供近期开发利用,或可供进一步商业勘查的国家急缺矿产的特大型矿床(矿产资源/储量经过储量评审备案,达到333+3341类别以上,其中333类别占333+3341总量的比例不低于50%;地下水开采量大于5万立方米/日),国家重点矿产和具有重大价值的一般矿产的特大型矿床;对推动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技术难度很大,达到同类成果的领先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等奖:技术经济条件优越,勘查工作难度大,已开发利用或可供近期开发利用,或可供进一步商业勘查的国家急缺矿产的大型矿床(矿产资源/储量经过储量评审备案,达到333+3341类别以上,其中333类别占333+3341总量的比例不低于50%;地下水开采量1-5万立方米/日),国家重点矿产和具有重大价值的一般矿产的大型矿床;对推动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技术难度大,达到同类成果的先进水平,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五)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奖励范围:地质环境评价、保护与综合整治,地质灾害调查和治理、区划和信息系统建设,地质遗迹保护研究成果;工程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成果;经综合技术评价后,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其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投入使用两年以上),证明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或工程安全可靠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评审标准: 一等奖:地质环境条件很复杂,地质灾害很严重,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和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扎实、科学合理;重大工程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性很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确实消除了重大危害或极大隐患在本工作阶段减灾防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巨大,且有较大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较大地推动了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等奖: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和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合理;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性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确实消除了大危害或大隐患在本工作阶段减灾防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大,且有较大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推动了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的发展 (六)基础研究 奖励范围:在土地科学、地质科学研究方面科学理论、学术上有创见,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上有创新,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经综合评价后,一年以上广泛应用,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公开出版一年以上 评审标准 一等奖: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理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带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成果应用后取得重要科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