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可用.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翔****08
  • 文档编号:280901400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8.3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高等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概括起来,个体心理可以分成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P3)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五个流派 (P13-14)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并于1913-1914 年将它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纲要 (P22)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有:强硬专断型、 仁慈专断型、 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P45-46) 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即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 P51)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 ( P51)三种教学反思: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P5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从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看有客观性原则,从过度阶段来看有发展学原则,从实践和服务来说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基本任务来看有教育性原则教学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场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P58)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名解)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P82)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动机具有以下三大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 P112)奥苏泊尔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P112-113)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P11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P116)阿特金森将麦克里兰的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化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P12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纬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P123)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结果因素就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可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P125)班杜拉认为期待概念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效能期待P12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一个变量涉及学习者原有知识的性质的内容特征,第二个变量涉及学生个人知识的组织特征,第三个变量是认知结构的巩固性P145)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P181)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干扰说)(P199)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知识分成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P205)由于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指向性不同,程序性知识又可分为两个亚类: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加涅称为智慧技能,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另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和程序性知识,称为认知策略,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P205)元认知策略: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大致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P209)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P240)2 发散思维具有三种基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P256)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P267)一般认为,品德和态度一样,也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构成的品德的这三种成分表现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P290)价值内化五个水平: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P293)研究表明,多数青年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习俗水平,甚至少数青年尚未达到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到 20 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P297)道德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和七个子过程:( 1)选择:自由选择、在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2)赞赏:珍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承认自己的选择(3)行动:, 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P299-300)班杜拉认为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形式P307)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效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指导学习活动的进行等基本功能P373) 根据测量学的要求,布卢姆等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知识(实质指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P373)教学测量和评价作用(功能):反馈 -调节功能和激励-动机功能。

      P395-396)(教学测验)根据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灵活选用不同的测验: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P405-406)准备性测验一般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实施,形成性测验一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性测验一般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心理学(P27) : “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学风格(P46) :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P47) :教师接受了“权威的暗示”,对权威暗示的学生态度发生变化,产生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并促进预期效果的达成说明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我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教师的教学效能感(P51)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

      教学监控能力(P61) :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的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惩罚( P96)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消极强化(P97) :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认知内驱力(P113) :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交往内驱力(P113)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自我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3 (P120)自我效能感(P125) :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P133)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关系,而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降低。

      他们还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学习迁移(简称迁移)(P139) :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它认为“心灵”由“意志”、 “记忆”、 “思维”、 “推理”等官能组成 (P142)相同要素说(P142) :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记忆: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衰退说( P198) : (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提出练习律)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干扰说(P199)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同化说( P200) :由奥苏伯尔提出,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动机说( P200) :由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

      陈述性知识(P205) :也叫描述性知识(梅耶称其为语义知识,加涅把它叫做言语信息),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P205)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用来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定势( P248) :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P249) :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正常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原型启发(P250) :所谓启发,是指从其他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在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作用特别明显自我意识(P267)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社会自我(P268) :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投射自我(P268) :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理想自我(P268) :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我的认识从众( P309) :指人们在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愤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社会助长(P316) :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惰化(P318)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行为目标(P375) :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任务分析(P378) :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知对教学目标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4 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简答高等教育心理研究要遵循哪些方法论原则?(也可填空)(P34-36)答: 1)客观性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要遵循教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即在研究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2)发展性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及趋势。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因此,它的研究课题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