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桂花读书笔记.doc
7页2020迟桂花读书笔记 与《沉沦》比较,能够发现《迟桂花》在思想情感、叙事风格上的浪漫主义流变的过渡印记以下是2020迟桂花,欢迎阅读 上午读了作者的短篇小说《迟桂花》,好久没有遭遇这样清新又纯朴的文笔了,忍不住要说点什么 文中的人物关系交代的十分清楚流畅,故事情节也没有一波三折、勾心斗角的噱头,只如清亮透澈的山泉一般,以极为缓慢的节奏在读者心头细细流淌过去换做现在,如此干净的文学作品已经极为罕见了,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此就好比,看惯了浓妆艳抹的时髦女郎,眼前突然掠过一清纯村姑,总忍不住要发自内心地惊叹或者,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自然纯正之美总能够在更高境界契合我们的审美需求 小说中的“莲”是一个具有迟桂花意象的符号,她是善良、真诚、纯洁、灵秀的化身,她的美是一种不受世俗玷污的幽芬,宛如满觉陇的桂花一样持久文中对于翁则生、翁母等一干人物的描绘,也是本着这种真善美的基调,点墨不多,却十分生动更妙的是作者的文笔,将江浙一带的山岭风景刻画到了极致,读来仿佛亲自穿梭在山林翠绿如玻璃般流动又静寂的光影中,桂花的甜香萦绕,经久不散如果去年读到这篇小说,去杭州旅游时,无论如何也要抽时间去满觉陇,如今只能遗憾地留待那不可知的下次了。
《迟桂花》是作者后期较为成熟的作品,文章给我的感觉就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清新、自然,香而不腻作者在《迟桂花》中仍然采用“自叙传”的叙述方式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和感情脉络作者擅长在作品中刻画“病态”的男子,其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主人公悲观、痛苦、厌世颓废的心境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读作者的作品总有一种让我感到压抑的感觉 《迟桂花》的男主人公翁则生依旧是一个充满着“病态”的男子,但主人公的“病态”在这清秀、绮丽的山水之间居然得到了“治愈”,没有沦为悲剧的命运也许大自然真的可以净化人的心宁,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在物欲的追求中,放慢脚步让人高度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对翁家山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宁静之美莲姑所展现的人格魅力,就像桂花所散发出香气一样,持久回味莲姑本身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在夫家受尽了屈辱与刁难,最终狼狈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在封建思想充斥在人们脑海里的年代,这种女人是要受到别人的异样眼光的但莲姑并没有悲观绝望在他的世界里依然是简单、乐观的依旧像少女的般纯洁无暇这是小说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在莲姑身上看到了一个人该具备的健全人性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把莲姑比作“桂花”,更是对像莲姑这样在大自然的滋润下而具有美好人性人们的赞美。
朋友,如果你现在感到抑郁、苦闷,放下手中的工作,尽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也许你会做到释然 读完《迟桂花》后,我似乎闻到了淡淡的桂花香翁家山景美,人美,情更美,净化了我的灵魂 作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并且结合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全方位的展示了翁家山的不同时间段秀美景色,让读者身临其境 如从翁则生的家里望去,“屋前屋后,一段一段的山坡上,都长着些不大知名的杂树,三株两株夹在这些杂树中间,树叶短狭,叶与细枝之间,满撒着锯末似的黄点的,却是木犀花树太阳似乎已下了山,澄明的光里,已经看不见日轮的金箭,而山脚下的树梢头,也早有一带晚烟笼上了月下的翁家山,“又不同了从树枝里筛下来的前条万条的银线,象是电影里的白天的外景不知躲在什么地方的许多秋虫的鸣唱,骤听之下,满以为在下急雨草木很多的这深山顶上,就也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透明雾障”,“远近一家一家看得见的几点煤油灯光,仿佛是大海湾里的渔灯野火”在早上,则是“早晨的空气,实在澄鲜可爱”,“山路两旁的细草上,露水还没有干,而一味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香味之中,闻了好像是宿梦也能摇醒的样子 翁则生是一位懂得感恩,细腻体贴,重视亲情友情的人。
