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营养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和疾病预防常识认知的评价.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48428
  • 上传时间:2021-07-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0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营养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和疾病预防常识认知的评价 于颖,李新新,曹立环,江松敏(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摘要:目的:了解复旦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健康状况,为开展《营养与健康》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编调查问卷,对复旦大学选修《营养与健康》课的学生在开课前和期末结课后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健康教育前,大学生所具备的良好饮食习惯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营养知识匮乏;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出合理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后,大学生对营养健康、不良饮食与慢性病形成,以及疾病预防常识的知晓率大大提高,常见的不良健康习惯减少结论: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营养与健康》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营养、健康的关注,改进自身的营养状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良好的营养习惯对于其一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同时,还能通过他们向整个社会传递正确的营养健康习惯,为减少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做出潜移默化的贡献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营养;健康G645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3)33-0167-03一、研究目的目前大学生的营养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例如肥胖、高血压、恶性肿瘤、精神病等正在逐渐地侵蚀大学生的身体[1]。

      相关研究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模式是导致慢性疾病发生的病因[2]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社会不同群体,即便受过大学教育者,也很难系统地知晓不良饮食习惯是大多数慢性病发生的主因同时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的快节奏,很多职业人员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心慌、气短、全身乏力、头疼、头晕、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症状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其中15%的人患有疾病,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而大学生群体中患亚健康的比例逐年增加,这应该引起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重视[3,4]本文分析大学生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旨在强调对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科学的膳食方法,引导大学生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营养观念;引起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健康的关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其脑力和体力活动旺盛,对营养需求量大,同时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重,合理的膳食、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学业的完成和社会的整体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5]如何在教学中通俗易懂地阐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使学生不仅仅是掌握营养学基本理论,同时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结合实际,将营养与健康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至关重要。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12年9~12月,对选《营养与健康》课程的1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18~22岁的大学生,其中男84名,女92名2.研究内容及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方法,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7]自行设计《饮食与健康问卷调查表》本次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饮食习惯,另一部分为健康状况共设置34个问题被调查者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当场回收调查问卷调查时间分别在开设《营养与健康》课程前和结束该课程后共发放问卷176份(选课的大一和大二同学),回收176份;有效问卷176份,有效回收率100%3.统计学处理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资料和数据输入Excel,对数据进行x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4.结果与讨论第一步是利用电脑统计软件SPSS17.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随后对筛选的变量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有5项;不良饮食习惯有6项三、结果1.营养教育前后学生的生活习惯分别在营养教育前后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其中影响因素较高的是:作息时间、运动情况、大便是否规律等5项内容,具体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与教育前相比,学生熬夜习惯和大便不规律情况大大减少,作息时间不规律现象也有显著性的降低2.营养教育前后学生对营养认知情况表3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显著性差异教育前后,女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都要优于男生3.营养教育前后学生的饮食习惯分别在营养教育前后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其中影响因素较高的是:不吃早餐、饮食搭配不合理、经常吃零食、吃夜宵等从表4可知,营养教育后大学生吃早餐的人数明显增加,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吃夜宵和零食的同学大大减少4.讨论首先一些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作息时间不规律,很多大学生习惯于“开夜车”,早上起床晚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喜欢体育健身,近60%大学生健身安排有一定规律,每周保证3次锻炼,并且每次运动30分钟或以上其次,大学生不讲科学饮食,习惯于馒头、咸菜等,根本没有考虑到每餐的质量并且饮水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正常需要大多数有吃零食的习惯,不正常的饮食习惯不仅造成大便不正常而且使得摄入的各种营养不均衡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女生营养素摄入量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高于男生,原因可能是女生的食物更为多样化或食物摄入不规律等造成[8]。

      再次,教育前对于疾病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了解不全面,不确切,营养与健康教育后对大学生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均有一定的影响,对疾病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相关性意识具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对比调查可知营养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讲必不可少,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校、社会的关注,从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以及有关学者进行的大学生调查中,都说明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的很少或漠不关心,没有注意自己的膳食行为是否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凸显了营养教育的重要性而高校恰恰是扮演教育者的最好角色,营养知识的普及是解决大学生营养缺乏现象的根本大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它是学生完成学业的物质基础[9],整治优化大学生消费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消费环境关注并注重促进大学生的膳食健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良好的营养习惯对于其一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同时还能通过他们向整个社会传递正确的营养健康习惯,为减少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做出潜移默化的贡献参考文献:[1]王彦杰.浅析大学生膳食与健康[J].中国食品与营养,2006,(6):61-62.[2]Kant AK. Dietary pattems:biomarkers and chronic disease risk[J]. Appl Physiol Nutr metab,2010,(35):199-206.[3]傅善来,蒋有倩.走出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视角[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Whiting P,Bagnall AM,Sowden AJ,et al. Interventions for the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systematicreview[J].JAMA,2001,286(11):1360-1368.[5]刘翠格.营养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曾翔云.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解析[J].中国食品,2004,(3):42-43.[7]李里特.国外营养教育与管理[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5):4-6.[8]Store KS,Radechi-SV,Moshfegh AJ,eta1.The number of 24hdietary recalls using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automatedmultiple-pass method required to estimate nutrient intake in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J].Public Health Nutr,2011,(18):1-7.[9]李源晖.安徽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6):83-86.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研究课题基金(2012)资助并列第一作者:于颖,李新新。

      通讯作者:江松敏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