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西四砖塔胡同元代的戏剧一条街素材.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57417195
  • 上传时间:2022-0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四砖塔胡同:元代的戏剧一条街位于西城区西四著名的砖塔〔万松老人塔〕最近一次最大规模的修复已经竣工新修后的小院内开设有"正阳书局",人们可以在这读到很多关于老北京的书籍  砖塔西边的胡同因砖塔而得名,叫"砖塔胡同"这条胡同虽然不是很宽大、很长,但却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元代时,这里每天都有戏曲表演,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  胡同名七百余年未改  砖塔胡同形成于元代,而且七百多年来胡同名一直叫砖塔胡同,其名古老,这在北京是非常少见的砖塔胡同在元代时的剧场非常多,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另外胡同里还多有名人故居,比方顾太清故居、鲁迅先生故居、张恨水先生故居等  砖塔胡同得名于这里的一座砖塔,它是北京城里唯一的一座砖塔砖塔修建于元代,为九重八角的青砖塔,高15.9米它是当时的高僧万松行秀的墓塔,所以人们都叫它"万松老人塔"而在塔前小庙的山门上,也写着"元万松老人塔"万松老人姓蔡名行秀,号万松他是河南洛阳人15岁时到河北邢台净土寺出家为僧因其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佛法知识后云游四方,在河北磁县的大明寺向当时著名的高僧雪岩满学习学成后,高僧万松返回净土寺升为住持,他在寺内建万松轩,所以自称"万松野老",人们尊称为"万松老人"。

        因万松老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精通佛法,得到金章宗的赏识,他请万松老人到燕京西山的仰山〔妙峰山南边〕栖隐寺为住持栖隐寺在辽金时代为京城大寺,是皇家寺院之一金章宗于明昌四年〔1193年〕在燕京召见他,并赐锦绮袈裟一件到元代,他又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礼待,经常受到召见万松老人告诫元世祖要"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当时的名相耶律楚材还拜万松老人为师,参学三年  万松老人圆寂后,因其德高望重,特赐埋葬大都〔北京〕内西城,并建有墓塔,即现在的砖塔〔当时此处尚是郊外西刘村〕砖塔胡同也因塔而得名不过,万松老人的生时和卒年却不确切,大约生于金大定年间,圆寂于元代中叶〔有的资料说他是生于1166年,卒于1246年〕他的主要著作有?沉着录?、?祖灯录?、?清益后录?、?万松语录?等砖塔在明万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尤其是在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把原来的七层改为九层,重修时原塔未动,而是在塔外又包一层,形成塔包塔1984年砖塔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代每天都有戏剧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砖塔胡同还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  我国的戏剧在元代到达了一个顶峰元代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戏剧家和著名剧本,大戏剧家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他们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多有资料说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但郑光祖是元代后期人〕。

      著名的剧本,像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明妃?〔即"昭君出塞"〕、白朴的?墙头记?〔即"墙头马上"〕等,七百多年来,这些剧目仍久演不衰当时的元大都城是戏剧中心除"元曲四大家"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戏剧家,而且当时在大都出现了很多"书会"这些书会既是文学组织,又是演出团体关汉卿、白朴就是"玉京书会"的成员,马致远是"贞元书会"的成员而戏剧的演出地点在哪里呢?就是在砖塔胡同  当时的砖塔胡同有很多"勾栏"、"瓦舍",即剧场大的"勾栏"可坐千余人,小的"瓦舍"也能容几十人或上百人在砖塔胡同中南北两侧的小胡同里,像口袋胡同、钱串胡同、玉袋胡同等,也都有剧场可以说,砖塔胡同在元代时是戏剧一条街每天的砖塔胡同里,都是锣鼓喧天,高唱低吟,热闹非常据元?青楼集?载,元代时著名的女演员如珠帘秀〔朱帘秀〕、顺时秀〔郭顺卿〕、天然秀〔本姓郭〕、忠都秀等就是在这里的大剧场演出她们的艺名都带"秀"字有时大戏剧家们,像关汉卿等也登台演出  元人李好古写的一出杂剧?张生煮海?〔即现在的评剧名剧?张羽煮海?〕中有一段戏词,张羽的书童问:"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龙女的丫鬟说:"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  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里的戏班、乐户纷纷逃回家乡或解散此后,这里逐渐成为居民区义和团运动中,义和团在攻打西什库教堂时,指挥部就设在砖塔胡同  张恨水在此居住近二十年  在砖塔胡同里除元代的大戏剧家们经常来往外,还有一些文化名人来此居住,如清代著名女词人顾太清〔西林春〕她是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在奕绘死后,被奕绘已故正室夫人的长子赶出门,顾太清携二子、二女搬到砖塔胡同居住〔有的资料说是搬到辟才胡同西北处的西养马营,但多数专家考证为砖塔胡同〕后来,顾太清双目失明,但仍笔耕不辍,她的主要诗集是?东海渔歌?她还续写了?红楼梦?,书名为?红楼梦影?,全书二十四回,顾太清是续写?红楼梦?的第一人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京味作家老舍先生在任"西北城高等小学国民学校"校务主任时,经常到砖塔胡同,后来他以砖塔胡同的环境写下了长篇小说?离婚?  当年,鲁迅先生在八道湾的住所和周作人决裂后,在1923年8月搬到了砖塔胡同61号〔现在为84号〕在这里先生写下了?祝福?、?在酒楼上?等名篇鲁迅先生在砖塔胡同居住了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而我国近代的著名作家、小说大家张恨水先生在砖塔胡同住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从1949年末直到1967年春去世。

