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浅谈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doc
3页浅谈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浅谈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能写出一首好诗,算不上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人不仅能写出 好诗,更在于他具有独特的把握现实的方式意象是诗人主观感情与 客观物象有机组合的产物意象组合的不同方式成就了诗歌可以直接 进入人的情感空间,给人以心灵的冲击下面我们就谈谈诗歌中的意 象及意象组合的方式 一、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独特概念,通常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作的包融 主体思绪意蕴的艺术形象因此,意象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物象,而是 诗人脑子中经过加工的自然物象它既有第一自然物象的个别特征和 属性,更有创作主体赋予特殊内涵的特征和属性意象,是中国古典 诗词中的一个独特的概念有的人也称为“传统意象”、“典故意象” 等,名称不同,但意义相同意象,是指诗词中某些艺术形象在被成 功地使用过一次后,后来人又反复使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 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意义上比如“东篱”这一意象,最初 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诗中的“东 篱”,纯属实写,别无他意,但后来诗人反复使用,并渐渐赋予其特 定意义,以至于一提到“东篱”,便产生超尘脱俗之感再如李清照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词中的“东篱”已 不再是实指,而是有了特定的意义 二、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十分强调意象的组合意象组合的目的是把 若干个意象组织成综合的意象,表达更深刻更广阔的思绪情怀,使读 者感受到综合的美,而综合美的形成,又提高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 情趣意象组合的方式有多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我们要探讨的三 种是常用的方法,这也是我们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审美鉴赏时特别要 注意的方面 第一种,虚实组合在意象组合中,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注重虚与实的结合在一首诗一阕词中,往往将实景的意象与 虚景的意象组合起来,虽然意象都是经过作者脑海中加工过的,但实 象耍依托现实可感触的事物,虚象则可塑造想象中的事物如苏轼怀念亡妻的《江城了》就是意象组合、虚实结合的典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口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和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上阕写实境, 写眼前口己流落江湖的衰颓失意;下阕写梦境,写梦中还乡与亡妻重 逢Z痛切上阕的意象是实写,下阕是虚写苏轼以生死十年作为悼 念的吋间,把写实的意象与虚拟的意象结合起來,表达对广妻深深的 依恋和怀念。
虚实结合,使现实与梦境有机统一成一体,将词人心中 的意蕴表达得淋漓尽致虚实结合的意象组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现实与想象结合,实与虚结合,常常使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穿透常境 的力量,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种,意象并置意象并置指的是由两种以上的意象,综合烘托出…种思想感情此种并 置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诗人选取若干内涵相近或相似的意象,综合 组织在诗中,仿佛是同一或近似的旋律,反复鸣奏,敲击读者的心灵, 造成强烈的印象这里选读王维的两首短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山中》) 诗中月夜鸟鸣,水落石出的意象都传达出一个主旨:静静的自然界是心灵安歇Z处首先,自然美的展开,是在人与 自然和谐关系上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契合,使人的思想感情没有压抑 感其次,诗中的意象,虽然寂静冷清,却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具有 旺盛的牛命力,与人热爱自然的主旨呼应相似或相近的儿个意象组 合到一起,并非只是意蕴关系,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王维《山中》 这首小诗中,天寒是气候的前提,天气寒冷的冬天,溪水渐少,所以 “口石出”,水落石出,同吋树叶凋落,“红叶稀” To山路没有下 雨,但山间的雾气,也会渗透人的衣服。
山间寒冬的景象,包括在几 个意象中,而几个意象Z间,存在和谐的契合这种合乎逻辑的意象 组合,会给人以深刻印象,形成一种综合美这种组合,是中国古典 诗歌作者所擅长的: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杜甫)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以上三组句子也都是以相近或相似的意象组合而成的,表达出一种综合意境 意象并置中的第二类,是诗人选取相反的意象组合在诗中,以相反的意蕴,传达更强烈的感情,这种 组合方式也叫对比组合最典型的是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贫富巨大的差异,以及诗人愤怒的感情,都鲜明凸显上下句 的意象看起来是相反的现象,而组合起来就成为社会的黑暗了读者 可以从以下三组句子中体会相反意象组合所传达的感情力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口)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 水色潇湘阔,沙程朔漠深李商隐) 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作者非常注意相反意象组合的特殊作用,常用时间或空间差异,渲染人事蹉匪、情感变化 第三种,吋空跳跃诗歌的跳跃性在于诗句与诗句之间、意象与意象之 间的衔接,是跳跃性的,甚至突变性的目的是使儿个画面在相互衔 接之中,组合出一种印象,去感动读者。
这种组合正好利用了人类视 觉的延续性,以及感情变化的时间性,使一些看似无关却有内在联系 的画面和意象,共同组成一种思想、感情和追求诗歌意象组合的时 空跳跃,中国古典诗词不同作品也有不同重点,有些重在吋间跳跃, 有些重在空间跳跃 时间跳跃在表现手法上,常有比较明确的时间概念,以便在不同吋间概念Z间作跳跃式的组合蒋捷《虞美人》 为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怅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纶的三个阶段,都是听雨,行为与感觉却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少年”、“壮年”、“而今”这条吋 间线索,贯穿词人的一生情怀变化每一个吋期,都是一种意象,配 合起來,人生感喟和绝望,强烈地表现出來 时空跳跃在意象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更能体现中国古典诗词以少胜多、以口当黑的 技巧,也更能启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进行审美再创造 诗词中意象组合方式除了以上三种Z外还有一些,女口:变形组合、意象重 叠、错位组合等多种方式意象是诗歌创作的基木细胞,要赋予诗歌 充沛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和震撼的力量,意象及其特殊的组合方式对 此有着重大的意义了解意象与意象组合方式的一些知识,对我们学 习诗词、鉴赏诗歌具有很大帮助。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