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昆明金殿导游词.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9944608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昆明金殿导游词关于昆明金殿导游词1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西郊约3公里的滇池畔它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远与太华山遥遥相望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耸立其间,园林也因之得名   进园门,穿过近华浦,揽胜阁壮丽崇宏,楼槛轩敞;新修的怀古廊萦纡回折,槛外银水玉山;涌月亭和观稼堂树木掩映,花丛环绕,最宜月夜闻笛观稼堂边花坛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栽下的玫瑰花争芳吐艳彩云崖假山幻奇、玲珑嵌空;溯洄洲四面环水,秀坪如茵过燕语桥继续西行,积波堤压浪卧波,而大观楼则耸立于前,更有那古今传颂的“天下第一长联”,使人留步观瞻   清乾隆年间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的寒士孙髯翁所撰180字长联,一扫世人俗唱,蕴涵了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惊动一时今存大观楼长联有两幅一幅是与孙髯翁同时的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体书写刊刻,挂在大观楼二楼另一幅则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云贵总督岑毓英托赵藩书写,请工匠刊刻后挂于楼下,即今蓝底金字联,长联系木制,为覆瓦形上下联各90字,字系颜体楷书,刚劲圆润,颇具功力长联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楝,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关于昆明金殿导游词2   各位请看:铜殿下筑须弥座式台基,高1.5米,金殿建于两层石砌台基上,第一层为青石砌就,沙石勾栏,栏上浮雕“二十四孝”图,第二层是大理石栏,中间是一条雕有龙风云纹的陛石独具匠心的须弥座使金殿更加雄伟高大、庄重威严方形的金殿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同为7.8米,四壁由三十六扇格子门组成,上面铸有龙凤吉祥、花草鱼虫、云龙麒麟等图案,铜殿脊檩上镌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1671年)大吕月(十二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铜殿四角有盘龙石柱衬托,四周由十六根圆柱支撑,斗拱飞檐、龙飞凤舞、精美无双这是我国现存最大(占地180平方米),最重(250吨),保存最完好,铸造最精美的铜殿,这是我国的一件国宝,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金殿是道教中正一道教派的道观殿中供奉着真武帝君铜像,高1.5米,披发跣足、仗七星剑、执七星旗,着黑衣、踏龟蛇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相传在黄帝时期,净乐园善胜皇后梦游御花园,吞下阳光后十四月,三月初三时左胁裂开产下太子,顿时瑞云缭绕,异香芬芳太子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受玉清圣祖点化前往太和山修炼,成道后被玉皇册封为“镇天玄武大将军”,统领北方而真武修炼的太和山也被改称为武当山,取“非真武不足以当此山”之意传说在周武王伐封的战争中,真武大帝降服了变化为苍龟、巨蛇的水火二魔,归降后的龟蛇屡立战功,被玉皇封为“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和“太玄火精赤灵尊神”,随真武调用殿中真武两旁龟将勇猛威严,蛇将气字轩昂一旁有金童持卷、玉女捧印道教诸神仙都有作为侍从的金童、玉女而真武的金童玉女特指周公和桃花女周公以占封为生、开业三十年从无差错自从遇上桃花女却屡屡不灵,周公知道桃花女功业不浅,然而心中不服,托人说煤将其娶回家中作儿媳准备慢慢收拾谁知一害再害无一成功,弄得狼狈不堪真武大帝出面结束其恩怨复归天位,从此他们就当了真武帝的听差兼秘书,掌握法宝、符印,书记三界神仙的功过善恶,成为真武大帝的得力助手铜殿柱上有联赞道“威武镇南滇,七星耀处河山朗;神灵终北极,一剑飞来海宇清”。

