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专题03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年(2022-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学生卷).docx
22页高考真题专题03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考点三年考情(2022-2024)命题趋势考点1我国的经济发展2024·湖南·高考真题、2024·北京·高考真题、2023·海南·高考真题、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3·山东·高考真题、2023·湖北·高考真题、2022·山东·高考真题、2022·海南·高考真题、2022·天津·高考真题、2022·浙江·高考真题:新发展理念;2024·山东·高考真题、2024·广东·高考真题、2024·安徽·高考真题、2024·湖北·高考真题、2023·辽宁·高考真题、2023·全国·高考真题、2023·江苏·高考真题、2023·福建·高考真题、2023·全国·高考真题、2023·江苏·高考真题、2022·江苏·高考真题: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3·湖北·高考真题:新发展格局; 2024·全国·高考真题、2024·浙江·高考真题、2023·湖北·高考真题、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3·辽宁·高考真题、2023·北京·高考真题、2023·山东·高考真题、2023·海南·高考真题、2023·全国·高考真题、2022·辽宁·高考真题、2022·海南·高考真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浙江·高考真题、2023·北京·高考真题、2022·北京·高考真题:高水平对外开放;考点1. 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
选取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农业观等经济高质量发展热点问题,考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措施与意义考点2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2024·湖北·高考真题、2024·全国·高考真题、2023·海南·高考真题、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3·河北·高考真题、2022·江苏·高考真题、2022·浙江·高考真题: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2024·山东·高考真题、2024·浙江·高考真题、2023·福建·高考真题、2023·广东·高考真题、2023·湖南·高考真题、2023·山东·高考真题、2022·山东·高考真题:社会保障;2022·天津·高考真题:我国的经济制度考点2.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复习时关注一些我国完善分配制度的举措、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与成就,考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和途径;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措施的意义考点01 我国的经济发展2024年高考真题1.(2024·湖南·高考真题)2024年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外发布方案提出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优化家居市场环境等22条举措。
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将进一步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庭厨卫“焕新”,其意义在于( )①满足居民改善需求,“换”出美好生活新品质②促进产品更新迭代,“换”出产业升级新动能③发挥财政主导作用,“换”出内需增长新空间④确立资源回收制度,“换”出循环经济新模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北京·高考真题)截至2023年底,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当前,我国正处于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每年有1亿至1.2亿台的废旧家电被淘汰废旧家电回收的合理做法是( )①降低回收废旧家电的环保标准,提高回收利润率②建设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交易平台,提高交易效率③发展中小微废旧家电回收企业,促进分散化经营④鼓励家电以旧换新,促进废旧家电资源循环利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山东·高考真题)2023年,山东省搭建黄河大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文化+旅游+好品+传播”的模式,推动优质农产品上网直播销售,以补贴优惠的方式促进品牌产品下乡,让一个个黄河大集“集”得更远、“聚”得更多搭建黄河大集平台可以( )①拓展农村市场边界,增强生产动力②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增加商品供给③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促进产业融合④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制度成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吉林·高考真题)自然资源部根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将着重完善制度,全面建立“国家管总量、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有效抵补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损失,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以上举措旨在( )①防止耕地资源被用于更高收益的非农建设领域②保证补充耕地与被占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③通过严守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来保障粮食安全④解决市场机制在调配耕地资源方面的失灵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吉林·高考真题)下表显示了中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1992-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部分经济指标年份(年)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总量比重第一产业GDP(亿元)就业占比(%)GDP占比(%)199227.558.521.35800.3200239.150.013.316190.2201253.133.59.149084.6202265.224.17.388345.1(注:三次产业为第一、二、三产业总称)结合表中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城镇化为第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②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负相关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城镇化水平决定了三次产业间产值差距的大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4·浙江·高考真题)国外某汽车公司的上海超级工厂建成以来,不断扩大与本土供应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该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这说明( )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②扩大生产合作是开放发展的主要方向③内外联动有助于推动经济繁荣发展④扩大生产合作需要提高本土厂商在生产链中的占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浙江·高考真题)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 )①新质生产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条件②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发展先进制造业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④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全国·高考真题)随着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影视航拍、山地救援等领域,“联飞快送”“空中观光”等“无人机技术+”业务涌现,低空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重视发展低空经济的原因是( )①低空运输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小②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成本优势③低空经济的关联产业多,有利于技术集成创新④低空经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4·广东·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强调要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作出这一举措是因为( )①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②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③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定性因素④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2024·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材料二 某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张某换购了该企业生产的某款压力锅,使用时该锅发生爆裂,导致其受伤住院治疗出院后,张某认为自己是严格遵照产品说明书使用的,因此就人身损害要求该企业支付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和误工费该企业认为自身并无过错,不同意承担任何责任张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有专家认为,此波“以旧换新”将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也是新质生产力推动消费变革的生动写照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从供给侧或者需求侧的角度(任选一个),对此观点加以分析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该企业认为“无过错不担责”是否成立?张某的各项请求是否有法律依据?请分别说明理由。
11.(2024·北京·高考真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据此,某同学作出如下推理: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有的绿色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所以,有的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1)写出该推理的类型,判断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材料二 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时政策引领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产业观察“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附加值,且符合绿色转型趋势。
中国新能源企业持续投入科技研发,不断优化迭代产品,“新三样”叫响全球,2023年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比上一年增长29.9%地区动态北京依据自身的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加快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从提升智能算力供给、强化产业基础研究、推进数据要素集聚、加快大模型创新应用、打造一流发展环境等方面推动北京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前,北京已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00多家,全面覆盖人工智能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图像语音语义识别等领域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就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12.(2024·安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市场发力,春节旅游“红红火火”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龙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市场迎来了一场火爆的消费盛宴,年俗游、博物馆游、冰雪游、避寒游等各种旅游方式不断涌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的沉浸式旅游,更带给游客多维度的旅游体验据统计,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国内旅游市场在供求的良性循环中回暖,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注入了动力。
材料二 政策给力,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互免签证是两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签署协议,只要本方公民持有效护照便可在对方国家或地区享有一定期限的免签证停留从2023年开始,中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与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式迈入“免签时代”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