      他的故居位于砖塔胡同西头路北,老门牌是43号,后改为95号当时他住的是一座小三合院〔现在大约是顺风快递公司的位置〕,小院里种植有丁香、榆叶梅、翠竹等花木张恨水在这里写下了?啼笑因缘?、?金粉世家?、?五子登科?等脍炙人口的小说  1949年之前,刘少奇同志在天津任中共北方局书记,每来到北平〔北京〕时都住在他的秘书林枫家里,林枫同志就住在砖塔胡同内四眼井胡同10号〔现为南四眼井胡同2号〕刘少奇同志就是在砖塔胡同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现此院为"刘少奇革命活动纪念地"  周总理的秘书齐燕铭同志的晚年居住在砖塔胡同37号在1952年,在砖塔胡同中部路南82号、83号建立了商业部,到1956年改为农垦部王震同志为农垦部部长,他的办公室就设在院内大楼里萧克将军的也在这里办公近十年,现在这里所挂的牌子是"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  补白  "梨园领袖"关汉卿  在我国的戏剧史上,关汉卿是最为著名的戏剧家之一录鬼簿?中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号斋叟,曾任太医院尹  不过,关于关汉卿的生平,在史书上记载的很少,竟然连他的生辰卒月都不详细在?中国文学史?上说,他大约生于金贞祐、元光年间〔1213年-1222年〕,逝于元大德年间〔1297年-1308年〕或以后。

      因他写过多首散曲?大德歌?,故应在元大德年间或以后过世据?录鬼簿?中记,关汉卿和他的好友大戏剧家白朴的年龄相仿在?元曲三百首?中介绍,关汉卿大约生活在十三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到十四世纪初  关于关汉卿的祖籍,在清乾隆年间修订的?祁州志?中说他是祁州伍仁村人,即现在的河北省安国市在当地也流传这里就是关汉卿故居的说法〔有的资料说他是解州人,即今天的山西运城市〕但关汉卿在京城为太医院尹,并在大都从事戏剧活动,而且他的大半生是在大都,故人们一般认为关汉卿是大都人元末的学者熊梦祥在?析津志?中把关汉卿列入"宦官录",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关汉卿和"曲仙"王和卿是挚友王和卿为关汉卿的剧本作曲京城红极一时的著名女演员朱帘秀出任他很多本子的主角关汉卿是当时元剧的领军人物,人们称关汉卿为"梨园的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当时人们都以冠上关汉卿的名头为荣,比方著名的青年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南方的著名剧作家沈和甫,被称"汉卿"  关汉卿一生大约写了六十多个剧本,其数量之多,可以和英国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相媲美而他要早于莎士比亚二三百年〔莎士比亚 1564年-1616年〕。

      关汉卿的剧本主要有?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等尤其是?窦娥冤?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它表现出窦娥的善良而坚强的性格,也深刻地反映了"穷人无个不冤哉"的封建社会的法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