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学生专用】.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40126300
  • 上传时间:2023-1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0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学生专用】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绯红(fēi) 舵手(duò) 蜗行(wō) 广袤无垠(mào)B.干瘪(biě) 翡翠(fěi) 笑涡(wō) 器宇轩昂(xuān)C.簇新(cù) 纤绳(xiàn) 飞窜(cuān) 含辛茹苦(rú)D.捷报(jié) 阎罗(yán) 蠢笨(chǔn) 呕心沥血(ǒ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嘶哑 天骄 言不及义 相得益章B.呢喃 阴翳 强聒不舍 根深蒂固C.灰烬 脏物 一意孤行 李代桃僵D.飘逸 妄想 断章取义 富丽堂黄B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B.长江大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C.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D.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和学习互联网B.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以后,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场面宏大,情节波澜起伏C.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D.阅读对一个人精神世界所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6、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②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③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④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

      ⑤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A.②③⑤①④ B.②⑤①③④C.③①⑤②④ D.③②①⑤④7、按要求填空,(1)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2)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细致捕捉动物活动来展现初春生机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完整默写社牧的《泊秦淮》二、文言文阅读15分)鲁肃简公①劲正,不徇爱憎,出于天性素与曹襄悼②不协,天圣中因议茶法,曹力挤肃简,因得罪去;赖上察其情,寝前命,止从罚俸,独三司使李谘夺职,谪洪州及肃简病,有人密报肃简,但云“今日有佳事”。

      鲁闻之,顾婿张昷之曰:“此必曹利用去也试往侦之,果襄悼谪随州肃简曰:“得上殿乎?”张曰:“已差人押出门矣鲁大惊曰:“诸公误也利用何罪至此?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利用在枢密院,尽忠于朝廷,但素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耳,此外无大过也嗟叹久之,遽觉气塞急召医视之,曰:“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是夕,肃简薨李谘在洪州,闻肃简薨,有诗曰:“空令抱恨归黄壤,不见崇山谪去时③盖未知肃简临终之言也注释)①鲁肃简公:即鲁宗道,曾与李谘讨论茶税法②曹襄悼:即曹利用武人出身,真宗时恃功逞威,仁宗时被罢免,自缢而死③崇山谪去:此处借典故说曹利用被贬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徇爱憎(无原则地顺从)B.天圣中因议茶法(凭借)C.谪洪州(降职)D.嗟叹久之,遽觉(突然)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B.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C.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D.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宗道与曹利用素来不和,他被贬官也是因为曹利用的排挤。

      B.皇上了解了实情后撤销了对鲁宗道的罢官令,只是扣了他的俸禄C.鲁宗道认为曹利用还是尽忠职守的,只是不学无术,脾气倔强D.李谘的诗,表达了对鲁宗道为曹利用抱不平而气绝身亡的遗憾4.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2)但素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耳,此外无大过也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秋到老君山①秋天的老君山,像老子留下的五千箴言,像李白、杜甫晚年的诗歌,返璞归真、铅华洗尽,那深绿环绕红叶点缀的山峰,远远望去,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素朴,有些出出人意料的简约沿山路缓缓走近,在秋风中慢慢回味,细细品读,渐渐地,你会意识到,其实在秋天,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河南老君山更有的味木叶未脱、秋菊盛开、红叶遍地的老君山,更像一位心思浩范、性格淡定、哲思玄远的智者哲人,那山,那庙,那悠悠栈道,都在优雅澄净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安恬,格外深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方无隅的仙风道骨,更让人神往,让人心醉②山路拾级而上,红叶、黄花、碧草、绿树,连同山间不时闪动的葡萄、柿子、猕猴桃等颜色各异的野果,还有不时出没于山林的松鼠、野兔、小鸟,都让老君山的秋天显现出一种灵动的优雅,一种独特的风韵:奇峻的峰岭、磷峋的怪石,静谧的栈道、清幽的道观,悠悠大山,万象归一,清雅幽静之中,让老君山的秋天多了几分闲雅恬淡,几分澄净明丽。

      走近马鬃岭,登上入百里伏牛山的最高点,放眼远跳,极目四望,万里风光尽收眼底,天高云淡,气爽风寒,千重碧浪,沁人心脾仰视俯察,远眺近观,快意非常,世界的博大,宇宙的邈远,河山的壮美,让人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更让人真切地体味到得失的细微、荣辱的虚无、世界的本真,让许多解不开的心结,在一瞬间悄然化解,荡然无存不知不觉间,你会感觉到,山水原来也是有境界的,大气的灵山秀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大音希声、大方无隅的“道”,无声无息的山山水水,用造化妙得之美景,给予人的,正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心灵呵护,一种恒久不变的深深关爱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回味,方能领受这或许,又是大自然的另一个高妙之处,也是人类几千年来钟情于灵山秀水的一个根本原因吧③三秋时节,登上老君山,走近老君庙,看着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看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君庙,你会诗情飞扬,灵感喷涌,脱口吟出一些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激越情感,更会下意识地想到,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浸染着浓重的诗意黄花、红叶、碧草、绿树,飞瀑、幽林、奇石、怪崖,实际上,都是诗神散落于大地的灵动神奇的平仄音韵,都是大自然出于一片关爱之心送给世人的绝妙佳句。

      ④对于老君山的清幽雅致,古代的诗人们有深刻的认知,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诗仙李白到过老君山没有,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他的诗作及当时老君山在唐朝时的兴盛景象来看,李白很可能是到过老君山的,他写有诗作《谒老君庙》:“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乌迹深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诗中所写的景象,与陕西洛南及云南等地老君山、老君庙的景观明显不符,加上李白素来推崇出生于来川的商朝开国元勋伊尹,唐朝又奉道教为国教,唐太宗、唐玄宗都对河南老君山极为重视,爱好游历的李白,自长安沿驿道出函谷关,再沿就国古道,到栾川游历、拜谒老君庙,并写下这首诗,应在情理之中⑤秋到老君山透过时间的空旷,透过大山的优雅,透过古庙的凝重,透过各种美景,让老君山更具仙风道骨,更能体现道法自然的深意悠悠青山、红叶碧草、黄花绿树、飞浓流泉,大自然用妙笔写下了秋的曼妙、秋的优雅、秋的真切秋到老君山,万物和谐,自然界的造化为人类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亮丽的心境这些或许就是两千多年前气象峥嵘,大的哲学家老子,走遍九州八荒最终归隐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毕竟哲人的哲思与养生,是需要优雅准与灵动的山水景观作为基础的。

      郭向阳文/有删改)1.阅读第①段,用简洁的的语言说秋天的老君山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2.结合第②段内得,说句子“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地回味,方能领受”中,“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是指什么3.依据文章③④段的内容,请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说“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4.作者为什么要“秋到老君山”?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条作答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①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②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③“在娱乐化的潮流中,人们主张对事物和人物不作评价,尤其是不作道德价值上的判断并不是认为这很困难,而是认为毫无必要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④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正如学者的告诫,如果“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后必然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看看那些起哄让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的,那些围观邱少云“特殊生理结构”的,那些瞎传“村民出卖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些连抗战都可以无所顾忌消费戏谑的……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⑤其实,很多名篇名著,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灵感远有《三国演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