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doc
12页应用语言学导论一、 应用语言学概念(applied linguistics) 研究语言应用的种种问题的学问 狭义:专指语言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 (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时应用语言发展最早和最为充分的一个分支) 广义:应用于语言各领域的语言学二、 特点 1、综合性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2、相对独立性 3、实用性 4、实验性 研究方法:调查、实验法、偏误分析三、 学科地位、归属 语言本体研究(语音、字形、字义) 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亲属语言:汉藏语系,无字形变化 印欧语系,有字形变化(一) 国外研究 儿童语言习得(母语习得)(二) 国内研究 对外汉语教育 社会语言学: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行业语”) 文化语言学:嫁、娶与marry 语言暴力(冷暴力) 网络语言:杯具、洗具、餐具、萌 语言规划、调查 计算语言学 中介语(母语—目的语)四、 发展简史(一) 国外 1870年,波兰,博杜恩·德·库尔特内——纯粹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1946年,密执安大学(美),对外英语教育,《语言学习》,世界上第一本英语语言应用教育杂志 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召开和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应用语言学学科正式形成。
二) 国内 1、起源于先秦 荀子提出“约定俗成”,语言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约定俗成”,属于小学 2、发展:现代语文运动 将口语与书面语相融合 3、20世纪前50年—语文规划和语文教育 国语统一运动、白话文运动 20世纪后50年—文字改革,“三定”——定量、定音、定形(汉字、注音) 标点符号(标号、点号)、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1958年汉语拼音定形,罗马字母、希腊字母 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标志中国应用语言学形成 1992年专门的应用语言学杂志《语言文字应用》创刊——里程碑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五、 调查和比较(一) 语言材料调查——最常用 收集和考察语言事实、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环境等材料 1、访谈法:面对面讨论 集体访谈 个人访谈 2、观察法:隐蔽观察法、参与观察法 3、问卷法:用一种书面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封闭式、开放式(二) 比较 1、事实比较:具有描写性 2、理论性比较:系统理论的普遍原理在具体语言中可行性比较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方法、目的——定量(随机、非随机)、定性、实验收集实验方法特点(应用语言学实验):系统性、逻辑性、经验性、简约性、重复性和传递性第一章 语言教学一、 语言教学的性质运用特定的方法,将语言知识和相关的理论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授给学习者,以达到使学习者掌握一门具体语言并用于交际目的的教学活动。
第一语言教学——母语(儿童无意识的母语习得、第一语言学习)第二语言教学——外族语(双语\多语教学)目的: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培养学习兴趣二、 类型1、内容上 【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2、学习时限【长期教学、短期教学(短期培训)】3、教育性质【常规教育(预备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业余教育】4、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平衡、摸底)、个别教学】5、教学对象 【儿童教学(14岁以下)、成人教学(14岁以上)】6、学习语言程度【初级(零起点、小学)、中级(中学)、高级(大学)】7、单语教学、双语教学8、正常人教育、聋哑人教育教学主要指课堂教学,教育的范围更大些三、 课堂教学计划、技巧……语言测试四、 第一语言教学 (一)相关概念1、第一语言(从语言学角度划分):一个人出生之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First language2、 母语: Mother tongue 父母乃至多代以前一直沿用下来的语言,具有继承性 Native language(语言学角度)本民族的语言 Parent language(谱系分类)同源语日耳曼语——拉丁语——梵语 (梵语和日耳曼语为同源语)(子语) (母语) (子语)3、 本族语 native language(二) 通常说的第一语言教育专指母语教育 获得{儿童语言习得(早期潜意识习得)}两个阶段 课堂上有意识的语言学习 ——第一语言教育主要指此 First language teaching:第一语言教育(三) 特点 1、学习者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具有交际能力 2、语言环境良好,时间充裕 3、语文形式为主 4、注重文化习得第二章一、 国外语言教学的流派认知派——自觉掌握:儿童母语习得经验派——习惯养成:从教的角度,没从学的方面讲人本派——以人为主,强调情感因素:学习者角度功能派——学习任何语言皆以交际为主:以教学内容为主(经验派和人本派以教学方法为主,功能派以教学内容为主)二、 第二语言 (一)相关概念 1、第二语言: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2、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语言target language 3、外语:外国的语言 foreign language 与第二语言关系:包容——第二语言包容外语 (二)第二语言教学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1、语言学习的几种情况 本国学习者在本国院校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正规教育为主; 第一语言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同时进行;自学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学习2、 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①以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写为主,听说为辅)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③以集中强化训练为主要形式 ④基础教育 ⑤注重语言对比 ⑥母语对目的语的影响(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⑦注重文化教学 (三)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差异 1、教学起点不同(第二语言:零起点,一般情况下,无一定语言基础) 2、学习动机不同(第一:无意识,巩固语言的运用;第二、各不相同) 3、学习环境、氛围不同 4、受其他语言的影响(第一语言:很少受到影响;第二:很容易受影响) 5、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 6、教学对象不同(第一语言:年龄较小;第二:接近成人) 7、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第一:与母语重合;第二:掌握一门语言,进行流畅的交际) 8、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不同 9、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不同 10、接触的语言材料不同(第一:活生生的;第二:会有些滞后,变化)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同点:都是以语言学习为主;都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则,包括语音、词汇、句法; 教学过程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学习策略基本相同,模仿—感受—应用1470年明朝设置四夷馆教授印度语和缅甸语——中国最早的外语教学大学外语教学有两种:①外语专业的外语教学 ②非外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育三、 双语教学 bilingual teaching指在教学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成为使用双语者。
广义:教学模式,除了外语课程外,其他课程全用外语教学狭义:教学方法,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思考1、 最开始的 双语教学在我国最早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使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2、 现在的双语教学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的知识获取同步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第一节 性质、特点、体系一、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学科名称 (一)性质 1、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或教学行为开展 2、作为一门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 3、作为一项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学科性质的特点:1、是一项语言教学 2、是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存在的 3、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相区别)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指的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二)学科名称 1、对外汉语教学——1982年提出,使用最广泛 2、汉语教学、中文、中国语、华语教学等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4、对外汉语教育——以教育学为主(1包括4,即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育) 5、对外汉语——本科或以上专业的专业名称二、 特点 (一)对外汉语是一门对立的学科 1、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教什么,怎么教……) 2、具有较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重点在语言理论、文化理论、教育理论; 教学理论:语言教学、语言学教学 “一体两翼”——一体:汉语语言学本体 两翼:对外汉语学科与教学论;中外文化素养 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 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二)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三)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特殊性:汉字教学上三、 学科任务1、对外汉语作为教学活动 ①总体设计 ②教材编写 ③课堂教学 ④语言测试2、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 ①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语音、语义 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研究;教—学,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的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研究 ②对外汉语学科研究3、对外汉语作为国家、民族事业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历史和现状一、1949年之前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