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长传.ppt
20页第 六 章 元 明 清 代 文 学,徐 文 长 传,袁 宏 道,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享年43岁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人次年,拜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李贽为师,深受其影响万历二十年中进士,此后,反复地做官又弃官,多方游历,著书立说万历三十七年,迁稽勋郎中,赴秦中典试,事毕,请假归里,定居沙市徐 渭,晚明(嘉靖)著名 文士,诗文、戏曲、书 画成就卓异,“好奇计, 谈兵多中”,满腹韬略 清高傲岸、豪放不羁, 卓然独立,颇受士林景 仰却一再科场失意, 潦倒终身,乃至忧愤成 疾,癫狂到以斧锥自戕 以求速死,悲惨命运致 使知者为其流涕痛惜袁宏道为徐文长立传的原因,袁宏道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 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作品风格率真自然,清 新清俊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明人张岱说: “古人记山 水乎,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作为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反对明中叶“前、后七子”为 表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模拟因袭、创作了无个性、 生气的拟古思潮;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因喜爱 徐文长诗文书画流溢的真性情,而为之刊印文集和立传。
内容评述:,第一部分(1~3自然段) 交代写作缘起及对徐渭诗画的 赞赏有相见恨晚之感和不胜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徐渭的非凡才能及豪放个性深 得胡宗宪赏识,但科场一再失利 第三部分(7~9自然段)介绍、评述徐渭诗文书画的成 就,对比其人的坎坷遭遇,哀其不幸 第四部分(10~11自然段)列举徐渭晚年二三行事,说明 他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发为狂疾、自戕,最终报愤而卒 对其诗文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 第五部分(12~13自然段)效法《史记》对传主进行评价 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放富贵,但声名远播,至于朝廷, 文章华丽,独步当时,足以不朽问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 奇”,对徐渭其人起事,感慨至深杂剧《四声猿》,四本短剧: 《狂鼓史渔阳三弄》 (1折) 《玉禅师翠乡一梦》 (2折) 《雌木兰替父从军》 (2折) 《女状元辞凰得凤》 (5折) “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清人顾公燮说:“盖猿丧子,啼四声而断肠文长有感而发焉,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 (《消夏闲记》) 王骥德《曲律》称:“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狂鼓史》,敷衍《三国》祢正平“击鼓骂曹”故事剧情至为简单,就是祢衡在阴间伴阵阵鼓点,历数曹操罪状,从头直骂到尾表现上却激情喷涌,畅快淋漓,为《四声猿》之冠 《玉禅师》,写南宋临安水月寺僧玉通,不肯参拜新任府尹柳宣教而被柳设计破戒,觉后恼恨而死,魂灵投柳妻腑中转生柳翠,专败柳家门风后师兄月明和尚来访,柳翠顿悟成佛,与师兄同行西去剧既写官府与佛门的勾心斗角,相互报复,又写佛徒生理欲望与佛门清规戒律的尖锐冲突 揭露官府、佛门极端虚伪 《雌木兰》,据《木兰辞》改编塑造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立功的花木兰形象,抨击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女状元》,写五代少女黄崇嘏巧扮男装、考中状元,授成都司户参军,凭出众才华秉公断案而被周丞相赏识故事,赞扬封建社会中巾帼不让须眉的才能、才干《雌》《女》两剧,既歌颂女子武能征战沙场、文能治国安民,足以为她们扬眉吐气;又通过最终花嫁王郎、黄聘相门,表现对女性人才遭埋没的惋惜、哀叹徐渭书法倾慕王羲之但给他 影响最大的是米芾自称“书第 一,诗二,文三,画四” 自《题自书一枝堂帖》:“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徐渭表现自我情绪的水墨写意画开后世表现主义先河。