在他信中,感谢郁先生,母亲与妹妹在生活上的很多事情如母亲为他的婚事流泪伤神,为他的病四处求神拜佛,采药求医字里行间折射出翁则生对亲人与友人的爱 翁莲的性格、容貌、心灵所流露出来的都是一种自然质朴的美正是这样的莲让郁先生心地开朗了,情欲也净化了,皈依自然,最后与翁莲结为兄妹 她身材圆润,留着一头乌黑头发,椭圆粉嫩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隆正的大鼻 她虽然经历过丈夫放荡凶暴、婆姑折磨和百般挑剔,但是她回到娘家后依旧保持纯真善良、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然而如今,多少人面对生活的打击,动不动跳楼、跳桥、割腕等等正所谓“乘风破浪会有时”所以,我们应该向阿莲学习,做一个善良对生活有热情的人 文章最后作者离别翁家兄妹前说出:“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的美好祝福 合上书本,“花开得迟,所以日子经得久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响起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似乎害怕慢一步,渴望快速成功据统计,书店里的书销量最多是xx速成书例如学车速成、学口语速成、学做菜速成……许多父母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硬塞他们孩子上各种各样的速成班还有,所谓“网络红人”芙蓉妹妹、凤姐、郭美美……他们为了快速出名,在网络上哗喧取宠。
但是他们这些红能经得起考验吗?浮躁的人们把你们脚步慢下来吧 正如作者所说:“花开得迟,所以经得久梵高一生致力于画画,他的作品方能流传百世虽然生前没有人赏识他,但是他依旧坚持画画再如莫言,他一直沉浸在他的文学世界,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让我们变成一朵经得日子久的花 读《迟桂花》,我们似乎也幸运地同老郁在一起,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茶,浸醉在翁家山那世外桃源一般的世界里《迟桂花》以老郁收到的老同学翁则生的一封信开始,老郁看到信后,到翁家山去喝翁则生的喜酒作品中没有过分注重故事情节的描述,而是将大量的笔墨放在了对美丽的翁家山的描绘上,在美丽的翁家山,人儿也是淳朴善良,组成了一幅景美、人美、情美的飘逸自然画 “在半山亭里立住歇了一歇,回头向东南一望,看得见的,只是些青葱的山和如云的树,在这些绿树丛中又是这儿几点,那儿一簇的屋瓦与白墙”,寥寥几句话,就把翁家山清新和淡雅呈与读者面前,这样青葱如翠的山,如云团簇的树,还有那隐约的屋瓦、白墙,怎能不让人不沉醉与其中?怎能不让人的心灵不得以纯净?在读者沉浸于这样的美景中时,却“幽幽的有晚钟声传过来,东嗡东嗡地这钟声实在来得缓慢凄清”,这样清幽的语言,却给翁家山增添了几分凄清的诗意,大有远离市嚣的归隐之感。
这样的美景有视觉的美、有听觉的美,使人心旷神怡,真个是美不胜收! 这样的山乡美景,正是幻化出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我”的老同学翁则生一家,在这俨然是世外仙境的山乡,过的是恬静的日子,本来,翁则生是疾病缠身、学业中辍、感情受挫、灰心丧气的一个人,却在这样的灵秀山水中奇迹般地康复,并为人师表,且即将成家;而翁则生的妹妹——莲,是作品最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正是她的美丽、沉静和乐观,给予了老郁强烈的精神愉悦,使他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一部分作品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又把她的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世界中,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 在红尘俗世中浮沉的我们,要去哪儿才能寻到“翁家山”,遇到“迟桂花”一样的人?老郁在故事最后同则生还有莲告别时,喊道,“但愿得我们都是迟桂花!” 对,但愿得我们都是迟桂花! 《迟桂花》作为作者的后期之作,与前期相比,颓废色彩被淡化,散发这一股清新之风作者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诗人,一位忠贞的爱国主义者。
他的作品对中国新文学有着重大影响,长期受到国内外文学界的重视 小说以老郁受翁则生邀请,去参加他的婚礼为开头,通过信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翁则生和这十年来翁则生的近况,提及了翁则生的妹妹莲,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老郁到达翁则生家后,他遇见新寡而被迫回家的女子莲莲因哥哥翁则生结婚而触景生情,引起情感波动老郁在陪莲游五云山时,竟因她纯朴的举止和丰满的体态而心动,不禁产生邪念但在莲纯洁心灵的感染下,老郁的内心也得到了净化作品通过对莲的描写,塑造了一个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天真活泼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将莲与迟桂花相映衬,仿佛莲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小说以“迟桂花”为名,借翁则生所说“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日子久”来解释迟桂花的含义翁则生一家就像迟桂花一样,早年翁则生得了肺病令一家陷入绝望,经过翁则生十几年的休养,身体逐渐好转,生活步入正轨,妹妹也摆脱了在婆家的苦难的生活,一家的生活越来越红火翁家的迟桂花终散芳香 作者运用式的叙事风格和内敛又强烈的感情色彩,把迟桂花的芳香与翁则生一家相结合,让读者在观看时仿佛身临其境,与文章中的老郁一起接受内心的洗礼。
全篇小说,我最喜欢的就是翁则生写给老郁的信这个片段,作者借翁则生之手,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写出了翁则生十几年的生活,也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多年不见的老郁的想念和能写信给多年不见老友的喜悦,让我感受到他们浓浓的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