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懂而不会”现象剖析.doc
4页高一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懂而不会”现象剖析学生在进入高一学习后,数学成绩普遍下降好多学生出现了 “我 上课都能听懂,可是怎么不会做题呢? ”面对这样的现象,老师想说的话 很多,想告诉学生的原因也很多,想必每位数学老师在班会或者自习课上 不止一次和同学们分析过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但往往收效不尽如人 意那么,面对高中生对数学的这种困惑和不解,如何打破“能听懂课但 不会做题”的僵局,以下说说我的一些看法1主要原因1.1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本身特点的不同1.1.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不同,体现在语言上,初中数学语言较形象, 而高中数学语言却相对较抽象,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 解,觉得离生活很远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 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 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 体几何等,1. 1. 2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 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 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1. 1. 3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 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 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 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 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导致成绩下 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 需初步形成辩证性思维1. 2学生学习方面的一些原因1.2. 1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 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 节课上,被老师“牵着鼻了走”,打无准备之仗调查表明:有一半的同 学课前没有预习的良好习惯,结果直接影响了听课,没有听懂课,不会解 题也就成为必然1.2.2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 要来源既不预习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三分之二的学 生反映有这种现象这也是不会解题的一个原因1. 2. 3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做作业、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把作业当成负担。
没有认识 到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耍条件,也是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 的原因之一1.2.4不懂装懂,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口C想不 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來,认为自己懂了同样 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不能想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 爱面子,不愿说不懂;看老师的面子,不敢说不懂调查发现冇大部分的 同学都存在这种问题,是老师教的问题还是学生学的问题?应该说是兼而 有Z1.2.5不能及时复习巩固,几乎是学过即忘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 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 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木的基木知识、定理、 定律熟练程度不够,成绩也就口然不能提高1.2.6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上课不记笔记,消极听课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一多的同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老师有很强的 依赖性,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 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有一位学生说:“我就是这样的,上课不 记笔记,老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 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 净。
2解决措施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填鸭式”教学为指导式的导学教学的 好坏不是看师生合作冇多么的愉快,课堂气氛冇多活跃,而是看学生是否 主动参与了学习,是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学会了分析思考,掌 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从哪 里入手?为什么这样理解?还可以怎样理解?做题时知道该怎样做,并明 白为什么这样做做完后还应研究有没有其他方法,对有些题冃做适当的 变式训练,就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其次,要学好数学,学会解数学题,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的问题数学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如果实在记不 住,就要常常温习,等到很熟的时候,自然能“生巧”,也就能自己解决 问题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能听懂,自己就会了,就放弃了复习巩固, 做题时,就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这种情况很普遍、很正常总Z “懂而不会”这种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说明在 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的问题,也存在学生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教师在教 学中,转变观念,调整教法,指导学法,“懂而不会”这种现象就会慢慢 消失,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就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 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