      铜殿前后各有一匠,前书“南无量寿佛”,后题“北极玄武”一佛一道佛道结合,又为金殿一奇铜殿外有左右相对两个铜亭,内奉水、火二将在殿右前方有一条高10米的铜制旗杆,上悬“日月七星锁山旌”七星铜旗高悬,象征北极玄天“普护”生灵旗上铸有“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旗周围有二十八宿什么是二十八宿呢?早在远古时候,人们将天上的星辰分为二十八个群落称“二十八宿”,按它们位置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群落,每方为七宿,根据这些星辰排列的形状想象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是龟、武是蛇),称为“四象”四象”被玉皇封为镇守四方的大神旗子上端有日月,旗中是北斗七星,整个铜旗为镂空镶嵌七星旗的建筑年代早于现在的铜殿,是陈用宾建筑第一个铜殿时铸造的 关于昆明金殿导游词3   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道观风景名胜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舒藻《重修太和宫碑记》详细记载了太和宫创建的历史:“滇南苴兰(昆明)会垣东关外,距城十五里许,有山鸣凤,又俗名鹦鹉山前明万历壬寅年(1602年),道士徐正元叩请云南巡抚陈公用宾,会同黔国公沐公昌祚,右都督沐公睿,御使刘公会于是山之巅,仿照湖广武当山七十二峰之中峰修筑紫禁城,冶铜为殿,铸供真武祖师金身。

      名其宫曰‘太和’,亦仿照武当山中峰宫名也其时并建三元、环翠二宫,所供圣神仙佛,各有专司,瞻拜者历历可溯而其殿宇,概以‘太和宫’统之其地左挹华山之秀,金马腾辉;右临昆海之滨,碧鸡焕彩,洵为滇南一胜境也乡人称之或曰金殿,或曰金顶,任其信口而出耳   这段碑文依据史料,叙述了仿湖北武当山始创昆明太和宫金殿的时间、创始人、冶铜为殿、供奉真武金身的道观规模,以及鸣凤山的山势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道士徐正元“叩请云南巡抚陈用宾”,陈用宾会同黔国公沐昌祚、右都督沐睿、御使刘会,同登鸣凤山巅,商定仿武当山中峰兴建太和宫这与明万历甲辰年(1604年)正月太和宫创始人陈用宾所撰《鼎建太和宫记》是一致的舒藻的碑记用白话叙述,通俗易读陈用宾的碑记文言纪事,不容易读   舒藻碑文中所说:“其时并建三元、环翠二宫”一段不准确其实创建太和宫前七年,就已建“环翠宫”陈用宾撰《环翠宫记》称:“余抚滇之三年,命官于鸣凤山建环翠宫,其中为阁,祀吕师(吕洞宾),殿有二,王、陶天君,何、柳二仙并祀阁上 陈用宾,福建晋江人,明进士,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以右佥都御使巡抚云南陈用宾“抚滇之三年”,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他“命官于鸣凤山建环翠宫”。

      万历三十年(1602年)“叩请”陈用宾兴建太和宫金殿的“道士徐正元”,就是环翠宫的道士   正如陈用宾《鼎建太和宫记》所述:“及抚滇之九年”,即万历三十年(1602年),陈用宾“偕卜胜东城,相度山原间几一舍许无当者,延伫环望,真气英英,连蜷环翠宫左,扪萝视之,适彩雉从中盘起,玉局宛然,无亦光岳之閟有待欤?” 陈用宾偕沐昌祚、沐睿、刘会等登相度山,卜胜选址,已见山势“连蜷环翠宫左”这清楚说明,明万历三十年陈用宾为太和宫选址时,已有环翠宫太和宫金殿、三元宫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动工兴建,“始事竣工,俱以王正之月,甫一载而缮定”万历甲辰(1604年)岁春正月吉旦”,陈用宾撰立《鼎建太和宫记》   民间传说陈用宾曾在鸣凤山“三遇吕洞宾”,是吕仙引示他鸣凤山是“洞天福地”,所以他“抚滇之三年”即“命官于鸣凤山建环翠宫”,“其中为阁祀吕师”环翠宫建成后,陈用宾曾撰楹联:   春梦惯迷人,一品朝衣,误了九寰仙骨,鸡鸣紫陌,马踏红尘,军门向那头跳出?   空山曾约伴,七闽片语,相邀六诏杯茶,剑影横天,笛声吹海,先生从何处飞来!   陈用宾身居云南“军门巡抚”,既迷恋官场“一品朝衣”,又向往道教“九寰仙骨”,矛盾的心情,只有请问“剑影横天,笛声吹海”飞来的吕仙人,他该“向那头跳出”?   陈用宾《建太和宫记》开头有这样一段话:“考玄帝天乙之精,乘玄枵当帝座,迹最著于太和,贞观而还,代能尊祀。

