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0_峰会及舆论安全.ppt
36页G20 峰会,,二十国集团(G20)相关问题介绍,,,,舆论安全的实例,舆论安全及其应对,二十国集团(G20)简介,,2010年11月11日G20峰会在韩国首尔召开,Company Logo,,第九次G20峰会,G20峰会于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峰会主题是经济增长、就业与抗风险,具体议题包括世界经济形势、国际贸易、能源、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等 峰会将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提出新举措,制定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形成新共识,继续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同时习近平在G20峰会上宣布,中国将是2016年G20峰会主办国二十国集团(G20)简介,,,Company Logo,,G20是什么,G20概述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 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 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 由八国集团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以及欧盟 组成按照惯 例,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与世 界银行列席该 组织的会议Company Logo,,G20是什么,G20与中国中国是G20的创始成员,并于2005年作为主席国成功的举办了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的会议。
Company Logo,,G20宗旨,,,Company Logo,,G20 成员国组成,,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G20 创始情况,二十国集团 (Group20) 是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的财长在华盛顿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20国集团从2008年起召开领导人峰会随着20国集团的架构日渐成熟,并且为了反映新兴工业国家的重要性,20国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2009年宣布该组织将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G20 成员国组成,,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G20运作方式,,Company Logo,,G20特邀代表,,Company Logo,,Company Logo,,舆论安全及其应对,舆情:又称为社情民意,是公众的意愿和态度,包括公众对各种政治和社会现象及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是群众心理、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认识舆情,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 ,现有1900多种报纸、900多种刊物、3000多家广播电视台、网站数量已达150多万个,博客规模已超过5000万用户,国内有9亿多用户。
Web时代在一夜之间悄然改变人类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改变了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媒介生态最根本的变革,传媒由国家、机构或精英控制的时代正在瓦解,取而代之是全民信源与全民传播的时代传统媒体——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媒体 ——混杂各种声音,汇集了真与假、客观与极端、理智与感性的公共舆论场网络舆论,定义 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论的要素 公众事件 网民 网络媒体 公开表达的意见总和,,网络舆情特点,自由性和可控性交互性和即时性隐匿性和外显性情绪化和非理性丰富性和多元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舆论安全,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 舆论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和作用将越来越大, 因此,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舆论形态, 是国家安全在舆论领域的体现,,在舆论安全的视角中,国家舆论具有维护政治统治、塑造国家形象的基本功能,这些功能要想得到正常发挥,就必须具备必要的传播、引导和自我更新能力如果这些能力因为某些原因受到限制或削弱,国家舆论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网络舆论引导与应对,这是一个传媒的时代,尊重和敬畏传媒 这是一个透明的时代,谎言经不起考验 这是一个说服的时代,面对媒体讲话要注意效果,网络舆情引导的理论借鉴,可借鉴理论 -学习理论 -社会判断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信息理论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攻心为上,,“防火防盗防记者”?!赵启正名言:记者—— 不是你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不是你上级,也不是你的下级;记者,永远是你的挑战者!,新闻发言人定位,把关人 ——信息筛选、过滤; 引导者 ——议程设置、引导舆论; 说服者 ——权威发布、强力说服。
Company Logo,,舆论安全的实例,舆论安全的新实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起了包括G20峰会,APEC会议等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国外舆论围绕中国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在“中国威胁论”、“中国机遇论,“中国崩溃论”等原有论调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中国责任论”、“G2论”、“中美国论”、“发达国家论”、“中国不确定论”、“中国时代论”、“国家资本主义论”等新论调中国责任论”,达沃斯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希望中国在对非援助和经贸领域加强和欧盟的协商,通过限定条件促进非洲国家的人权、减少腐败和提高治理能力,以此促进非洲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以联合国现有会费分配比例不能反映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及其在联合国的地位和责任为由,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联合国会费缴纳份额,为常任理事国缴纳会费设置下限,并谋求降低日本缴纳的联合国会费份额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一些学者甚至还认为世界上出现的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地球变暖等现象,主要是中国发展造成的,中国应该承担责任G2论”,G2是近年来西方学者相对于G8和G20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意思就是由中美两国组成“两国集团”,携手合作共同解决世界经济问题。
华盛顿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弗雷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被认为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学者中美国论” Chimerica,首先提出“中美国”概念的当属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他于2007年代创造性地把China(中国)与America(美国)合成一个新词Chimerica(中美国),意在强调中美关系的紧密性 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对弗格森的观点表示怀疑,他在《中美共管世界是白日梦》的文章中指出,“在当今日趋融合的世界,中美经济相互依存是联系两国的关系之一,但中美不同的政治利益,以及很多其他的联系和责任使华盛顿和北京无法形成“共管世界”的局面俄罗斯学者瓦西里•卡申认为,中美两国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分歧将会随着危机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暴露,中美不可能建立同盟,美国人的真正目的是想利用中国来遏制俄罗斯发达国家论”,把中国贴上“发达国家”的标签,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国外舆论认为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高速增长,并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钢材等多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了,用发达国家来看待中国也许更为妥当。
中国不确定论”,国外舆论在肯定中国崛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担心,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持续性产生了怀疑,对于发展强大起来的中国可能带给现有世界体系的冲击和挑战存有疑虑 西方世界接纳中国进入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认为只要中国进入了这个体系,就能够改变中国的行为,但现在他们越来越感觉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行为是很难根据西方的期望而得到改变的,同时他们对这个体系能否有效地制衡中国也感到不确定 就政治方面说,西方世界原本期望中国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政治制度也将随之变化,但显然没有实现他们的期望更让西方感觉最不确定的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战略后果中国时代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时代论”也应运而生法国《世界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没有觉醒而是苏醒》的文章认为,“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文章指出中国将在日本之后崛起,亚洲将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大力量亚洲尤其是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将会深深刺激西方的骄傲,因为西方人一直坚信西方文明是优越的,西方的经济制度有效性是不可超越的亚洲在二战后开始重新起步,日本首先领头,接着30年以来由中国带动中国展现了两百年禁食以后经济尖锥般高速发展的饥渴。
国家资本主义论”,,2012年1月21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崛起》的封面文章提出,国家资本主义在西方正在萎缩,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却方兴未艾,在中国国有企业并非是通往自由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保障但文章同时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将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危害,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国家应该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控制谢谢观赏,@二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