郑板桥佩服得五体投地,曾刻“青藤门下走狗”印章一枚近代吴昌硕题徐渭书画册:“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颜真卿)齐白石对徐更是倾慕备至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但周亮工说:“吾以为《四声猿》与草草花卉俱无第二”(《赖古堂画跋》)推崇其诗者认为其诗一扫近代芜秽之习汤显祖谓推其戏曲“《四声猿》乃词坛飞将”;明澄道人说它“为明曲之第一”(《四声猿引》)唐顺之、茅坤则谓其文“此文殆吾辈”《题墨葡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艺术特色:,1、以奇立骨,“无之而不奇”:,才能奇异,有经世济时之才,“纵谈天下事”、“好奇计,谈兵多中”;诗赋书画,才能卓异性情奇怪,早先“自负才略”、“眼空千古”,对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谒见上司,每“葛衣乌巾”,长揖不拜;科场落第,则“放浪曲蘖,恣情山水”,寓悲于诗;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兴来饮酒,则“呼下隶与饮”,甚至以斧锥自戕遭际奇特,怀旷世之才,“大试则不利”、“不得志于有司”,“数奇”,终生与功名无缘,“竟以不得志于时,报愤而卒”。
徐渭,字文清,更字文长,号青藤一生坎坷 家庭:出生百天,父亡,满月帝薨,人称“无父无君”;十岁时嫡母赶走生母;14岁嫡母病故,被受欺凌;入赘妻家,爱妻病逝;一场诉讼,遗产尽空 仕途:才名少著,科场8次失利;任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僚,多次筹划抗倭斗争草《献白鹿表》得世宗极大赏识本以为能施展抱负,却因胡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而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 9次蓄意自杀,斧击锥刺令人毛骨悚然 结果:因猜而妒(疑杀妻),入狱7年;生前名不出乡里;胸有一腔悲愤不平之气坎坷潦倒的奇才狂人,晚景:出狱后已53岁,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出门吊唁,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平素:生活狂放,对权势不妩媚当官求画,一字难得世凡求画,须值徐渭经济匮乏时,投以金帛,顷刻即能得之若赶在他囊中未缺钱,那么你就是给的再多,也难得一画实在是一位性情中人2、以情贯注,激情流溢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直至“童仆睡者皆惊起”的狂喜情态,表示对徐的爱慕。
对徐的才气性情、诗、书、画、行,或叙或议,是情不自禁的折服激赏而“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前者是对徐才气超迈的由衷钦佩,后者是对其欲死不得的真心痛惜文中两“悲夫”表现了作者的惺惺相惜之情3、以事传人吸取《史记》、《汉书》特长,却粗陈梗概,意到则止记事真切、独特、离奇、典型,正面描述、烘托反衬,使人历久难忘讨论:同是“数奇”,比较徐渭和李广的人生遭遇的异同数奇”主要指“时运不济,仕途不顺” 1)个人才能卓著李广是举世闻名的一代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令敌人闻风丧胆徐文长“满腹韬略”,诗、文、书、画、戏曲,均为大家 2)深受百姓爱戴景仰李广仁爱士卒,“皆乐为之死”文长,亲近下隶、百姓 3)身世坎坷,功业难成李广一生大小七十余次战役,却不得封侯,最后被迫自刎文长“大考则不利”,潦倒终生,忧愤成疾,报愤而终看法和原因: 1)社会制度汉朝廷刻薄寡恩,赏罚不均明朝廷科考制度腐朽,良才遭埋没、扼杀 2)社会风气汉朝廷任人唯亲明朝廷有司擅权 3)个人性情李广自负其能,将兵博野兽,数困辱,亦不屈服于命运文长自负才略,清高卓立,导致性情乖张,以求速死徐渭才学奇,身世奇,性格也奇。
明人梅国桢与袁宏道书称之为“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 袁宏道则称:“予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畸)也哉,悲夫!”(《徐文长传》),,他长于戏曲,《四声猿》是他的代表作以一出至五出不等的形式合成十出,演四个故事,在剧里更为独创对元剧而言,规矩荡然他这个四短剧取名为“四声猿”是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而此是四声,可见更为悲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