      我成祖文皇帝穆有遐思,式廓其制,千古让隆焉……”说是真武玄帝系“天乙之精,乘玄枵当帝座”,真武神迹,太和山(即武当山)最著名从唐贞观年间以来,世代尊祀明成祖朱棣崇信真武,敕令大修武当山,千古隆重奉祀真武武当山有“真武神,永乐像”的传说,以后天下真武宫都按这“永乐像”塑真武   明崇祯十年(1637年)金殿移到宾川鸡足山,史志碑记所载是一致的明崇祯十年(1637年)云南巡抚张凤翮将铜殿移到宾川鸡足山天柱峰天柱峰为此又称“金顶”鸡足山铜殿毁于1966年“”“扫四旧”期间张凤翮移铜殿时,太和宫铜殿的基座、下层平台砂石浮雕栏杆未拆,保存至今   清康熙年间重建鸣凤山太和宫铜殿,“范铜至五百余万之多”(250吨)1980年清洗铜殿烟尘污垢时,发现铜殿正梁上通体被烟垢覆盖的铭文,梁中间的字被藻井遮盖,我爬上去看是“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铭文证实清康熙九年(1670年)吴三桂修葺太和宫,重建真武铜殿,铜铸神像,竖“铜幡竿十余丈,亭亭特立”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十六日竣工落成因吴三桂康熙十二年(1673年)举兵反清,故方志碑记只称“清康熙九年重铸”,回避是吴三桂重铸铜殿。

        吴三桂重建真武铜殿后,铸了一口“七星宝剑”悬挂在铜殿内,这就是碑记中所载真武“慧剑高悬,常伏魔而制怪”吴三桂又将其使用过的一把木柄大刀,重12斤(6公斤)留在太和宫,以炫耀其武威   铜殿正面,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年)云贵总督王继文书悬“南无无量寿佛”铜匾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不少人感到疑惑,一代名儒的云贵总督,为什么在真武道宫挂佛教匾?武当山记载,永乐十四(1416年)武当天柱峰顶建真武铜殿时,峰巅咫尺地盘上已有佛教无量寿佛殿,佛道互不相让得知建铜殿是圣上旨意,佛家折中,“让地不让佛”,真武殿上挂“无量寿佛”匾,朝拜真武同时,也颂“南无无量寿佛”鸣凤山太和宫仿武当山中峰兴建,王继文依据武当山典故悬匾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二天门碑记》记载了清代昆明两次地震的情况:“乾隆年间,滇省地震,星旗救劫,厥有灵徵”这次地震影响不大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二十三日,滇地大震,復得殿宇牌坊,客座茶房,震摇摧坏太和宫更大的劫难是咸丰年间,太和宫毁于兵燹,三元宫化为灰烬每一次损坏后,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修缮其中,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十五年间,太和宫住持李明清劝募“缙绅王炽、余安转禀督办云南矿物、前巡抚唐公炯,倡铸铜一万斤,并遍约同人,量力捐助。

      铸造亭子、侍座神像、格扇瓦片,并重修山门、牌坊、殿宇,众作新之   太和宫金殿于1950年军事接管,定为“昆明市金殿名胜区”先后隶属文教局、建设局、文化局、园林局管理1966年“”“扫四旧”期间,各殿泥塑神像被破坏,殿宇坍塌,荒烟蔓草1968年又将太和宫划属昆明力车胎厂作宿舍,1970年由昆明市城建局收回   粉碎“”以后,逐年修复古建筑,重建雷神殿、老君殿、三丰殿,翻修三座天门、棂星门,新建长廊亭台,局部维修明代城墙1983年兴建山巅钟楼,保护原昆明城宣化楼之明代永乐大钟   1983年至1991年,在鸣凤山东面、南面新征土地273亩,兴建占地500亩规模的“昆明园林植物园”园林植物园分为十二个专类花卉园区茶花园、温室花卉区、杜鹃园、水景园、木兰园、蔷薇园、竹类植物园、裸籽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区、造园示范区、鹦鹉园(盆景区)和雪松草坪园省、市政府先后投资达800余万元   为迎接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1997年至1999年,市政府先后在鸣凤山金殿投资2000万元,全面维修太和宫古建筑群,整修钟楼,开辟钟楼旅游服务区,兴建大型观赏温室,新建杜鹃精品园,开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